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真光学眼功能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928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13
一种仿真光学眼功能模型,属于教学用仿真眼部模型技术领域。包括光具座、光源组件、角膜组件、虹膜组件、晶状体组件和视网膜组件,光具座包括第一座板、第二座板、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在第一和第二座板上分别开设导轨插孔,所述第一和第二导轨的两端通过导轨插孔平行穿装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座板之间;所述光源组件、角膜组件、虹膜组件、晶状体组件和视网膜组件底座滑块通过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安装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并能沿轨滑动。本装置能够用于演示人眼的光学功能,模拟眼睛各光学结构的生物特征变化,从而理解光学结构对光线折射和像差的影响,用于视光学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和矫正屈光问题,将眼光学不易理解的问题形象化、可视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真光学眼功能模型
本专利技术教学用仿真眼部模型
,具体涉及一种仿真光学眼功能模型。
技术介绍
人眼在光学上通常等同于照相机。虹膜与快门相比较,瞳孔与光圈相比较,晶体与镜头相比较,视网膜与胶片相比较,并且两者都具有透镜系统以聚焦光线。尽管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这两个系统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聚焦对象的机制。在照相机中,每个镜头的焦距是固定的,并且焦点的改变是由镜头的移动引起的。然而,在人眼中,是通过改变晶体的曲率来改变晶体的光焦度,从而引起焦点的改变。目前眼球的物理模型主要是解决了解眼球的解剖结构、简单的透镜成像原理模型。这些解剖结构模型主要用于医学的解剖知识学习和教育培训,一些模型试图结合透镜或其他方法来模拟自然眼睛的特定的光学特性。申请人从眼光学结构入手,仔细研究如何将眼光学结构及功能转换成通俗易懂的实物模型,通过设计一种仿真光学眼功能模型,用于演示人眼的光学功能,模拟眼睛各光学结构的生物特征变化,从而理解光学结构对光线折射和像差的影响,用于视光学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和矫正屈光问题,将眼光学不易理解的问题形象化、可视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仿真光学眼功能模型,能够用于演示人眼的光学功能,模拟眼睛各光学结构的生物特征变化,从而理解光学结构对光线折射和像差的影响,用于视光学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和矫正屈光问题,将眼光学不易理解的问题形象化、可视化。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仿真光学眼功能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具座、光源组件、角膜组件、虹膜组件、晶状体组件和视网膜组件,所述光具座包括第一座板、第二座板、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在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上分别开设导轨插孔,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两端通过导轨插孔平行穿装设置在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之间;所述光源组件、角膜组件、虹膜组件、晶状体组件和视网膜组件均包括底座滑块,所述底座滑块上设置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底座滑块通过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安装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并能沿轨滑动;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沿轴向标识长度刻度;在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上均开设能够联通导轨插孔的导轨定位调节螺纹孔,并在导轨定位调节螺纹孔内通过螺纹设置导轨定位螺栓;在各个底座滑块上分别开设能够联通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的滑块定位螺栓孔,并在滑块定位螺栓孔内设置滑块定位螺栓。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发光源框板,在发光源框板内安装“F”形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连接蓄电池和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能够控制发光二极管的启闭;发光源框板通过阻尼伸缩杆安装在光源组件的底座滑块上。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具有散射小,成像清晰的优势。所述角膜组件包括角膜透镜和角膜透镜安装框,所述角膜透镜嵌装在角膜透镜安装框内;所述角膜透镜安装框通过阻尼伸缩杆安装在角膜组件的底座滑块上。优选的,所述虹膜组件包括机械虹膜结构体,所述机械虹膜结构体通过阻尼伸缩杆安装在虹膜组件的底座滑块上。优选的,所述晶状体组件包括晶状体透镜和晶状体透镜安装框,所述晶状体透镜安装在晶状体透镜安装框内;所述晶状体透镜安装框通过阻尼伸缩杆安装在晶状体组件的底座滑块上。优选的,所述晶状体透镜为固态透镜或可变透镜;所述可变透镜包括前薄膜和后薄膜,所述前薄膜和后薄膜分别安装在晶状体透镜安装框的前侧面和后侧面,所述前薄膜、后薄膜和晶状体安装框围合形成密闭的注水空间,在晶状体透镜安装框上开设注液孔,所述注液孔与注水空间相连通,在注液孔上插入能够拆卸的硅胶塞;当拆下硅胶塞后,注液孔内能够插入注液管并通过注液管连接注射器。优选的,所述视网膜组件包括成像板,所述成像板为球弧面结构或平面结构,在成像板的外周设置角度刻度盘。优选的,还包括屈光调节组件,屈光调节组件设置在光源组件和角膜组件之间;所述屈光调节组件包括屈光调节镜架,所述屈光调节镜架的前侧设置屈光片弹卡,在屈光片弹卡内能够固定两个以上的屈光镜片;所述屈光调节镜架通过阻尼伸缩杆安装在屈光调节组件的底座滑块上。优选的,还包括仿生眼球壳,所述仿生眼球壳包括上球壳、下左球壳和下右球壳,所述上球壳、下左球壳和下右球壳能够通过磁吸或粘合或螺栓固定的方式围合成一体形成仿生眼球状;上球壳、下左球壳和下右球壳能够将角膜组件、虹膜组件、晶状体组件和视网膜组件包裹在内。优选的,在仿生眼球壳上绘制或雕刻眼球的肌肉和血管分布图像及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仿真光学眼功能模型,在仿真学基础上3D建模,依据人眼结构1:6放大制作,应用相关组件模拟眼睛各光学结构的生物特征变化,从而理解光学结构对光线折射和像差的影响,用于视光学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和矫正屈光问题,将眼光学不易理解的问题形象化、可视化。2.为模拟不同的光学眼功能,本模型设计了许多具有不同解剖学特性的光学模型组件,包括具有移动可变焦透镜功能的角膜透镜、具有可变瞳孔功能的机械虹膜结构体、弧度可调式晶状体透镜和屈光调节组件等功能性模型。3.结合模型理解人眼光学刺激信息反馈的三大机制:(1)晶状体的快速调节机制;(2)中效的脉络膜机制;(3)不可逆的长效巩膜机制;了解形觉剥夺、离焦刺激、视网膜的追像生长等抽象概念。4.为了得到完美演示效果,需考虑像差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要理解近轴、非球面、偏心、视网膜弯曲等特征的“有限模型”眼,应将光学模型用于特定目的,在遵循最佳模型适应最适合任务的原则并在这一原则指导下设计开发的整体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不含仿生眼球壳);图2是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含仿生眼球壳);图3是光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角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虹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晶状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晶状体组件为可变透镜结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8是视网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屈光调节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发光源框板;2、发光二极管;3、角膜透镜;4、角膜透镜安装框;5、机械虹膜结构体;6、晶状体透镜;7、晶状体透镜安装框;8、注液孔;9、角度刻度盘;10、成像板;11、第一导轨;12、第二座板;13、第二导轨;14、滑块定位螺栓;15、滑块定位螺栓孔;16、第二滑孔;17、阻尼伸缩杆;18、底座滑块;19、第一座板;20、导轨定位螺栓;21、下左球壳;22、上球壳;23、下右球壳;24、电源开关;25、第一滑孔;26、拨杆;27、叶片;28、注液管;29、注射器;30、后薄膜;31、前薄膜;32、屈光片弹卡;33、屈光调节镜架;34、屈光镜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仿真光学眼功能模型,包括光具座、光源组件、角膜组件、虹膜组件、晶状体组件和视网膜组件,所述光具座包括第一座板19、第二座板12、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3,在第一座板19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真光学眼功能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具座、光源组件、角膜组件、虹膜组件、晶状体组件和视网膜组件,所述光具座包括第一座板、第二座板、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在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上分别开设导轨插孔,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两端通过导轨插孔平行穿装设置在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之间;所述光源组件、角膜组件、虹膜组件、晶状体组件和视网膜组件均包括底座滑块,所述底座滑块上设置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底座滑块通过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安装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并能沿轨滑动;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沿轴向标识长度刻度;在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上均开设能够联通导轨插孔的导轨定位调节螺纹孔,并在导轨定位调节螺纹孔内通过螺纹设置导轨定位螺栓;在各个底座滑块上分别开设能够联通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的滑块定位螺栓孔,并在滑块定位螺栓孔内设置滑块定位螺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真光学眼功能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具座、光源组件、角膜组件、虹膜组件、晶状体组件和视网膜组件,所述光具座包括第一座板、第二座板、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在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上分别开设导轨插孔,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两端通过导轨插孔平行穿装设置在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之间;所述光源组件、角膜组件、虹膜组件、晶状体组件和视网膜组件均包括底座滑块,所述底座滑块上设置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底座滑块通过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安装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并能沿轨滑动;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沿轴向标识长度刻度;在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上均开设能够联通导轨插孔的导轨定位调节螺纹孔,并在导轨定位调节螺纹孔内通过螺纹设置导轨定位螺栓;在各个底座滑块上分别开设能够联通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的滑块定位螺栓孔,并在滑块定位螺栓孔内设置滑块定位螺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光学眼功能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发光源框板,在发光源框板内安装“F”形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连接蓄电池和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能够控制发光二极管的启闭;发光源框板通过阻尼伸缩杆安装在光源组件的底座滑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真光学眼功能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膜组件包括角膜透镜和角膜透镜安装框,所述角膜透镜嵌装在角膜透镜安装框内;所述角膜透镜安装框通过阻尼伸缩杆安装在角膜组件的底座滑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真光学眼功能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虹膜组件包括机械虹膜结构体,所述机械虹膜结构体通过阻尼伸缩杆安装在虹膜组件的底座滑块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仿真光学眼功能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状体组件包括晶状体透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亚军马明朱简马峰王曌朱康马艺心马子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恒康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