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国强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拉合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980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拉合门,属于门帘开合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一组成对配合使用的帘门,每对帘门皆包括左帘门、右帘门、顶框、拉绳和踩压装置,左帘门上端通过左转柱与顶框转动连接,左转柱上设有左复位扭簧,右帘门上端通过右转柱与顶框转动连接,右转柱上设有右复位扭簧,拉绳两端分别缠绕左转柱、右转柱几圈后,拉绳中部连接在踩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人需要手动开门的问题,通过拉绳与踩压装置配合实用,简单实用,并且制作成本低,节能环保。

A new type of sliding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拉合门
本技术属于门帘开合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拉合门。
技术介绍
目前公开场所的门帘在人来回行走时,需要人手动打开,很多人触摸,门帘上的细菌较多,很不卫生,并且在人双手提东西的时候,再去开门帘,很不方便,虽然有自动开合的感应门,解决了人需要手动开门的问题,但是自动开合的感应门存在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拉合门,解决了人需要手动开门的问题,并且制作成本低,节能环保。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拉合门,包括至少一组成对配合使用的帘门,每对帘门皆包括左帘门、右帘门、顶框、左主拉绳、右主拉绳、前分拉绳和后分拉绳,所述左帘门上端通过左转柱与顶框转动连接,左转柱上设有左复位扭簧;所述右帘门上端通过右转柱与顶框转动连接,右转柱上设有右复位扭簧;所述左主拉绳一端固定在左转柱上并绕左转柱缠绕多圈后通过第一左导向轮竖直向下,左主拉绳另一端分别连接前分拉绳、后分拉绳的左端;所述前分拉绳与左主拉绳连接后绕过第二左导向轮朝水平方向伸展,朝水平方向伸展的前分拉绳绕过第三左导向轮后与前踩压装置连接;所述后分拉绳与左主拉绳连接后绕过第二左导向轮朝水平方向伸展,朝水平方向伸展的后分拉绳绕过第四左导向轮后与后踩压装置连接;所述右主拉绳一端固定在右转柱上并绕右转柱缠绕多圈后通过第一右导向轮竖直向下,右主拉绳另一端分别连接前分拉绳、后分拉绳的右端;所述前分拉绳右端与右主拉绳连接后绕过第二右导向轮朝水平方向伸展,朝水平方向伸展的前分拉绳绕过第三右导向轮后与前踩压装置连接;所述后分拉绳的右端与右主拉绳连接后皆绕过第二右导向轮朝水平方向伸展,朝水平方向伸展的后分拉绳绕过第四右导向轮后与后踩压装置连接;所述前分拉绳的中部与前踩压装置连接,所述后分拉绳的中部与后踩压装置连接。优选的,所述前踩压装置包括地筒、压块和踏板,压块顶部连接踏板,所述踏板外径大于地筒上方的开口,压块下部套设于地筒内,压块底部通过复位弹簧与地筒连接,压块底部设有卡槽。优选的,所述地筒内设有滑槽,压块上设有与滑槽适配的凸起。优选的,所述左主拉绳与前分拉绳、后分拉绳的连接点为左节点,所述左节点距离第二左导向轮的距离不小于拉动左帘门打开所需左主拉绳拉伸的位移量。优选的,所述右主拉绳与前分拉绳、后分拉绳的连接点为右节点,所述右节点距离第二右导向轮的距离不小于拉动右帘门打开所需右主拉绳拉伸的位移量。优选的,所述第一左导向轮、第二左导向轮皆位于左边框内;所述第一右导向轮、第二右导向轮皆位于右边框内。优选的,成对配合使用的帘门为一组。优选的,成对配合使用的帘门为2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解决了人需要手动开门的问题,并且制作成本低,节能环保。2.本技术中的左节点距离第二左导向轮的距离与拉动左帘门打开所需左主拉绳拉伸的位移量一致;右节点距离第二右导向轮的距离与拉动右帘门打开所需右主拉绳拉伸的位移量一致,这样,前分拉绳、后分拉绳的右端能够互为独立使用。3.本技术中的地筒内设有滑槽,压块上设有与滑槽适配的凸起,很好的确保压块相对地筒的移动为竖直向下移动,压块底部设有卡槽,方便卡固前分拉绳、后分拉绳中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使用状态参考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踏板和压块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压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左节点01,右节点02,左帘门101,左转柱102,第一左导向轮104,第二左导向轮105,第三左导向轮106,右帘门201,右转柱202,第一右导向轮204,第二右导向轮205,顶框300,左主拉绳501,右主拉绳502,前分拉绳503,后分拉绳504,地筒601,压块602,卡槽6021,凸起6022,导向槽6023,踏板603,复位弹簧604。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拉合门,包括至少一组成对配合使用的帘门,每对帘门皆包括左帘门101、右帘门201、顶框300、左主拉绳501、右主拉绳502、前分拉绳503和后分拉绳50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成对配合使用的帘门为一组,左帘门101上端通过左转柱102与顶框300转动连接,左转柱102与顶框300连接处设有左复位扭簧,左转柱102与顶框300转动通过左复位扭簧转动连接,左帘门101下端自由下垂。右帘门201上端通过右转柱202与顶框300转动连接,右转柱202与顶框300连接处设有右复位扭簧,右转柱202与顶框300转动通过右复位扭簧转动连接,右帘门201下端自由下垂。左主拉绳501一端固定在左转柱102上并绕左转柱102缠绕多圈后通过第一左导向轮104竖直向下(四圈),左主拉绳501另一端分别连接前分拉绳503、后分拉绳504的左端,左主拉绳501与前分拉绳503、后分拉绳504的连接点为左节点01,前分拉绳503与左主拉绳501连接后绕过第二左导向轮105朝水平方向伸展,左节点01距离第二左导向轮105的距离不小于拉动左帘门101打开所需左主拉绳501拉伸的位移量,优选的,左节点01距离第二左导向轮105的距离与拉动左帘门101打开所需左主拉绳501拉伸的位移量相同。朝水平方向伸展的前分拉绳503绕过第三左导向轮106后与前踩压装置600连接;后分拉绳504与左主拉绳501连接后绕过第二左导向轮105朝水平方向伸展,朝水平方向伸展的后分拉绳504绕过第四左导向轮后与后踩压装置连接。右主拉绳502一端固定在右上转柱202上并绕右转柱202缠绕多圈后通过第一右导向轮204竖直向下(四圈),右主拉绳502另一端分别连接前分拉绳503、后分拉绳504的右端。右主拉绳502与前分拉绳503、后分拉绳504的连接点为右节点02,前分拉绳503与右主拉绳502连接后绕过第二右导向轮205朝水平方向伸展,右节点02距离第二右导向轮205的距离不小于拉动右帘门201打开所需右主拉绳502拉伸的位移量,优选的,节点02距离第二右导向轮205的距离与拉动右帘门201打开所需右主拉绳502拉伸的位移量相同。朝水平方向伸展的前分拉绳503绕过第三右导向轮206后与前踩压装置连接,后分拉绳504与右主拉绳502连接后绕过第二右导向轮205朝水平方向伸展,朝水平方向伸展的后分拉绳504绕过第四右导向轮后与后踩压装置连接。前分拉绳503的中部与前踩压装置连接,后分拉绳504的中部与后踩压装置连接。前踩压装置位于门帘前方且进门所必踏踩处的位置,后踩压装置位于门帘后方且进门所必踏踩处的位置。前踩压装置与后踩压装置结构相同,前踩压装置中的地筒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三左导向轮和第三右导向轮;后踩压装置中的地筒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四左导向轮和第四右导向轮,图中未显示后踩压装置以及第四左导向轮和第四右导向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拉合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成对配合使用的帘门,每对帘门皆包括左帘门(101)、右帘门(201)、顶框(300)、左主拉绳(501)、右主拉绳(502)、前分拉绳(503)和后分拉绳(504),所述左帘门(101)上端通过左转柱(102)与顶框(300)转动连接,左转柱(102)上设有左复位扭簧;所述右帘门(201)上端通过右转柱(202)与顶框(300)转动连接,右转柱(202)上设有右复位扭簧;/n所述左主拉绳(501)一端固定在左转柱(102)上并绕左转柱(102)缠绕多圈后通过第一左导向轮(104)竖直向下,左主拉绳(501)另一端分别连接前分拉绳(503)、后分拉绳(504)的左端;所述前分拉绳(503)的左端与左主拉绳(501)连接后绕过第二左导向轮(105)朝水平方向伸展,朝水平方向伸展的前分拉绳(503)绕过第三左导向轮(106)后与前踩压装置连接;所述后分拉绳(504)的左端与左主拉绳(501)连接后绕过第二左导向轮(105)朝水平方向伸展,朝水平方向伸展的后分拉绳(504)绕过第四左导向轮后与后踩压装置连接;/n所述右主拉绳(502)一端固定在右转柱(202)上并绕右转柱(202)缠绕多圈后通过第一右导向轮(204)竖直向下,右主拉绳(502)另一端分别连接前分拉绳(503)、后分拉绳(504)的右端;/n所述前分拉绳(503)的右端与右主拉绳(502)连接后绕过第二右导向轮(205)朝水平方向伸展,朝水平方向伸展的前分拉绳(503)绕过第三右导向轮(206)后与前踩压装置连接;所述后分拉绳(504)的右端与右主拉绳(502)连接后皆绕过第二右导向轮(205)朝水平方向伸展,朝水平方向伸展的后分拉绳(504)绕过第四右导向轮后与后踩压装置连接;/n所述前分拉绳(503)的中部与前踩压装置连接,所述后分拉绳(504)的中部与后踩压装置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拉合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成对配合使用的帘门,每对帘门皆包括左帘门(101)、右帘门(201)、顶框(300)、左主拉绳(501)、右主拉绳(502)、前分拉绳(503)和后分拉绳(504),所述左帘门(101)上端通过左转柱(102)与顶框(300)转动连接,左转柱(102)上设有左复位扭簧;所述右帘门(201)上端通过右转柱(202)与顶框(300)转动连接,右转柱(202)上设有右复位扭簧;
所述左主拉绳(501)一端固定在左转柱(102)上并绕左转柱(102)缠绕多圈后通过第一左导向轮(104)竖直向下,左主拉绳(501)另一端分别连接前分拉绳(503)、后分拉绳(504)的左端;所述前分拉绳(503)的左端与左主拉绳(501)连接后绕过第二左导向轮(105)朝水平方向伸展,朝水平方向伸展的前分拉绳(503)绕过第三左导向轮(106)后与前踩压装置连接;所述后分拉绳(504)的左端与左主拉绳(501)连接后绕过第二左导向轮(105)朝水平方向伸展,朝水平方向伸展的后分拉绳(504)绕过第四左导向轮后与后踩压装置连接;
所述右主拉绳(502)一端固定在右转柱(202)上并绕右转柱(202)缠绕多圈后通过第一右导向轮(204)竖直向下,右主拉绳(502)另一端分别连接前分拉绳(503)、后分拉绳(504)的右端;
所述前分拉绳(503)的右端与右主拉绳(502)连接后绕过第二右导向轮(205)朝水平方向伸展,朝水平方向伸展的前分拉绳(503)绕过第三右导向轮(206)后与前踩压装置连接;所述后分拉绳(504)的右端与右主拉绳(502)连接后皆绕过第二右导向轮(205)朝水平方向伸展,朝水平方向伸展的后分拉绳(504)绕过第四右导向轮后与后踩压装置连接;
所述前分拉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周国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