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设备
,特别地,涉及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
技术介绍
配电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是电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箱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在电力供电系统中起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的作用,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的技术。配电箱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处在一个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的选择配电箱,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电网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反之,如选择或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供电系统谐波增大等诸多问题。低压综合配电箱的专利技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便利,在现代化的生产生活中,人们已经离不开低压综合配电箱,低压综合配电箱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现有的低压综合配电箱,往往不具备可切换的两档式低压配电以及不能实现自感式降温、遇水自动升高等技术问题,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配电室(1),所述的配电室(1)的前表面设置有降温室(2),所述的配电室(1)的下表面与运动板(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运动板(4)的底端伸入到升高装置(3)的内部,所述的升高装置(3)位于配电室(1)的下方,所述的升高装置(3)的右侧面固定有感水箱(5),所述的感水箱(5)的右侧面设置有进水口(6),所述的配电室(1)内部上表面与可动横板(15)的顶端接触,所述的可动横板(15)的底端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矩形块(16)、梯形块(17)、第二矩形块(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配电室(1),所述的配电室(1)的前表面设置有降温室(2),所述的配电室(1)的下表面与运动板(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运动板(4)的底端伸入到升高装置(3)的内部,所述的升高装置(3)位于配电室(1)的下方,所述的升高装置(3)的右侧面固定有感水箱(5),所述的感水箱(5)的右侧面设置有进水口(6),所述的配电室(1)内部上表面与可动横板(15)的顶端接触,所述的可动横板(15)的底端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矩形块(16)、梯形块(17)、第二矩形块(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电室(1)内部设置有纵向导轨(7),所述的纵向导轨(7)的前表面与可动基座(8)的后表面接触配合,所述的可动基座(8)的顶部设置有拉力弹簧(9),所述的可动基座(8)的右表面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受压板(10)、供电电源(11),所述的受压板(10)的上表面的右端与第一矩形块(16)的下表面接触,所述的供电电源(11)的右侧面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所述的正极端(12)、负极端(13),所述的正极端(12)、负极端(13)的右端与主线圈(14)的左侧面接触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电室(1)内部设置有一级低压线圈(19)、二级低压线圈(20),所述的一级低压线圈(19)位于主线圈(14)的正右方,所述的二级低压线圈(20)位于一级低压线圈(19)的正下方,所述的一级低压线圈(19)的右侧面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正出电端(21)、第一负出电端(22),所述的第一正出电端(21)的右端通过导线(25)与正极整合片(26)的左端接触连通,所述的第一负出电端(22)的右端通过导线(25)与负极整合片(28)的左端接触连通,所述的二级低压线圈(20)的右侧面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二正出电端(23)、第二负出电端(24),所述的第二正出电端(23)的右端通过导线(25)与正极整合片(26)的左端接触连通,所述的第二负出电端(24)的右端通过导线(25)与负极整合片(28)的左端接触连通,所述的正极整合片(26)的右端设置有正极配电条(27),所述的负极整合片(28)的右端设置有负极配电条(2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综合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温室(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水箱(30)、第二水箱(31),所述的第一水箱(30)的左侧面设置有冷却仪(72),所述的第一水箱(30)的右侧面的上部通过第一横流管(33)与第二水箱(31)的左侧面连通,所述的第一横流管(33)的左端设置有第一水泵(32),所述的第一水箱(30)的右侧面的下部通过第二横流管(35)与第二水箱(31)的左...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