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烹饪设备
本技术属于食品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自动炒菜设备现已得到广泛应用,而随着明档餐饮新形势的悄然流行,自动炒菜设备科技感高、互动感强的功能需求应运而生。然而,现有的自动炒菜设备多为整机固定、煲体回转形式,结构类型粗糙、形式单一,无法满足和应用于明档餐饮。为了满足此种功能升级,有的自动炒菜设备融入适当的运动功能部件,使得自动炒菜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倒菜工位、炒菜工位、加菜工位三个不同工作状态,其中炒菜工位即为初始工位,且工作时间最长。由于煲体重心与回转中心铰接存在偏心距离,煲体自重和菜品重量在回转中心轴处形成较大力矩,为保证炒菜工位位置稳定,驱动电机往往需要切换至断电状态克服此扭矩,大大提高了驱动电机的能力要求,增加成本,且长期使用时结构可靠性较难保证。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专利技术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烹饪设备,保证烹饪状态下煲体位置稳定,保证烹饪设备长期使用结构可靠性,大大降低对回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设备,包括机座、支撑架、煲体和回转臂,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机座上,所述回转臂与所述支撑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煲体与所述回转臂固定连接,以将所述煲体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支撑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n伸缩支撑装置,所述伸缩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伸缩支撑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伸出所述支撑架的外侧壁的支撑状态和缩入所述支撑架内的让位状态,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平移运动至所述支撑状态或所述让位状态;/n所述支撑件处于所述支撑状态时,所述回转臂能够支撑于所述支撑件上,以将所述煲体限位在适于烹饪食材的烹饪状态;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设备,包括机座、支撑架、煲体和回转臂,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机座上,所述回转臂与所述支撑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煲体与所述回转臂固定连接,以将所述煲体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支撑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
伸缩支撑装置,所述伸缩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伸缩支撑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伸出所述支撑架的外侧壁的支撑状态和缩入所述支撑架内的让位状态,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支撑架平移运动至所述支撑状态或所述让位状态;
所述支撑件处于所述支撑状态时,所述回转臂能够支撑于所述支撑件上,以将所述煲体限位在适于烹饪食材的烹饪状态;所述支撑件处于所述让位状态时,所述回转臂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架转动,并带动所述煲体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包括中空的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与所述机座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下壳体顶部,所述下壳体的侧壁上开设伸缩过孔;
所述支撑架还包括下内衬,所述伸缩支撑装置安装于所述下内衬的顶部,所述下内衬安装于所述下壳体内,所述支撑件由所述伸缩过孔伸出或缩入所述支撑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内衬的顶部外周沿周向凸出设置有压紧面,所述下壳体的内壁上凸出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环形横筋,所述下内衬套装入所述下壳体内,所述压紧面支撑于所述环形横筋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壳体的内壁上还凸出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筋,所述下内衬套装入所述下壳体内,所述竖筋抵接于所述下内衬的外侧壁,以将所述下内衬定位安装于所述下壳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支撑装置还包括支撑缓冲件,所述支撑缓冲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和/或所述回转臂上,以对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回转臂的接触进行缓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支撑装置还包括导向限位机构,所述导向限位机构包括沿所述支撑件的平移运动方向延伸的导向件和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王俊,张腾,李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