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农林剩余物纤维的电磁屏蔽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9584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农林剩余物纤维的电磁屏蔽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复合人造板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采用多功能层结构设计,以农林剩余物纤维原料制备的纤维板为基材,以农林剩余物纤维驱动的碳化纤维层为导电层,加大反射作用;以碳化纤维复合高磁导率的锌铁氧体为高磁导率层,加大涡流效应,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电磁屏蔽功能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农林剩余物纤维的电磁屏蔽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农林剩余物纤维的电磁屏蔽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复合人造板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电子产品和电器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这些产品产生的电磁辐射也会感应到电路中,对电路造成干扰。同时,也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因此利用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材料切断电磁波的传播途径,是一种基本且有效的消除干扰方法。具电磁屏蔽功能的复合人造板是一类重要的电磁屏蔽材料。但目前,具电磁屏蔽功能的复合人造板的制造主要在基材内部贴合金属隔离网、金属膜或镀金属膜,该类复合人造板的不足之处在于:制造成本高、板材增重大、透气性差、电磁屏蔽效能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电磁屏蔽功能稳定的复合人造板及其制造方法。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农林剩余物纤维的电磁屏蔽复合板,由基材层、导电层、高磁导率层组成,厚度在3-30mm之间,导电层和高磁导率层均位于基材层之间,导电层位于电磁屏蔽复合板的上部分,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农林剩余物纤维的电磁屏蔽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复合板由基材层、导电层、高磁导率层组成,厚度在3-30mm之间,导电层和高磁导率层均位于基材层之间,导电层位于电磁屏蔽复合板的上部分,高磁导率层位于电磁屏蔽复合板的下部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农林剩余物纤维的电磁屏蔽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复合板由基材层、导电层、高磁导率层组成,厚度在3-30mm之间,导电层和高磁导率层均位于基材层之间,导电层位于电磁屏蔽复合板的上部分,高磁导率层位于电磁屏蔽复合板的下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农林剩余物纤维的电磁屏蔽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选用低密度、中密度或高密度纤维板常见的人造板基材;每一层导电层面密度为20-200g/m2,厚度为0.1-1mm,每一层导电层位于两层人造板基材之间,设置1-3层;每一层高磁导率层面密度为40-200g/m2,厚度为0.1-0.5mm,每一层高磁导率层位于两层人造板基材之间,设置1-3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农林剩余物纤维的电磁屏蔽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农林剩余物首先经过机械粉碎、水洗除杂,将水洗后的农林加工剩余物送入热磨机进行纤维机械分离得到农林剩余物纤维,最后在氮气或氩气氛围下进行碳化锻烧,升温速度为2-10℃/min,煅烧温度为500~1200℃,保温时间为1-24h,获得尺寸均匀的碳化纤维;碳化纤维混合胶黏剂、导电添加剂,经过冷压、热压得到导电层;导电层中碳化纤维形成相互交联的整体导电网络,提高其电导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电磁屏蔽效能,最终赋予板材优异的电磁屏蔽功能;同时,碳化纤维相互交联的整体结构还能提高板材的抗冲击性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农林剩余物纤维的电磁屏蔽复合板,其特征在于,碳化纤维直径为5.0-10.0μm,长径比为100-3000,电导率为600-2400S/m;冷压时间为30-60min,冷压压力为2-3MPa;热压的温度为120-150℃,热压时间30-60min,热压压力为5-7Mpa;碳化纤维、胶黏剂和导电添加剂的质量比为8:1:1;胶黏剂为无醛胶黏剂,导电添加剂为SuperP。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农林剩余物纤维的电磁屏蔽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碳化纤维直径为5.0-7.5μm,长径比为100-1000;电导率为1600-2400S/m。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基于农林剩余物纤维的电磁屏蔽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碳化纤维直径为6.5-7.5μm;长径比为600-1000;电导率为2000-2400S/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君友盛利志徐文彪洪远志
申请(专利权)人:北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