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虾蟹养殖的底部增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9714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虾蟹养殖的底部增氧装置,包括移动浮板、双轴防水电机、加氧泵、防护框,所述防护框内部横向穿插有旋转管,旋转管内部横向穿插有衔接管,旋转管一侧开设有开口。当加氧泵工作时,将其气体通过连接软管排至入衔接管内,最后由喷嘴外排至旋转管内,并且可将其防水电机开启,防水电机通过齿槽带动旋转管在限位环中进行旋转,当旋转管进行旋转时,将会带动开口进行反转,当开口反转到上方时,喷嘴喷出的气体将会顺利从开口中向外溢出,从而可间接的控制其气体上浮的频率。双轴防水电机开启,从而旋转杆将会带动衔接套进行旋转,从而衔接套将会拉动拉绳进行收纳,从而拉绳将会迫使其防护框进行上升。

A bottom aerator for shrimp and crab cul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虾蟹养殖的底部增氧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增氧装置,具体是一种虾蟹养殖的底部增氧装置。
技术介绍
河蟹,俗称螃蟹、毛蟹、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Eriocheirsinensis),是我国特有的水产养殖珍品。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部沿海的咸淡水或淡水水域中,北起辽河、南至欧江均有出产,而以长江流域所产品质为最佳。因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风味独特,成为我国传统的名优水产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蜚声海外,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优势水产品之一,倍受国内外市场青睐。但是,现有的增氧装置均为固定焊死的,没办法很方便的进行移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虾蟹养殖的底部增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虾蟹养殖的底部增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虾蟹养殖的底部增氧装置,包括移动浮板、双轴防水电机、加氧泵、防护框,所述防护框内部横向穿插有旋转管,旋转管内部横向穿插有衔接管,旋转管一侧开设有开口,旋转管内部横向穿插有衔接管,衔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虾蟹养殖的底部增氧装置,包括移动浮板(1)、双轴防水电机(2)、加氧泵(4)、防护框(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3)内部横向穿插有旋转管(7),旋转管(7)内部横向穿插有衔接管(8),旋转管(7)一侧开设有开口(701),衔接管(8)一侧设置有喷嘴(9),防护框(3)两端均焊接有衔接架(5),衔接架(5)上固定连接有防水电机(21),防护框(3)上端焊接有挂钩(16),挂钩(16)上捆绑有拉绳(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虾蟹养殖的底部增氧装置,包括移动浮板(1)、双轴防水电机(2)、加氧泵(4)、防护框(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3)内部横向穿插有旋转管(7),旋转管(7)内部横向穿插有衔接管(8),旋转管(7)一侧开设有开口(701),衔接管(8)一侧设置有喷嘴(9),防护框(3)两端均焊接有衔接架(5),衔接架(5)上固定连接有防水电机(21),防护框(3)上端焊接有挂钩(16),挂钩(16)上捆绑有拉绳(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蟹养殖的底部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管(7)一端外表面开设有齿槽,防水电机(21)与齿槽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蟹养殖的底部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管(7)通过限位环(6)与防护框(3)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蟹养殖的底部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记明张帆谭志林月陈琪肖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