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986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杆,两个侧杆的中部之间设置有若干承托垫,两个侧杆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头部枕靠板,两个侧杆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脚部承托板,侧杆靠近承托垫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外侧设置有挂环,挂环靠近滑槽处紧密粘接有滑块,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滑槽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的一侧与滑块紧密粘接,限位块的宽度大于滑槽的宽度,挂环的外侧与承托垫紧密粘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能够根据需要进行长短的调节,便于对不同患者的搬运,且患者在搬运时不易造成晃动,也不易于担架之间相对滑动造成摩擦,保证患者舒适,便于对患者的转运操作。

A stretcher for nursing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
本技术涉及护理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
技术介绍
急诊医学科(室)或急诊医学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在急诊科的病人护理中,需要用到担架进行搬运患者,现有的担架结构单一,不能进行长短调节,且患者在进行搬运时容易造成晃动,与担架之间摩擦时容易导致患者不适,加重病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杆,两个所述侧杆的中部之间设置有若干承托垫,两个所述侧杆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头部枕靠板,两个所述侧杆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脚部承托板,所述侧杆靠近承托垫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外侧设置有挂环,所述挂环靠近滑槽处紧密粘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槽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与滑块紧密粘接,所述限位块的宽度大于滑槽的宽度,所述挂环的外侧与承托垫紧密粘接,所述侧杆的两端紧密粘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外端设置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靠近插杆的一端为开口状态且与插杆插接配合,所述插杆的外端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孔的外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延长杆的外壁开设有若干调节孔,所述卡块穿过调节孔且与卡孔卡接配合。作为优选,所述承托垫之间设置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两端与相邻的承托垫紧密粘接。作为优选,所述头部枕靠板的顶部表面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内侧设置有头部承托垫。作为优选,所述脚部承托板的顶部表面紧密粘接有两个脚部垫片。作为优选,所述侧杆的两端均紧密粘接有把手。作为优选,所述把手的外壁设置有防滑条。作为优选,所述调节孔呈等间距排列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急诊科护理用担架能够根据需要进行长短的调节,便于对不同患者的搬运,且患者在搬运时不易造成晃动,也不易于担架之间相对滑动造成摩擦,保证患者舒适,便于对患者的转运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侧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侧杆;11、滑槽;12、挂环;121、滑块;122、限位块;13、插杆;131、卡孔;132、卡块;14、延长杆;141、调节孔;2、承托垫;21、连接带;3、头部枕靠板;31、开槽;32、头部承托垫;4、脚部承托板;41、脚部垫片;5、把手;51、防滑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提供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如图1-图3所示,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杆1,两个侧杆1的中部之间设置有若干承托垫2,用于对患者的身体承托,两个侧杆1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头部枕靠板3,用于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承托,两个侧杆1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脚部承托板4,用于对患者的脚部进行承托,侧杆1靠近承托垫2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的外侧设置有挂环12,挂环12靠近滑槽11处紧密粘接有滑块121,滑块121与滑槽11滑动连接,在患者平躺时,由于身体与承托垫2之间的静摩擦力,当身体晃动时,承托垫2与患者身体跟随移动保持相对静止,不会与身体之间相对移动造成摩擦,避免患者身体受到摩擦感觉不适,滑槽11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块122,限位块122的一侧与滑块121紧密粘接,限位块122的宽度大于滑槽11的宽度,用于限制滑块121脱落,挂环12的外侧与承托垫2紧密粘接,侧杆1的两端紧密粘接有插杆13,插杆13的外端设置有延长杆14,延长杆14靠近插杆13的一端为开口状态且与插杆13插接配合,插杆13的外端开设有卡孔131,卡孔131的外侧设置有卡块132,延长杆14的外壁开设有若干调节孔141,卡块132穿过调节孔141且与卡孔131卡接配合,需要延长担架时,将卡块132取下,拉长延长杆14,再将卡块132穿过调节孔141与卡孔131卡接配合即可。具体的,承托垫2之间设置有连接带21,连接带21的两端与相邻的承托垫2紧密粘接,能够根据患者身体移动拉长或者缩短,保证两端的承托垫2移动。此外,头部枕靠板3的顶部表面开设有开槽31,开槽31的内侧设置有头部承托垫32,保证患者头部的固定且舒适。进一步的,脚部承托板4的顶部表面紧密粘接有两个脚部垫片41,保证患者的脚部固定。进一步的,侧杆1的两端均紧密粘接有把手5,便于手部握持进行搬运。进一步的,把手5的外壁设置有防滑条51,防止手部滑脱。进一步的,调节孔141呈等间距排列设置,便于对该担架的长短进行均匀调节。本实施例的急诊科护理用担架在使用时,首先将患者扶持在担架上,通过承托点2将患者身体支撑,通过头部枕靠板3将头部固定,通过脚部承托板4将脚部固定,再通过手部握持把手5将担架抬起即可搬运,需要调节长短时,通过将延长杆14拉长即可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杆(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杆(1)的中部之间设置有若干承托垫(2),两个所述侧杆(1)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头部枕靠板(3),两个所述侧杆(1)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脚部承托板(4),所述侧杆(1)靠近承托垫(2)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的外侧设置有挂环(12),所述挂环(12)靠近滑槽(11)处紧密粘接有滑块(121),所述滑块(121)与滑槽(11)滑动连接,所述滑槽(11)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块(122),所述限位块(122)的一侧与滑块(121)紧密粘接,所述限位块(122)的宽度大于滑槽(11)的宽度,所述挂环(12)的外侧与承托垫(2)紧密粘接,所述侧杆(1)的两端紧密粘接有插杆(13),所述插杆(13)的外端设置有延长杆(14),所述延长杆(14)靠近插杆(13)的一端为开口状态且与插杆(13)插接配合,所述插杆(13)的外端开设有卡孔(131),所述卡孔(131)的外侧设置有卡块(132),所述延长杆(14)的外壁开设有若干调节孔(141),所述卡块(132)穿过调节孔(141)且与卡孔(131)卡接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杆(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杆(1)的中部之间设置有若干承托垫(2),两个所述侧杆(1)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头部枕靠板(3),两个所述侧杆(1)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脚部承托板(4),所述侧杆(1)靠近承托垫(2)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的外侧设置有挂环(12),所述挂环(12)靠近滑槽(11)处紧密粘接有滑块(121),所述滑块(121)与滑槽(11)滑动连接,所述滑槽(11)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块(122),所述限位块(122)的一侧与滑块(121)紧密粘接,所述限位块(122)的宽度大于滑槽(11)的宽度,所述挂环(12)的外侧与承托垫(2)紧密粘接,所述侧杆(1)的两端紧密粘接有插杆(13),所述插杆(13)的外端设置有延长杆(14),所述延长杆(14)靠近插杆(13)的一端为开口状态且与插杆(13)插接配合,所述插杆(13)的外端开设有卡孔(131),所述卡孔(131)的外侧设置有卡块(132),所述延长杆(14)的外壁开设有若干调节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晶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市第二医院福建省福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福州市职业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