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器。
技术介绍
胸外科手术主要针对胸膛内器官诊断治疗,例如针对食道、肺部或乳腺等部位。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阶段性上身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往往需要结合训练器,以达到较佳的训练效果。例如,公开号为CN208436315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器。具体涉及一种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器,包括座板、液压缸、支架、拉绳、活动板及按摩组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器,患者通过调整液压缸改变座板高度,后背靠在活动板上,上肢握紧拉环通过拉绳带动活动板上升,放松拉绳后活动板靠自重即下落,实现上肢活动带动活动板往复上下;同时按摩组件基于螺杆和一类弹簧,具有调节功能,对应背部曲线进行调整,在活动板上下运动时凸起块对背部进行按摩。但是,在使用该康复训练器时,患者需要采用立姿位进行康复训练,其不适用于康复初期的患者。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器,包括用于支撑患者上半身的腹板(100)和与之连接的训练翼板(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翼板(200)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彼此间隔的训练轨道(200a),用于嵌合训练手板(200b)上的移动体(200b-1),以使得所述训练手板(200b)能够在患者手臂施加作用力的情况下与所述训练轨道(200a)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外科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器,包括用于支撑患者上半身的腹板(100)和与之连接的训练翼板(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翼板(200)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彼此间隔的训练轨道(200a),用于嵌合训练手板(200b)上的移动体(200b-1),以使得所述训练手板(200b)能够在患者手臂施加作用力的情况下与所述训练轨道(200a)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体(200b-1)嵌合入所述训练轨道(200a)的情况下,所述训练手板(200b)与所述训练翼板(200)之间具有间隙(300),
其中,所述间隙(300)能够用于容纳至少一个与之匹配的摩擦块(4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轨道(200a)的轨迹构造为非突变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轨道(200a)的轨道按照其宽度能够改变其与所述移动体(200b-1)之间的摩擦阻力的方式嵌合所述移动体(200b-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体(200b-1)为回转体,其具有轴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