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电延时保持电路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942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路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电动汽车大功率车载电源领域的电路设计,具体涉及一种供电延时保持电路和装置,其包括:输入电压正极、输入电压负极、第一二极管、辅助源、储能电路、晶体管、电感电路和第一滤波电路;储能电路用于在输入电压正极和输入电压负极正常供电时储能,并且在输入电压正极和输入电压负极断电时放电使得MCU仍能工作一段时间,以发出对应的PWM控制信号给晶体管的控制极,这样断电后使得晶体管能够接收到有效的关闭PWM驱动的控制信号,从而保证晶体管不会出现由于工作电压异常及自身的PWM驱动信号不及时关闭而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电延时保持电路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设计
,尤其涉及应用于电动汽车大功率车载电源领域的电路设计,具体涉及一种供电延时保持电路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车载变换器产业集成化、智能化的发展,电子模拟芯片及晶体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MCU和晶体管要实现正常的工作状态,就必须提供一个稳定供电的电源,目前的供电方式有直接采用开关电源供电、采用电池供电等。在实际车载变换器的应用中,变换器的BUS母线输入断电后,MCU(微控制单元)和晶体管的稳定供电仍然需要持续保持一段时间,以保证MCU的输出指令能被有效可靠的执行以及保证晶体管的工作电压能有效的保持在正常工作范围内。MCU的输出指令(晶体管的封波指令)被有效执行,才能确保晶体管不会出现误导通状态而致使晶体管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供电延时保持电路和装置,其目的在于在母线断电后MCU和晶体管驱动的稳定供电仍能保持一段时间,以避免晶体管出现误导通而损坏。一种供电延时保持电路,其包括:输入电压正极、输入电压负极、第一二极管、辅助源、储能电路、晶体管、电感电路和第一滤波电路;所述输入电压正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储能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储能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入电压负极连接,所述辅助源的正极与所述储能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辅助源的负极与所述储能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一端与所述输入电压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输入电压负极连接;所述电感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该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输入电压负极连接;所述辅助源用于给MCU和晶体管驱动供电,所述储能电路用于储能并且在所述输入电压正极和输入电压负极断电时放电供给辅助源使其延时保持工作使得所述MCU仍能正常工作一段时间,以发出对应的PWM控制信号给所述晶体管的控制极,从而控制该晶体管进行PWM驱动信号关闭处理。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二滤波电路、负载电阻、输出正极和输出负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电感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入电压负极连接,所述负载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输出正极与所述负载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出负极与所述负载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输出正极和输出负极用于连接后级负载。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感电路包括电感,所述电感的一端为所述电感电路的一端,该电感的另一端为所述电感电路的另一端。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储能电路包括至少一个储能电容,该储能电容的一端为所述储能电路的一端,该储能电容的另一端为所述储能电路的另一端。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储能电路包括第一储能电容、第二储能电容和第三储能电容,并且所述第一储能电容、第二储能电容和第三储能电容并联;所述第一储能电容的一端、第二储能电容的一端和第三储能电容的一端共同组成所述储能电路的一端,该第一储能电容的另一端、第二储能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三储能电容的另一端共同组成所述储能电路的另一端。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第一滤波电容,该第一滤波电容的一端为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一端,该第一滤波电容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另一端。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第二滤波电容,该第二滤波电容的一端为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一端,该第二滤波电容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另一端。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与所述输入电压正极和/或输入电压负极连接,用于检测其上的电压值并将检测的电压值发送给所述MCU,所述MCU用于接收所述电压值后判断其是否低于某一设定值,若低于某一设定值则发送关闭PWM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晶体管进行PWM驱动信号关闭处理。一种供电延时保持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供电延时保持电路。依据上述实施例的供电延时保持电路,其包括:输入电压正极、输入电压负极、第一二极管、辅助源、储能电路、晶体管、电感电路和第一滤波电路;输入电压正极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储能电路的一端连接,储能电路的另一端与输入电压负极连接,辅助源的正极与储能电路的一端连接,辅助源的负极与储能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滤波电路的一端与输入电压正极连接,另一端与输入电压负极连接;电感电路的一端与第一滤波电路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该晶体管的第二极与输入电压负极连接;辅助源与MCU连接,用于给MCU供电,储能电路用于在输入电压正极和输入电压负极正常供电时储能,并且在输入电压正极和输入电压负极断电时放电供给辅助源使其延时保持工作使得MCU仍能工作一段时间,以发出对应的控制信号给晶体管的控制极,从而控制该晶体管进行PWM驱动信号关闭处理。由于第一二极管的对顶作用,储能电路上的电压不会立即消失为零,即辅助源的掉电速度会延时于母线的掉电速度,使得MCU和晶体管驱动的正常供电时间得以延长,这样断电后使得晶体管能够接收到有效的PWM驱动关闭信号,从而保证晶体管不会出现由于工作电压异常及自身的驱动信号不及时关闭而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供电延时保持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本申请中的晶体管为三端子晶体管,其三个端子为控制极、第一极和第二极。晶体管可以为双极型晶体管或场效应晶体管等。例如当晶体管为双极型晶体管时,其控制极是指双极型晶体管的基极,第一极可以为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或发射极,对应的第二极可以为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或集电极;当晶体管为场效应晶体管时,其控制极是指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第一极可以为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或源极,对应的第二极可以为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或漏极。实施例一:请参考图1,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电延时保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压正极、输入电压负极、第一二极管、辅助源、储能电路、晶体管、电感电路和第一滤波电路;/n所述输入电压正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储能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储能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入电压负极连接,所述辅助源的正极与所述储能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辅助源的负极与所述储能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一端与所述输入电压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输入电压负极连接;所述电感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该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输入电压负极连接;/n所述辅助源用于给MCU供电,所述储能电路用于储能并且在所述输入电压正极和输入电压负极断电时放电供给辅助源延时其工作时间,使得所述MCU仍能工作一段时间,以发出对应的PWM控制信号给所述晶体管的控制极,从而控制该晶体管进行PWM控制信号关闭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延时保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压正极、输入电压负极、第一二极管、辅助源、储能电路、晶体管、电感电路和第一滤波电路;
所述输入电压正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储能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储能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入电压负极连接,所述辅助源的正极与所述储能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辅助源的负极与所述储能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一端与所述输入电压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输入电压负极连接;所述电感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该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输入电压负极连接;
所述辅助源用于给MCU供电,所述储能电路用于储能并且在所述输入电压正极和输入电压负极断电时放电供给辅助源延时其工作时间,使得所述MCU仍能工作一段时间,以发出对应的PWM控制信号给所述晶体管的控制极,从而控制该晶体管进行PWM控制信号关闭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延时保持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二滤波电路、负载电阻、输出正极和输出负极;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电感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入电压负极连接,所述负载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输出正极与所述负载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出负极与所述负载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输出正极和输出负极用于连接后级负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延时保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电路包括电感,所述电感的一端为所述电感电路的一端,该电感的另一端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伟杨树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