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舰载无人机拦阻着舰与逃逸复飞一体化控制设计方法
本申请属于航空器飞行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舰载无人机拦阻着舰与逃逸复飞一体化控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针对舰载无人机着舰技术的研究,美国目前走在世界前列,其研发的舰载机无人机X47-B于2013年7月10日在“乔治”布什号航空母舰成功着舰。国内舰载机研究多集中于有人舰载机控制技术,并且研究多集中于轨迹跟踪方向。针对有人舰载机着舰拦阻成功与否,主要依靠飞行员判断,舰载无人机着舰的研究国内基本空白,因此针对舰载无人机末端着舰与复飞逃逸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查新检索,未检索到舰载机逃逸复飞相关专利。搜到类似论文《舰载机复飞决策及操纵策略研究》、《舰载机复飞决策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舰载机自动着舰引导与控制研究进展》、《舰载机复飞决策方法仿真研究》,其解决的是空中复飞问题,并不能解决无人机触舰复飞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在舰载无人机拦阻失败情况下,舰载无人机不能及时、安全逃逸复飞的问题,现在提出一种能实现拦阻着舰与逃逸复飞控制一体化,保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舰载无人机拦阻着舰与逃逸复飞一体化控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包括:/n步骤1:设计着舰前控制策略:纵向升降舵控制通道的控制策略延续空中段的控制策略,在升降舵内环控制策略中采用基于俯仰角速率的控制策略,为了抑制舰尾流对着舰的影响,制导环采用基于天向速度的控制策略;/n步骤2:设计触舰滑跑控制策略:在此阶段根据轮载信号或者舰载无人机位置超过第二根与第三根拦阻索中间点,此时发动机控制通道由控速任务切换至最大推力输出位置,升降舵继续延续上述控制策略。/n步骤3:设计逃逸复飞控制策略:若舰载无人机位置超过第M根与第M+1根拦阻索中间点Nm,M为拦阻索的序号,N为舰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舰载无人机拦阻着舰与逃逸复飞一体化控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1:设计着舰前控制策略:纵向升降舵控制通道的控制策略延续空中段的控制策略,在升降舵内环控制策略中采用基于俯仰角速率的控制策略,为了抑制舰尾流对着舰的影响,制导环采用基于天向速度的控制策略;
步骤2:设计触舰滑跑控制策略:在此阶段根据轮载信号或者舰载无人机位置超过第二根与第三根拦阻索中间点,此时发动机控制通道由控速任务切换至最大推力输出位置,升降舵继续延续上述控制策略。
步骤3:设计逃逸复飞控制策略:若舰载无人机位置超过第M根与第M+1根拦阻索中间点Nm,M为拦阻索的序号,N为舰载无人机超过第M根与第M+1根拦阻索中间点的具体米数,M和N可由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此时判定无人机拦阻失败,立即启动复飞控制策略,发动继续保持当前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舰载无人机拦阻着舰与逃逸复飞一体化控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舰载机着舰触舰后若判断轮载信号有效,此时发动机控制通道采用最大推力输出控制,但考虑到实际轮载信号不完全可靠,在采用轮载信号的基础上采用位置信息辅助判断,即舰载机位置超过理想着舰点时,此时无论轮载信号是否有效,发动机控制通道均采用最大推力输出控制,保证舰载机在轮载信号失效的情况下舰载机的安全性。
δP=100%
其中δP为发动机控制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舰载无人机拦阻着舰与逃逸复飞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婵,邹阳,张瞿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