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9617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强度钢板,其具有规定的化学组成,金属组织以面积%计为马氏体:70.0~95.0%、残余奥氏体:5.0~30.0%、剩余部分:0~10.0%,并且残余奥氏体的平均粒径:0.2~2.0μm,上述残余奥氏体中的平均Mn浓度[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本申请基于2018年06月29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8-124974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从保护地球环境的观点出发,在许多领域开始了关于削减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的研究。在汽车制造厂,也在积极地进行以低燃料消费为目的的车体轻量化的技术开发。然而,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将重点也放在耐碰撞特性的提高,因此车体轻量化并不容易。于是,为了兼顾车体轻量化和耐碰撞特性提高,正在研究使用高强度钢板来将构件薄壁化。因此,强烈期望兼具高强度和优异的成形性的钢板。近年来,对于结构用构件或增强用构件等汽车用部件中使用的钢板,期望1180MPa以上的高抗拉强度且兼具优异的成形性。再者,为了确保为了车体轻量化、使用高强度钢板而薄壁化后的构件的刚性,以及从确保乘客的安全性的观点出发为了提高碰撞能量吸收特性,除了高抗拉强度以外,还要求具有高的屈服应力。一般而言,在金属组织中包含残余奥氏体的钢板通过因残余奥氏体在加工中发生马氏体相变而产生的相变诱导塑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钢板,其中,化学组成以质量%计为:/nC:0.08~0.45%、/nSi:0.05~3.0%、/nMn:3.5~10.0%、/nP:0.10%以下、/nS:0.030%以下、/nsol.Al:0.01~2.0%、/nN:0.010%以下、/nTi:0~0.20%、/nNb:0~0.10%、/nV:0~0.50%、/nCr:0%以上且低于1.0%、/nMo:0~0.50%、/nNi:0~1.0%、/nB:0~0.0050%、/nCa:0~0.020%、/nMg:0~0.020%、/nREM:0~0.020%、/nCu:0~1.0%、/nBi:0~0.020%、/n剩余部分:Fe及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629 JP 2018-1249741.一种高强度钢板,其中,化学组成以质量%计为:
C:0.08~0.45%、
Si:0.05~3.0%、
Mn:3.5~10.0%、
P:0.10%以下、
S:0.030%以下、
sol.Al:0.01~2.0%、
N:0.010%以下、
Ti:0~0.20%、
Nb:0~0.10%、
V:0~0.50%、
Cr:0%以上且低于1.0%、
Mo:0~0.50%、
Ni:0~1.0%、
B:0~0.0050%、
Ca:0~0.020%、
Mg:0~0.020%、
REM:0~0.020%、
Cu:0~1.0%、
Bi:0~0.020%、
剩余部分:Fe及杂质,
金属组织以面积%计为:
马氏体:70.0~95.0%、
残余奥氏体:5.0~30.0%、
剩余部分:0~10.0%,并且
残余奥氏体的平均粒径:0.2~2.0μm,
所述残余奥氏体中的平均Mn浓度满足下述(i)式,所述C含量与所述马氏体中的平均C浓度满足(ii)式,
7.0≤[Mn]γ≤20.0(i)
0.6≤[C]M/[C](ii)
其中,所述式中的符号的含义如下:
[Mn]γ:所述残余奥氏体中的所述平均Mn浓度(质量%),
[C]:钢板中的所述C含量(质量%),
[C]M:所述马氏体中的所述平均C浓度(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钢板,其中,所述化学组成以质量%计含有选自
Ti:0.005~0.20%、
Nb:0.002~0.10%、及
V:0.005~0.50%中的1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钢板,其中,所述化学组成以质量%计含有选自
Cr:0.05%以上且低于1.0%、
Mo:0.02~0.50%、
Ni:0.05~1.0%、及
B:0.0002~0.0050%中的1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强度钢板,其中,所述化学组成以质量%计含有选自
Ca:0.0005~0.020%、
Mg:0.0005~0.020%、及
REM:0.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胁田昌幸畑显吾伊藤一真藤原知哉河野佳织林宏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