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944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逆变装置,包括:壳体、功率模块和散热结构;所述功率模块设于所述壳体内并包括升压功率电感;所述散热结构设于所述壳体内并包括风机和输入电感散热器;所述输入电感散热器设于所述风机的进风侧并用于为所述升压功率电感散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逆变装置,整体风阻较小、风速较高,提高了逆变装置的整体对流换热水平和散热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逆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逆变
,尤其涉及一种逆变装置。
技术介绍
具有逆变电路的逆变装置,如光伏逆变器和不间断电源,通常都包括相互耦合的升压电路和逆变电路。无论是升压电路还是逆变电路均设置有功率电感和功率开关(如IGBT),逆变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大部分来源于上述两种器件,尽管现有技术中呈现出了多种散热结构来对上述器件散热,但仍然难以解决现有的逆变装置散热能力和散热效率较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至少一种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逆变装置,具有较高的散热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逆变装置,其包括:壳体;功率模块,其设于所述壳体内并包括升压功率电感;散热结构,其设于所述壳体内并包括风机和输入电感散热器;所述输入电感散热器设于所述风机的进风侧并用于为所述升压功率电感散热。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沿第一方向送风;所述输入电感散热器具有若干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且齿高方向平行于第三方向的输入电感散热齿;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彼此正交;所述壳体具有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进气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输入电感散热器邻近所述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设置。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电感散热器具有输入电感散热基体,所述若干输入电感散热齿均沿所述第三方向凸设于所述输入电感散热基体;所述风机具有中心轴,且在所述第三方向,所述风机的中心轴高于所述输入电感散热基体设置。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功率模块包括升压单元和逆变单元;所述升压单元包括升压功率开关管和所述升压功率电感;所述逆变单元包括逆变功率开关管和逆变功率电感;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均设于所述风机的出风侧以受所述风机送风的升压散热器、逆变散热器和输出电感散热器;所述升压散热器、逆变散热器和输出电感散热器分别用于为所述升压功率开关管、逆变功率开关管和逆变功率电感散热。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风机的送风方向,所述升压散热器相较于所述逆变散热器靠近所述风机,且二者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升压散热器具有升压散热齿,所述逆变散热器具有逆变散热齿;所述逆变散热齿的齿高高于所述升压散热齿的齿高。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多个所述升压散热器,至少两个升压散热器间形成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过风通道;所述逆变散热器沿所述第一方向至少部分正对所述过风通道。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多个所述风机和多个所述输入电感散热器;所述多个风机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布,所述多个输入电感散热器均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布;多个所述风机中具有一风机,其进风侧正对两输入电感散热器的间隙,其出风侧正对所述过风通道。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固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三方向设置的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升压散热器和逆变散热器分别具有升压散热齿和逆变散热齿;所述第一导风板沿所述第三方向部分地罩设于所述升压散热器,且邻近所述升压散热齿的齿顶设置;所述第二导风板沿所述第三方向部分地罩设于所述逆变散热器,且邻近所述逆变散热齿的齿顶设置。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风机的送风方向,所述升压散热器相较于所述逆变散热器靠近所述风机;所述导风结构还包括第三导风板,所述第三导风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风机之间,其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且与所述第一方向、第三方向均呈夹角设置,以将所述风机的送风气流引导至所述第一导风板朝向所述升压散热器的一侧。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具有沿与所述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散热结构设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升压功率电感和逆变功率电感分别设于所述输入电感散热器和输出电感散热器内;所述升压功率开关管和所述逆变功率开关管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将输入电感散热器配置为设于风机的进风侧,尽管风机进风侧的气流速度较低,但由于升压功率电感的散热量较小,因而升压功率电感和输入电感散热器仍能够得到较好地散热;更重要的是,将输入电感散热器设于风机进风侧后,风机出风侧的富余空间大大增加,不仅使得其他散热器的布置更加灵活,且大大减小了送风气流对其他散热器散热时的风阻,因而整个逆变装置受输入电感散热器的影响较小,整体风阻较小、风速较高,提高了逆变装置的整体对流换热水平和散热能力。(2)壳体具有分别沿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进气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外界空气还可以沿第三方向进入第一腔室,输入电感散热器对风阻的影响小,由低风阻带来的散热效果将更具优势;此外,输入电感散热器邻近所述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设置,因而可以受不同方向的进风气流进行对流换热,散热量大。(3)风机的中心轴高于输入电感散热基体设置,以减小风机背压并使得外部空气可以更好的流入第一腔室中。(4)逆变散热器的逆变散热齿的齿高高于升压散热器的升压散热齿的齿高,部分送风气流可直接对逆变散热器散热,能够适配逆变功率开关管更大的散热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逆变装置的一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逆变装置的另一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逆变装置壳体和导风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逆变装置隐藏了后盖板和框体的立体图;图5为图4所示结构的后视图;图6为图4所示结构的左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逆变装置后盖板和导风结构装配后的立体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逆变装置导风结构的立体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逆变装置隐藏了后盖板和导风结构的一立体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逆变装置隐藏了后盖板和导风结构的另一立体图;图11为图9和图10所示结构的后视图;图12为图9和图10所示结构的左视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壳体10、前盖板11、盒体12、框体13、后盖板14、围壁121、底板122、风机安装架131、第一腔室15、第一进气口161、第二进气口162、第一出气口171、第二出气口172;第一输入电感散热器211、第二输入电感散热器212、第三输入电感散热器213、第四输入电感散热器214、第一升压散热器221、第二升压散热器222、逆变散热器23、第一输出电感散热器241、第二输出电感散热器242、第三输出电感散热器243、第一风机251、第二风机252、第三风机253、第四风机254、第五风机255;导风结构30、第一导风件31、第二导风件32、第三导风件33、第一导风板311、第三导风板312、第二导风板321、第四导风板331、第五导风板332、第六导风板333。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n功率模块,其设于所述壳体内并包括升压功率电感;/n散热结构,其设于所述壳体内并包括风机和输入电感散热器;所述输入电感散热器设于所述风机的进风侧并用于为所述升压功率电感散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功率模块,其设于所述壳体内并包括升压功率电感;
散热结构,其设于所述壳体内并包括风机和输入电感散热器;所述输入电感散热器设于所述风机的进风侧并用于为所述升压功率电感散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沿第一方向送风;
所述输入电感散热器具有若干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且齿高方向平行于第三方向的输入电感散热齿;所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彼此正交;
所述壳体具有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进气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输入电感散热器邻近所述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逆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感散热器具有输入电感散热基体,所述若干输入电感散热齿均沿所述第三方向凸设于所述输入电感散热基体;
所述风机具有中心轴,且在所述第三方向,所述风机的中心轴高于所述输入电感散热基体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逆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模块包括升压单元和逆变单元;
所述升压单元包括升压功率开关管和所述升压功率电感;所述逆变单元包括逆变功率开关管和逆变功率电感;
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均设于所述风机的出风侧以受所述风机送风的升压散热器、逆变散热器和输出电感散热器;所述升压散热器、逆变散热器和输出电感散热器分别用于为所述升压功率开关管、逆变功率开关管和逆变功率电感散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逆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风机的送风方向,所述升压散热器相较于所述逆变散热器靠近所述风机,且二者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所述升压散热器具有升压散热齿,所述逆变散热器具有逆变散热齿;所述逆变散热齿的齿高高于所述升压散热齿的齿高。


6.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招龙倪泽联傅键傅伟堃
申请(专利权)人: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