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养殖池底吸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9714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养殖池底吸污装置,包括硬质把手、软质水管、污水出口和吸污头;所述吸污头通过万向接头安装在硬质把手底端,吸污头的出污接口与软质水管相连通;软质水管紧靠吸污头部分绑扎在硬质把手上,软质水管其余部分包括污水出口与硬质把手分开,所述吸污头为多孔气泵分流器,多孔气泵分流器上分布有多个吸污孔,每个吸污孔上分布多个豁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减少育苗养殖过程中养殖池底部吸污的繁琐操作,可有效减少人力耗费、人为水体扰动、鱼苗损耗等一系列问题,在降低劳动力投入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保持养殖水体清洁,减少细菌滋生,从而提高养殖效益;材料方便易得,制作方法简单,利于推广。

An improved sewage suction device at the bottom of aquaculture po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养殖池底吸污装置
本技术涉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海马、尖吻鲈等海鱼育苗所用养殖池底吸污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海水鱼类室内育苗、标粗、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粪便、残饵及沉积物,这些残留的粪便残饵在养殖水体中会腐烂发酵,从而滋生大量细菌,产生大量的硫化物、胺及硝酸根离子。大量有害物质的产生,对养殖鱼类的健康造成威胁,轻则摄食量减少、生长缓慢,重则引发疾病、大范围死亡。而传统的池底吸污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传统的吸污管为:一根硬质塑料管、木棍或者不锈钢管等做为把手(长度1-2.5米不等),上固定一根软质水管(长度2.5-4.5米,直径1.5-4厘米),奖软质水管与把手一端平行固定,固定一端略长于把手,固定长度为把手长度的1/3-1/2,软管其余部分悬空,可随意摆动。操作时奖软质水管灌满水,固定的一端放入养殖池底部,未固定的软管放于养殖池外,管尾低于水面利用液位差导致的压强差将池底的粪便、残饵及沉积物吸出养殖池。或将固定一端放置于养殖池水底部,软管另一端放置于养殖池外低于水面位置,用口用力吸将软管内空气吸走或水顺着软管流出,也可实现制造水位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养殖池底吸污装置,包括硬质把手(2)、软质水管(3)、污水出口(4)和吸污头(5);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头(5)通过万向接头(9)安装在硬质把手(2)底端,吸污头(5)的出污接口(10)与软质水管(3)相连通;软质水管(3)紧靠吸污头部分绑扎在硬质把手(2)上,软质水管(3)其余部分包括污水出口(4)与硬质把手(2)分开,所述吸污头(5)为多孔气泵分流器,多孔气泵分流器上分布有多个吸污孔(6),每个吸污孔(6)上分布多个豁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养殖池底吸污装置,包括硬质把手(2)、软质水管(3)、污水出口(4)和吸污头(5);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头(5)通过万向接头(9)安装在硬质把手(2)底端,吸污头(5)的出污接口(10)与软质水管(3)相连通;软质水管(3)紧靠吸污头部分绑扎在硬质把手(2)上,软质水管(3)其余部分包括污水出口(4)与硬质把手(2)分开,所述吸污头(5)为多孔气泵分流器,多孔气泵分流器上分布有多个吸污孔(6),每个吸污孔(6)上分布多个豁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养殖池底吸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气泵分流器总宽度为100-200毫米,每个吸污孔(6)内径为1-4毫米,连接软质水管(3)的出污接口(10)内径为4-8毫米。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胜杰马振华杨其彬胡静杨蕊陈旭纪东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三亚热带水产研究院防城港市农业农机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