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展玲专利>正文

一种方便卸料的行星磨球磨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040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卸料的行星磨球磨罐,第一罐子可拆的与第二罐子匹配,盖体将第一罐子可拆卸的密封;第一罐子外壁上的凸出条均匀间隔45度排列,第二罐子内壁上的第一导向槽均匀间隔45度排列,相邻第一导向槽中间设有第二导向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便卸料的行星磨球磨罐,第一罐子和第二罐子通过凸出条与第一导向槽的匹配而组合时,第二底板的凸出组伸入第一底板的通孔组形成保护,研磨完成后,取下罐卡,将凸出条与第二导向槽的匹配,重新使用罐卡将第一罐子固定,将行星磨开低速转动,即可将球磨完成的无机材料分离到第二罐子内,分离过程中利用了行星磨的运转实现,简单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卸料的行星磨球磨罐
本专利技术涉及行星磨球磨罐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卸料的行星磨球磨罐。
技术介绍
在无机材料加工厂内常采用行星磨进行研磨操作。将无机材料与研磨球放入球磨罐后,采用罐卡将行星球磨罐固定于罐槽。当研磨操作完成后,打开球磨罐,使用筛网将无机材料与研磨球分离。使用筛网对无机材料与研磨球分离的分离过程操作复杂,浪费人力,不利于工厂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方便卸料的行星磨球磨罐,该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方便卸料的行星磨球磨罐,包括第一罐子、第二罐子和盖体,第一罐子可拆的与第二罐子匹配,盖体将第一罐子可拆卸的密封。第一罐子顶部外圈设有凸环将第二罐子限制,凸环的设计能将第二罐子固定于罐槽。第一罐子的第一底板上设有通孔组;第二罐子的第二底板上表面设有与通孔组匹配的凸出组;凸出组的高度与第一底板的厚度一致。若没有凸出组与通孔组匹配,研磨球对第一底板的破坏是毁灭性的。第一罐子外壁上的凸出条均匀间隔45度排列,第二罐子内壁上的第一导向槽均匀间隔45度排列,相邻第一导向槽中间设有第二导向槽,第一导向槽与第二导向槽自第二罐体顶部竖直向下延伸,第一导向槽的底部距第二底板的距离与凸出条底部距第一底板的距离相等;凸出条的长度为40-100mm,第二导向槽的底部距第二底板的距离比第一导向槽底部距第二底板的距离大80-120mm。当第一罐子和第二罐子通过凸出条与第一导向槽的匹配而组合时,第二底板的凸出组伸入第一底板的通孔组,此时封闭盖体,在第一罐子内可完成研磨操作。研磨完成后,取下罐卡,将第一罐子提起并旋转22.5度后,凸出条与第二导向槽的匹配,此时凸出组与通孔组脱开。重新使用罐卡将第一罐子固定。将行星磨开低速转动,即可将球磨完成的无机材料分离到第二罐子内。上述分离过程中利用了行星磨的运转实现,简单高效。若研磨的无机材料流动性较差,则可在取下罐卡后打开盖体,添加一定量的水。可选的,凸出条的长度为100mm。可选的,第二导向槽的底部距第二底板的距离比第一导向槽底部距第二底板的距离大120mm。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便卸料的行星磨球磨罐,第一罐子和第二罐子通过凸出条与第一导向槽的匹配而组合时,第二底板的凸出组伸入第一底板的通孔组形成保护,研磨完成后,取下罐卡,将凸出条与第二导向槽的匹配,重新使用罐卡将第一罐子固定,将行星磨开低速转动,即可将球磨完成的无机材料分离到第二罐子内,分离过程中利用了行星磨的运转实现,简单高效。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罐子主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罐子主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凸出条对应第一导向槽的安装拆解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凸出条对应第二导向槽的安装拆解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行星磨球磨罐处于研磨状态下的组装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行星磨球磨罐处于分离状态下的组装图。附图标记:第一罐子(1)、第一罐体(11)、凸环(12)、凸出条(13)、第一底板(14)、通孔组(141)、第二罐子(2)、第二罐体(21)、第一导向槽(22)、第二导向槽(23)、第二底板(24)、凸出组(241)、盖体(3)。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一种方便卸料的行星磨球磨罐,包括第一罐子1、第二罐子2和盖体3,第一罐子1可拆的与第二罐子2匹配,盖体3将第一罐子1可拆卸的密封。第一罐子1顶部外圈设有凸环12将第二罐子2限制,凸环12的设计能将第二罐子2固定于罐槽。第一罐子1的第一底板14上设有通孔组141;第二罐子2的第二底板24上表面设有与通孔组141匹配的凸出组241;凸出组241的高度与第一底板14的厚度一致。若没有凸出组241与通孔组141匹配,研磨球对第一底板14的破坏是毁灭性的。第一罐子1外壁上的凸出条13均匀间隔45度排列,凸出条13的长度为100mm。第二罐子2内壁上的第一导向槽22均匀间隔45度排列,相邻第一导向槽22中间设有第二导向槽23,第一导向槽22与第二导向槽23自第二罐体21顶部竖直向下延伸,第一导向槽22的底部距第二底板24的距离与凸出条13底部距第一底板14的距离相等;凸出条13的长度为40-100mm,第二导向槽23的底部距第二底板24的距离比第一导向槽22底部距第二底板24的距离大120mm。如图5所示,当第一罐子1和第二罐子2通过凸出条13与第一导向槽22的匹配而组合时,第二底板24的凸出组241伸入第一底板14的通孔组141,此时封闭盖体3,在第一罐子1内可完成研磨操作。如图6所示,研磨完成后,取下罐卡(图未示),将第一罐子1提起并旋转22.5度后,凸出条13与第二导向槽23的匹配,此时凸出组241与通孔组141脱开。重新使用罐卡(图未示)将第一罐子1固定。将行星磨开低速转动,即可将球磨完成的无机材料分离到第二罐子2内。上述分离过程中利用了行星磨的运转实现,简单高效。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某一单一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修改,也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卸料的行星磨球磨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罐子(1)、第二罐子(2)和盖体(3),所述第一罐子(1)可拆的与第二罐子(2)匹配,所述盖体(3)将第一罐子(1)可拆卸的密封;/n所述第一罐子(1)顶部外圈设有凸环(12)将第二罐子(2)限制,所述第一罐子(1)的第一底板(14)上设有通孔组(141);所述第二罐子(2)的第二底板(24)上表面设有与通孔组(141)匹配的凸出组(241);所述凸出组(241)的高度与第一底板(14)的厚度一致;/n所述第一罐子(1)外壁上的凸出条(13)均匀间隔45度排列,所述第二罐子(2)内壁上的第一导向槽(22)均匀间隔45度排列,相邻第一导向槽(22)中间设有第二导向槽(23),所述第一导向槽(22)与第二导向槽(23)自第二罐体(21)顶部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第一导向槽(22)的底部距第二底板(24)的距离与凸出条(13)底部距第一底板(14)的距离相等;所述凸出条(13)的长度为40-100mm,所述第二导向槽(23)的底部距第二底板(24)的距离比第一导向槽(22)底部距第二底板(24)的距离大80-120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卸料的行星磨球磨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罐子(1)、第二罐子(2)和盖体(3),所述第一罐子(1)可拆的与第二罐子(2)匹配,所述盖体(3)将第一罐子(1)可拆卸的密封;
所述第一罐子(1)顶部外圈设有凸环(12)将第二罐子(2)限制,所述第一罐子(1)的第一底板(14)上设有通孔组(141);所述第二罐子(2)的第二底板(24)上表面设有与通孔组(141)匹配的凸出组(241);所述凸出组(241)的高度与第一底板(14)的厚度一致;
所述第一罐子(1)外壁上的凸出条(13)均匀间隔45度排列,所述第二罐子(2)内壁上的第一导向槽(22)均匀间隔45度排列,相邻第一导向槽(22)中间设有第二导向槽(23),所述第一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展玲
申请(专利权)人:吴展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