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952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改善内置于车辆用灯具的选通相机的图像质量。选通相机(20)收容于外透镜(220)的内侧。选通相机(20)构成为,对于深度方向划分为多个区域,对于各区域,将将曝光与发光的定时设定为对于该区域确定的规定值而进行拍摄。各区域(R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灯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灯具。
技术介绍
为了进行自动驾驶、前照灯的配光的自动控制,利用了对存在于车辆的周围的物体的位置以及种类进行感测的物体识别系统。物体识别系统包含传感器和对传感器的输出进行分析的运算处理装置。传感器可考虑到用途、要求精度、成本而从相机、LiDAR(LightDetectionandRanging,LaserImagingDetectionandRanging)、毫米波雷达、超声波声纳等中选择。从一般的单目相机中,无法获得深度的信息。因而,在位于不同的距离的多个物体重叠的情况下,难以将它们分离。作为可获得深度信息的相机,已知有TOF相机。TOF(TimeOfFlight)相机通过发光器件投射红外光,测定反射光返回到图像传感器为止的飞行时间,获得将飞行时间转换为距离信息而得的图像。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57983号公报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WO2017/110413A1本申请人提出了取代TOF相机的传感器(以下,在本说明书中称作选通相机)(专利文献1、2)。选通(gating)相机将拍摄范围划分为多个区域,按照每个区域使曝光定时以及曝光时间变化而进行多次拍摄。由此,按照每个对象的区域获得图像,各图像仅包含对应的区域所含的物体。本专利技术人研究了将选通相机内置于车辆用灯具(前照灯)。在该情况下,选通相机的拍摄隔着前照灯的外透镜而进行。附着于外透镜的垃圾、雨滴、外透镜的内表面反射导致选通相机的图像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将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在该状况下完成,其某一方式的例示性的目的之一在于改善内置于车辆用灯具的选通相机的图像质量。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某一方式涉及一种车辆用灯具。车辆用灯具具备外透镜和收容于外透镜的内侧的选通相机。选通相机构成为,对于深度方向划分为多个区域,对于各区域,将曝光与发光的定时设定为对于该区域确定的规定值而进行拍摄。各区域的曝光与发光的定时被确定为外透镜不会对图像造成影响。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获得外透镜的附着物、内表面反射的影响少的图像。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的物体识别系统的框图。图2是说明选通相机的动作的图。图3中的(a)、(b)是说明通过选通相机获得的图像的图。图4是内置选通相机的车辆用灯具的剖面图。图5中的(a)、(b)是说明选通相机隔着外透镜所进行的拍摄的图。图6中的(a)、(b)是说明排除了外透镜的影响的拍摄的图。附图标记说明S1投光定时信号S2拍摄定时信号10物体识别系统20选通相机22投光器24图像传感器26控制器40运算处理装置42分类器200车辆用灯具210壳体220外透镜230灯具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专利技术。对各附图所示的同一或者同等构成要素、部件、处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实施方式并非限定专利技术,而是例示,实施方式所记述的所有的特征、其组合并非一定是专利技术的本质。图1是实施方式的物体识别系统10的框图。该物体识别系统10搭载于汽车、摩托等车辆,对存在于车辆的周围的物体OBJ的种类(类别,或者也称作类)进行判定。物体识别系统10主要具备选通相机20以及运算处理装置40。选通相机20包含投光器22、图像传感器24、控制器26。选通相机20的拍摄是对于深度方向划分为很多N个(N≥2)区域RNG1~RNGN来进行的。邻接的区域彼此可以在它们的边界上在深度方向上重叠。投光器22与从控制器26赋予的投光定时信号S1同步地向车辆前方照射探测光L1。探测光L1优选的是红外光,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具有规定的波长的可见光。图像传感器24能够进行与从控制器26赋予的拍摄定时信号S2同步的曝光控制,构成为能够生成图像IMG。图像传感器24在与探测光L1相同的波长中具有灵敏度,拍摄物体OBJ所反射的反射光(返回光)L2。控制器26保持着按照每个区域RNG预先确定的投光定时与曝光定时。控制器26在拍摄某一区域RNGi时,基于该区域所对应的投光定时与曝光定时生成投光定时信号S1以及拍摄定时信号S2并进行拍摄。选通相机20能够生成多个区域RNG1~RNGN所对应的多个图像IMG1~IMGN,在第i个图像IMGi仅映出对应的区域RNGi所含的物体。图2是说明选通相机20的动作的图。图2中示出测定第i个区域RNGi时的情形。投光器22与投光定时信号S1同步地在时刻t0~t1之间的发光期间τ1期间发光。在最上层,以横轴示出时间,以纵轴示出获取了距离的光线的示意图(diagram)。将从选通相机20到区域RNGi的跟前的边界的距离设为dMINi、到区域RNGi的里侧的边界的距离设为dMAXi。在某一时刻出自于投光器22的光到达距离dMINi然后其反射光返回到图像传感器24为止的往返时间TMINi为,TMINi=2×dMINi/c。c为光速。同样,在某一时刻出自于投光器22的光到达距离dMAXi然后其反射光返回到图像传感器24为止的往返时间TMAXi为,TMAXi=2×dMAXi/c。在仅希望拍摄区域RNGi所含的物体OBJ时,控制器26以在时刻t2=t0+TMINi开始曝光、在时刻t3=t1+TMAXi结束曝光的方式生成拍摄定时信号S2。这是一次的曝光动作。也可以在拍摄第i个区域RNGi时进行多次的曝光。在该情况下,控制器26以规定的周期τ2重复多次上述的曝光动作即可。另外,在赋予图2的控制定时t0~t3时,在实际拍摄的图像中,比距离dMINi靠跟前的窄区域(图2中p所示的)所含的物体以比区域RNGi所含的物体相对低的曝光拍到。同样,比距离dMAXi靠里侧的窄区域(图2中q所示的)所含的物体也以相对低的曝光拍到。图3中的(a)、(b)是说明由选通相机20获得的图像的图。在图3中的(a)的例子中,物体(行人)OBJ2存在于区域RNG2,物体(车辆)OBJ3存在于区域RNG3。图3中的(b)中示出在图3中的(a)的状况下获得的多个图像IMG1~IMG3。在拍摄图像IMG1时,图像传感器仅由来自区域RNG1的反射光曝光,因此在图像IMG1中未拍到任何物体像。在拍摄图像IMG2时,图像传感器仅由来自区域RNG2的反射光曝光,因此图像IMG2中仅拍到物体像OBJ2。同样,在拍摄图像IMG3时,图像传感器仅由来自区域RNG3的反射光曝光,因此图像IMG3中仅拍到物体像OBJ3。如此,根据选通相机20,能够按照每个区域分开地拍摄物体。返回图1。运算处理装置40构成为,能够基于通过选通相机20而得的多个区域RNG1~RNGN所对应的多个图像IMG1~IMGN识别物体的种类。运算处理装置40具备基于由机械学习生成的预测模型安装的分类器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具备:/n外透镜;以及/n选通相机,其构成为,对于深度方向划分为多个区域,对于各区域,将曝光与发光的定时设定为对于该区域确定的规定值而进行拍摄,所述选通相机收容于所述外透镜的内侧,/n各区域的所述曝光与发光的定时被确定为所述外透镜不会对图像造成影响。/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8 JP 2019-122037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外透镜;以及
选通相机,其构成为,对于深度方向划分为多个区域,对于各区域,将曝光与发光的定时设定为对于该区域确定的规定值而进行拍摄,所述选通相机收容于所述外透镜的内侧,
各区域的所述曝光与发光的定时被确定为所述外透镜不会对图像造成影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