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电池包模拟碰撞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896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02
一种复合材料电池包模拟碰撞实验装置,它涉及一种模拟碰撞实验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复合材料电池包模拟碰撞实验装置由于结构复杂,存在实验过程繁琐,造成实验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混凝土底板(1)水平设置,基座(2)安装在混凝土底板(1)上,集成振动装置(3)安装在基座(2)上,万向晃动装置(4)可拆卸安装在集成振动装置(3)上,碰撞腔室(5)安装在万向晃动装置(4)上,电池包(A)安装在碰撞腔室(5)内;碰撞腔室(5)的内侧壁上可拆卸安装有不同硬度的撞击板(7),外部防护墙(6)罩装在基座(2)、集成振动装置(3)、万向晃动装置(4)和碰撞腔室(5)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复合材料电池包模拟碰撞实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电池包模拟碰撞实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拟碰撞实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电池包模拟碰撞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复合材料以其性能优越占据了汽车主要的部件领域,但其成本相对要高一些,这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制造业来说,尽管性能方面有优势,但要推广应用有一定的难度,甚至在应用的综合成本比其他材料低的情况下,也会因为材料价格贵而难以获得应用,降低材料成本,是拓展应用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常用的方式有关键部件采用性能优越的符合材料,对于电池包而言,其关键部件一般包括电池包中电池模块支撑梁,电池包壳体等部件,由于这些零部件的功能和对力学性能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承受电池包中的电池质量,同时要满足电池包的抗震性能要求,因此,对材料进行设计,选择合适的增强材料结构,对关键部件信息有限元分析,在满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原材料及制造工艺成本,形成特定的结构方式,避免材料的浪费,从而降低成本。另外一种方式是部分部件采用价格低廉复合材料,部分部件一般包括电池包盖子,电池包的固定结构件等部件,一般电池包通过转接装置安装在车辆上,其电池包与车辆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尤其是电池包盖子,上部不承受其他在和,因此,在选择材料时,可以选取价格比较低廉的复合材料,一遍间隙电池包的成本。正是由于复合材料电池包的上述现状,为了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还能够保证电池包的性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通常,都需要对复合材料电池包进行诸多的实验,来保证电池包是否能够满足设计需求,为电动车辆的安全有效使用提供保障。而复合材料电池包上框与下框根据设计尺寸进行建模,上下框之间多个螺栓连接通过上下框连接面绑定。电池模组及其他设备的载荷工况,通过等效体的建立来模拟。一般都需要对电池包模型进行振动、机械冲击、模态分析、跌落、翻转、模拟碰撞、挤压和G-Load分析。但是上述有限元分析都是通过建立模型进行分析的,为了保证复合材料电池包满足设计需求,也需要对电池包进行实验,而目前的模拟碰撞实验装置由于结构复杂,存在实验过程繁琐,造成实验成本高的问题。综上所述,现有的复合材料电池包模拟碰撞实验装置由于结构复杂,存在实验过程繁琐,造成实验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复合材料电池包模拟碰撞实验装置由于结构复杂,存在实验过程繁琐,造成实验成本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电池包模拟碰撞实验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材料电池包模拟碰撞实验装置包括混凝土底板、基座、集成振动装置、万向晃动装置、碰撞腔室和外部防护墙,混凝土底板水平设置,基座安装在混凝土底板上,集成振动装置安装在基座上,万向晃动装置可拆卸安装在集成振动装置上,碰撞腔室安装在万向晃动装置上,电池包安装在碰撞腔室内;碰撞腔室的内侧壁上可拆卸安装有不同硬度的撞击板,外部防护墙罩装在基座、集成振动装置、万向晃动装置和碰撞腔室上。进一步地,基座为矩形基座。进一步地,基座为弹性橡胶垫。进一步地,万向晃动装置包括上部盖体、下部槽体和多个刚性弹簧,上部盖体安装在下部槽体的正上方,多个刚性弹簧安装在上部盖体和下部槽体之间,上部盖体和下部槽体之间留有间隙。进一步地,上部盖体的下端面上开设上凹槽,下部槽体内开设有下凹槽,多个刚性弹簧的上端均固定安装在上凹槽内,多个刚性弹簧的下端均固定安装在下凹槽内。进一步地,多个刚性弹簧以矩形阵列的形式安装在上部盖体和下部槽体内。进一步地,上部盖体和下部槽体之间留有间隙为5-20cm。进一步地,上部盖体和下部槽体之间留有间隙为15-20cm。进一步地,外部防护墙为透明材质制成的防护墙。进一步地,碰撞腔室包括碰撞槽和碰撞盖,碰撞盖可开启安装在碰撞槽上,碰撞槽的内壁上可拆卸安装有不同硬度的撞击板。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成本低。具体体现在本专利技术的构件少,而且在集成振动装置3的振动下,带动万向晃动装置4进行不规则的振动,万向晃动装置4的振动频率和振幅通过集成振动装置3来控制,使得碰撞腔室5内的电池包A发生倾斜,不同振幅下可突然停摆,模拟电池包实际的碰撞情况。另外,由于在碰撞腔室5的内侧壁上可拆卸安装有不同硬度的撞击板7,来模拟电池包碰撞到不同硬度的物体上时,对电池包不同部位造成的损伤。2、本专利技术的外部防护墙6能够有效的保护实验人员的安全。3、本专利技术将万向晃动装置4拆卸后,集成振动装置3与碰撞腔室5相连接,能够直接对电池包进行振动实验。适用范围广。一个简单的装置能够实现碰撞和振动两个实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复合材料电池包模拟碰撞实验装置包括混凝土底板1、基座2、集成振动装置3、万向晃动装置4、碰撞腔室5和外部防护墙6,混凝土底板1水平设置,基座2安装在混凝土底板1上,集成振动装置3安装在基座2上,万向晃动装置4可拆卸安装在集成振动装置3上,碰撞腔室5安装在万向晃动装置4上,电池包A安装在碰撞腔室5内;碰撞腔室5的内侧壁上可拆卸安装有不同硬度的撞击板7,外部防护墙6罩装在基座2、集成振动装置3、万向晃动装置4和碰撞腔室5上。本实施方式中的集成振动装置3为现有智能集成的振动装置,可根据实际实验的要求,进行调节和控制振动的振幅等相关数据参数。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基座2为矩形基座。如此设置,采用矩形基座使得底部更加稳定。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基座2为弹性橡胶垫。如此设置,吸收集成振动装置3底部所带来的振动,提高整个装置的安全性能,防止因长期振动造成的连接不可靠等因素。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万向晃动装置4包括上部盖体4-1、下部槽体4-2和多个刚性弹簧4-3,上部盖体4-1安装在下部槽体4-2的正上方,多个刚性弹簧4-3安装在上部盖体4-1和下部槽体4-2之间,上部盖体4-1和下部槽体4-2之间留有间隙。如此设置,通过在上部盖体4-1和下部槽体4-2之间留有间隙,保证上部盖体4-1能够随着集成振动装置3的振动情况在任意一个方向均能进行晃动,通过上部盖体4-1带动碰撞腔室5内的电池包A发生位移和碰撞。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上部盖体4-1的下端面上开设上凹槽4-1-1,下部槽体4-2内开设有下凹槽4-2-1,多个刚性弹簧4-3的上端均固定安装在上凹槽4-1-1内,多个刚性弹簧4-3的下端均固定安装在下凹槽4-2-1内。如此设置,便于刚性弹簧的牢固安装,保证装置的使用寿命。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多个刚性弹簧4-3以矩形阵列的形式安装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材料电池包模拟碰撞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混凝土底板(1)、基座(2)、集成振动装置(3)、万向晃动装置(4)、碰撞腔室(5)和外部防护墙(6),混凝土底板(1)水平设置,基座(2)安装在混凝土底板(1)上,集成振动装置(3)安装在基座(2)上,万向晃动装置(4)可拆卸安装在集成振动装置(3)上,碰撞腔室(5)安装在万向晃动装置(4)上,电池包(A)安装在碰撞腔室(5)内;碰撞腔室(5)的内侧壁上可拆卸安装有不同硬度的撞击板(7),外部防护墙(6)罩装在基座(2)、集成振动装置(3)、万向晃动装置(4)和碰撞腔室(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电池包模拟碰撞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混凝土底板(1)、基座(2)、集成振动装置(3)、万向晃动装置(4)、碰撞腔室(5)和外部防护墙(6),混凝土底板(1)水平设置,基座(2)安装在混凝土底板(1)上,集成振动装置(3)安装在基座(2)上,万向晃动装置(4)可拆卸安装在集成振动装置(3)上,碰撞腔室(5)安装在万向晃动装置(4)上,电池包(A)安装在碰撞腔室(5)内;碰撞腔室(5)的内侧壁上可拆卸安装有不同硬度的撞击板(7),外部防护墙(6)罩装在基座(2)、集成振动装置(3)、万向晃动装置(4)和碰撞腔室(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电池包模拟碰撞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座(2)为矩形基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电池包模拟碰撞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座(2)为弹性橡胶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电池包模拟碰撞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万向晃动装置(4)包括上部盖体(4-1)、下部槽体(4-2)和多个刚性弹簧(4-3),上部盖体(4-1)安装在下部槽体(4-2)的正上方,多个刚性弹簧(4-3)安装在上部盖体(4-1)和下部槽体(4-2)之间,上部盖体(4-1)和下部槽体(4-2)之间留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蔡朝灿徐忠海王荣国赫晓东刘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海特复合材料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