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谱型的近红外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析技术方法领域,涉及一种以金银双金属纳米材料为标记物的、光谱型近红外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绝大多数电化学发光(ECL)生化分析和临床诊断均采用最大辐射波长位于红光区(620纳米)的钌联吡啶作为标记物,且以检测ECL辐射总强度的方式实现。发展辐射波段各异的新型ECL生化分析技术和检测方法对于推动ECL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中国专利文件CN104764737B公开了一种辐射波段位于绿光区的(550nm)、以CdSe量子点为标记物的光强型ECL免疫检测方法;中国专利文件CN102749452A公开了辐射波段位于近红外区的(780nm)、以CdTe量子点为标记物的光强型ECL免疫检测方法,实现了对甲胎蛋白抗原的特异性检测。光强型ECL生化分析技术和检测方法无法采用波段分辨的方式识别或区分非标记物ECL的辐射信息,也难以区分不同ECL标记物的辐射信息。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6053823A公布了一种以CdZnSe量子点为标记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谱型近红外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n(1)以氯金酸为金源,硝酸银为银源,以蛋氨酸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通过蛋氨酸还原Au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谱型近红外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以氯金酸为金源,硝酸银为银源,以蛋氨酸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通过蛋氨酸还原Au+和Ag+,制备得到水溶性金银双金属纳米团簇Au-AgNCs;
(2)制备金银双金属纳米团簇标记的二抗Au-Ag|Ab2;
(3)采用在工作电极表面形成夹心免疫复合物的形式,将Au-Ag|Ab2枝接并固定到工作电极表面,制备光谱型近红外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金银双金属纳米团簇Au-AgNCs的制备过程如下:
(a)将氯金酸(H4AuCl4)溶液与硝酸银(AgNO3)溶液超声混合均匀;
(b)将蛋氨酸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溶解,超声混合均匀;
(c)将步骤(a)、(b)所制的溶液混合均匀,并且调节pH值至9.0-12.0,于37摄氏度孵育6-10小时,然后将所得溶液离心去除底部大颗粒;上清液中加入硫酸溶液,再离心分离,将所得沉淀溶于氨水中,于70-90℃下孵育10-30分钟;
(d)将步骤(c)所得溶液用异丙醇离心纯化,所得沉淀即为金银双金属纳米团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金银双金属纳米团簇Au-AgNCs的制备过程中,条件如下:
步骤(a)中金:银摩尔比=(1-5):1;
步骤(a)中氯金酸溶液的浓度为80-100mM,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为5-15mM;
步骤(b)中蛋氨酸与步骤(a)中的硝酸银的摩尔比为5-25:6;
步骤(c)中最后混合溶液的pH值为11.0-12.0,调节pH值后混合溶液的孵育时间为8-10小时,硫酸溶液的浓度为98wt%,氨水的浓度为2wt%。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溶液混合均匀后,Au:Ag:蛋氨酸=20:10:3,摩尔比;pH值为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金银双金属纳米团簇Au-AgNCs的制备过程如下:
将0.40mM蛋氨酸,0.25mL氯金酸溶液(96mM)溶液与1.2mL硝酸银溶液(10mM)溶液超声混匀,加入0.6mL1M的氢氧化钠进行溶解,超声混匀;置于37摄氏度孵育10小时,将最后所制的溶液先5000转离心去除底部大颗粒,然后加入0.5毫升的1M的硫酸溶液,在8000转下离心,去掉上清液,将最后离心所得的沉淀加入3毫升2%的氨水,在烘箱80℃下孵育20分钟;最后将制的量子点用异丙醇在13300转下离心,得到金银双金属纳米团簇Au-AgNCs,保存在4℃的冰箱当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制备金银双金属纳米团簇标记的二抗Au-Ag|Ab2的过程如下:
向金银双金属纳米团簇A...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