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容保温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9770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扩容保温包,包括包体和顶盖,所述包体的顶部开口与顶盖之间固定有第一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中部缝制有隔离布层,隔离布层将包体内部分隔为上保温层和下常温层,隔离布层表面设置有第二拉链,所述下常温层内设置有用于扩大下常温层的容积的扩容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置保温保冷区和常温区能够分类放置饮品且能够增加保温包容积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扩容保温包
本技术涉及保温包
,尤其是涉及一种扩容保温包。
技术介绍
保温包属于户外箱包的一种,是用于装盛各种食物并保持食物温度和鲜度的包袋,也可以用于冷藏,放入冰块、冷饮等低温物品,因此保热保冷是保温包最基本的功能,保温包广泛应用于外送领域,在同一批次的外送中,外送人员所运输的饮品保温保冷或是常温根据订单客户的选择而不同,常规的保温包保温保冷只能选择一种功能实行,由于保温包容积有限,对于不同保温保冷或是常温要求的食物或饮品需要区别放置。现有的公开号为CN208550312U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保温包,包括包体及置于包体上的手提带,手提带由连接带和加强带构成,连接带和加强带均与包体连接,加强带上设有第一魔术贴及与卡扣,卡扣置于加强带端部,连接带上设有连接环,连接环上设有与第一魔术贴配合的第二魔术贴,加强带穿过连接环且加强带与连接环抵触,卡扣夹持加强带。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保温包的运输视频或饮品保温或保冷或常温只能选择一种进行运送,且由于其容积有限,在外送人员需要配送多种不同温度要求的订单中,相应的需要配置多个保温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扩容保温包,其具有设置保温保冷区和常温区能够分类放置饮品且能够增加保温包容积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扩容保温包,包括包体和顶盖,所述包体的顶部开口与顶盖之间固定有第一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中部缝制有隔离布层,隔离布层将包体内部分隔为上保温层和下常温层,隔离布层表面设置有第二拉链,所述下常温层内设置有用于扩大下常温层的容积的扩容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隔离布层区分上保温层和下常温层,放置饮品时,无需冷藏或保温的饮品放置于下常温层内,需要保温或冷藏的饮品放置于上保温层,达到一包两用的效果,节省用于额外配置常温饮品或食物所需要准备的额外置物容器,下常温层设置扩容组件能够扩大下常温层内的存放容积。本技术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扩容组件包括与包体底部一体成型且连通包体底部的至少设置有一个的手风琴式套筒、固定于手风琴式套筒的固定套;常态时,手风琴式套筒的筒壁位于包体内部,包体的底部开口与手风琴式套筒的底部边缘固定,固定套的开口固定于手风琴式套筒位于包体内的顶端边缘;使用时,通过向包体外侧拉扯固定套带动手风琴式套筒从包体内脱出,形成扩容腔,增加包体的容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风琴式套筒由于其侧壁的折痕具有较强的延展性,在形成扩容腔后能够起到减振的效果,用于配送饮品的保温包的底部容积可放下至少一打罐装饮品,通过手风琴式套筒和固定套组合在包体底部形成的额外容腔,增加了整个背包的容积,使包体内能够放置更多的饮品,若设置有复数的手风琴式套筒,可以起到将包体内放置的饮品进行区分,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可以节约配送人员对所需配送的饮品进行快速辨识。本技术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包体底部固定有防脱片,防脱片的边缘固定有第三拉链,第三拉链连接防脱片和包体底部开口的周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放置于保温包内的饮品数量较少,通过防脱片与第二拉链将手风琴式套筒的底部遮盖防止手风琴式套筒从包体底部脱出,作为常规保温包使用。本技术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包体正面缝制有置物袋,置物袋和包体正面之间设置有第四拉链。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置物袋用于放置一些如开瓶器等杂物。本技术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保温层的侧壁由内到外依次为无纺布层、保温棉层、耐磨布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对保温层内的饮品进行保温或配合冰袋进行保冷,提高其隔热性。本技术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套的侧壁同手风琴式套筒的侧壁贴合形成手风琴式折痕。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套的侧壁同手风琴式套筒的侧壁形成折痕提高配合度,在固定两者时,形成的折痕能够辅助固定套和手风琴式套筒进行定位。本技术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手风琴式套筒位于包体内的顶部固定有第一魔术贴,包体的底部位于套筒边缘固定有第二魔术贴,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的子母面相互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固定套和手风琴式套筒能通过折痕进行压缩,当不需要使用时能够通过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将手风琴式套筒同固定套压缩后进行固定。本技术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包体背面固定有背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用者将包体背走。本技术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包体背面固定有提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提手将包体提起来。本技术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隔离布层的底面固定有第三魔术贴,第三魔术贴和第一魔术贴的子母面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手风琴式套筒位于包体内部时,通过第三魔术贴和第一魔术贴的贴合时手风琴式套筒与隔离布层固定,增加其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通过隔离布层分离上保温层和下常温层达到一包两用的效果,节省用于额外配置常温饮品或食物所需要准备的额外置物容器;手风琴式套筒配合固定套既能够作为内置隔离腔同时能够延伸出包体外作为扩容腔;手风琴式套筒时还能通过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进行压缩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实施例运送的量过多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包体;2、顶盖;3、第一拉链;4、置物袋;5、第四拉链;6、提手;7、背带;8、隔离布层;9、上保温层;10、下常温层;11、第二拉链;12、无纺布层;13、保温棉层;14、耐磨布层;15、扩容组件;16、手风琴式套筒;17、固定套;18、防脱片;19、第三拉链;20、第一魔术贴;21、第二魔术贴;22、第三魔术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扩容保温包,包括包体1和顶盖2,包体1的顶部开口与顶盖2之间固定有第一拉链3,第一拉链3用于开闭包体1,包体1正面缝制有置物袋4,置物袋4和包体1正面之间设置有第四拉链5,顶盖2的顶端固定有提手6,包体1的背部固定有背带7。如图3所示,包体1内的中部缝制有隔离布层8,隔离布层8将包体1内部分隔为上保温层9和下常温层10,上保温层9用于放置需要保温或保冷的饮品,下常温层10放置常温饮品,隔离布层8表面设置有第二拉链11,第二拉链11用于开闭隔离布层8。通过隔离布层8区分上保温层9和下常温层10,放置饮品时,无需冷藏或保温的饮品放置于下常温层10内,需要保温或冷藏的饮品放置于上保温层9,达到一包两用的效果,节省用于额外配置常温饮品或食物所需要准备的额外置物容器,如图4所示,上保温层9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扩容保温包,包括包体(1)和顶盖(2),所述包体(1)的顶部开口与顶盖(2)之间固定有第一拉链(3),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1)中部缝制有隔离布层(8),隔离布层(8)将包体(1)内部分隔为上保温层(9)和下常温层(10),隔离布层(8)表面设置有第二拉链(11),所述下常温层(10)内设置有用于扩大下常温层(10)的容积的扩容组件(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容保温包,包括包体(1)和顶盖(2),所述包体(1)的顶部开口与顶盖(2)之间固定有第一拉链(3),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1)中部缝制有隔离布层(8),隔离布层(8)将包体(1)内部分隔为上保温层(9)和下常温层(10),隔离布层(8)表面设置有第二拉链(11),所述下常温层(10)内设置有用于扩大下常温层(10)的容积的扩容组件(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扩容保温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容组件(15)包括与包体(1)底部一体成型且连通包体(1)底部的至少设置有一个的手风琴式套筒(16)、固定于手风琴式套筒(16)的固定套(17);常态时,手风琴式套筒(16)的筒壁位于包体(1)内部,包体(1)的底部开口与手风琴式套筒(16)的底部边缘固定,固定套(17)的开口固定于手风琴式套筒(16)位于包体(1)内的顶端边缘;使用时,通过向包体(1)外侧拉扯固定套(17)带动手风琴式套筒(16)从包体(1)内脱出,形成扩容腔,增加包体(1)的容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扩容保温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1)底部固定有防脱片(18),防脱片(18)的边缘固定有第三拉链(19),第三拉链(19)连接防脱片(18)和包体(1)底部开口的周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泽鹏戴钰珩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新雷仕箱包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