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SOC多维度校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946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SOC多维度校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动力电池上电;读取初始数据;根据初始数据计算获取查表SOC,进而计算真实SOC;根据累计充放电能量计算出电池当前电池健康度SOH,再计算出动力电池系统当前容量;计算动态SOC并进行动态SOC跟随校准;在动力电池系统充放电末端结合单体电压极限值校准与降流策略对进行满充或满放标定校准,最终输出校准后的电池系统真实SOC。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安时积分法计算动力电池的放电SOC,结合老化校准方法、静态电压法查表校准方法、动态SOC跟随校准方法和末端单体电压极限值校准与降流策略结合方法对动力电池的真实SOC进行多维度校准,提高SOC估算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SOC多维度校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SOC多维度校准方法。
技术介绍
进入21世纪以来,石油及衍生产品的过度使用及开发,使得环境污染与能源利用之间的关系失衡,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技术方案,优化供给侧能源结构及改善环境污染状况。在这种环境下,电动汽车成为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主流选择。由于目前电池(PACK)内部状态及外部使用的复杂性,电池的SOC(StateofCharge/电池荷电状态)无法进行直接测量,只能通过电池的其他表征参数进行估计,而估计过程中则无法避免的出现误差。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状态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电池系统SOC估算误差大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SOC多维度校准方法,结合老化校准方法、静态电压法查表校准方法、动态SOC跟随校准方法和末端单体电压极限值校准与降流策略相结合方法对动力电池的真实SOC进行多维度校准。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SOC多维度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动力电池上电;/nS2:读取初始数据:读取时钟信息、显示SOC、巡检电池温度T、累计充放电能量、动力电池系统标称容量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SOC多维度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动力电池上电;
S2:读取初始数据:读取时钟信息、显示SOC、巡检电池温度T、累计充放电能量、动力电池系统标称容量Crated、电池电流和单体电压;
S3:动力电池系统动态参数计算:根据巡检电池温度及单体电压计算获取查表SOC,根据查表SOC结合条件查表法计算获取真实SOC;根据累计充放电能量计算出电池当前电池健康度SOH,根据SOH计算出动力电池系统当前容量;
S4:动态SOC计算:根据安时积分法计算放电能量,结合当前电池健康度SOH及真实SOC计算放电过程实时的动态SOC,所述动态SOC即为真实SOC;
S5:动态SOC跟随校准:判断真实SOC与显示SOC之间的差值是否小于阈值,若是,则动态SOC跟随允许置0,不进行动态SOC跟随校准,若否,则动态SOC跟随允许置1,在放电过程中进行SOC动态跟随校准修正;
S6:末端极值校准与降流策略协同:在动力电池系统充放电末端结合单体电压极限值校准与降流策略对动力电池系统的真实SOC、显示SOC进行满充或满放标定校准,最终输出校准后的电池系统的真实SO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SOC多维度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电池当前电池健康度SOH和动力电池系统当前容量的计算公式为:






Creal=Crated*SOH
其中,Nrated为电池系统得标称可放电次数,Qtotal为电池系统的累计放电能量,Qrated为电池系统自身的特征参数,Ubat为电池总电压,I为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池电流,Creal为动力电池系统当前容量,Crated为动力电池系统标称容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SOC多维度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根据巡检电池温度及单体电压计算获取查表SOC以及根据查表SOC结合条件查表法计算获取真实SOC的过程为静态电压法进行查表校准的过程;所述静态电压法进行查表校准的具体过程为:
S31、电池巡检:获取巡检电池温度T、单体电压Vcell、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池电流I;
S32、获取查表SOC:根据当前巡检电池温度T和单体电压Vcell通过查表获取查表SOC;
S33、静态电压法进行查表校准:根据动力电池系统的休眠时长和电池所处状态结合查表SOC计算获取当前真实SOC,即SOCrea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SOC多维度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3中根据电池系统的休眠时长和电池所处状态结合查表SOC计算获取当前真实SOC的具体过程为:
S331、判断是否满足休眠时长不小于3小时或电池电流I处于持续I<5A状态的时长不小于3小时,若是,则此时SOCreal=查表SOC;若否,进入步骤S332;
S332、判断是否满足休眠时长在区间1小时至3小时内或电池电流I处于持续I<5A状态的时长在区间1小时至3小时内,若否,则进入步骤S333;若是,则进一步判断不等式|SOCout-1.1*查表SOC|-|SOCout-0.9*查表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袁元孟迪许丽娇辛江慧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