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电源激光焊接装配结构及其装配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电源装配
,尤其涉及到一种移动电源激光焊接装配结构及其装配工艺。
技术介绍
电芯原材料正极极耳为铝片材质,电阻焊方式焊接时,铝片&镍片不能直接焊接,焊接强度不足,供应商需要将电芯极耳进行“铝转镍”工艺后再供货,原材料成本高。原移动电源装配工艺采用电阻焊接方式,焊点不够美观且生产效率低下。移动电源若采用激光焊接方式装配工艺,电芯原材料可不需要进行电芯极耳“铝转镍”,可降低成本。移动电源采用激光焊接方式后,成品跌落可靠性测试不满足,电芯铝片极耳会发生断裂频繁,为了防止在跌落测试中,铝片极耳的断裂,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将铝片极耳焊接时预留一定长度,提供一定的缓冲空间,并在正反面贴上杜邦纸,可以避免双电芯串联时,上下电芯正负极耳接触短路,起到绝缘作用。下电芯上同样进行贴附杜邦纸,进行绝缘防护。但是在实际测试中,仍然会存在不能通过跌落测试的情况。如图1所示,由于上电芯第一铝片极耳3正反面贴附杜邦纸5后,极耳会变的更硬,第一铝片极耳3与PCM焊盘2的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电源激光焊接装配结构,包括叠放在一起的第一电芯(8)和第二电芯(9);所述第一电芯(8)和第二电芯(9)通过保护板(1)串联连接;所述第一电芯(8)的第一铝片极耳(3)与保护板(1)正面设置的PCM焊盘(2)焊接;所述第二电芯(9)的第二铝片极耳(4)与保护板(1)背面设置的PCM焊盘(2)焊接;所述第一铝片极耳(3)与第二铝片极耳(4)的极性相反,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1)正面设置的PCM焊盘(2)与第一铝片极耳(3)的位置平齐;所述第一铝片极耳(3)上靠近第一电芯(8)的方向上设有至少一个弯折缓冲区(31);所述弯折缓冲区(31)与PCM焊盘(2)连接处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电源激光焊接装配结构,包括叠放在一起的第一电芯(8)和第二电芯(9);所述第一电芯(8)和第二电芯(9)通过保护板(1)串联连接;所述第一电芯(8)的第一铝片极耳(3)与保护板(1)正面设置的PCM焊盘(2)焊接;所述第二电芯(9)的第二铝片极耳(4)与保护板(1)背面设置的PCM焊盘(2)焊接;所述第一铝片极耳(3)与第二铝片极耳(4)的极性相反,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1)正面设置的PCM焊盘(2)与第一铝片极耳(3)的位置平齐;所述第一铝片极耳(3)上靠近第一电芯(8)的方向上设有至少一个弯折缓冲区(31);所述弯折缓冲区(31)与PCM焊盘(2)连接处为平直区(32);所述第一铝片极耳(3)下方设有凸字隔离泡棉(7);所述第二铝片极耳(4)的上表面贴附有杜邦纸(5);所述杜邦纸(5)上表面靠近PCM焊盘(2)的位置贴附有隔离泡棉片(6);所述第一电芯(8)和第二电芯(9)上的另一铝片极耳以上述同样结构与保护板(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电源激光焊接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片极耳(3)上设有一个弯折缓冲区(31);所述弯折缓冲区(31)呈开口朝下的U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电源激光焊接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区(32)的长度大于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电源激光焊接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缓冲区(31)设置一个;所述弯折缓冲区(31)通过模具(10)与压块(11)挤压生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电源激光焊接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8)与第二电芯(9)的极耳出口处缠绕有极耳绝缘胶(3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电源激光焊接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10)上设有容纳第一电芯(8)的容纳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刚,廖科昭,赵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飞毛腿福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