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间隙的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854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装配间隙的计算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第一对接部内表面以及外表面上的采样点的坐标,得到第一基准坐标集合;获取第二对接部外表面上的采样点的坐标,得到第二基准坐标集合;在对接过程中,获取第一对接部外表面上的采样点的坐标以及第二对接部外表面未被第一对接部遮挡部分的采样点的坐标,得到第一实时坐标集合和第二实时坐标集合;计算第一对接部内表面上的采样点的坐标,得到第三实时坐标集合;计算第二对接部外表面被第一对接部遮挡部分的采样点的坐标,得到第四实时坐标集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时、自动化获取装配间隙,进而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间隙的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装配间隙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间隙的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飞机装配包括机身前段、中段和后段的装配,机身和机翼的装配等。其中,机身和机翼的装配,是将一者套合进另一者的半封闭狭缝结构中,在机身和机翼的装配过程中,两者之间的装配间隙有工程要求。现有技术中,装配间隙的测量通常是操作员通过油腔口盖钻入中央机翼内采用塞尺的方式进行装配间隙检测。可是该区域的操作空间较小,对操作人员的身高与体形都有要求。此外,为保证机翼和机身的装配质量,通常需要调整机翼多次,每调整一次机翼就要进行一次装配间隙测量。但是,由于人工测量装配间隙,且无法实时获取装配间隙,导致飞机装配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间隙的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实现实时、自动化获取装配间隙,进而提高装配效率。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间隙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对接部内表面以及外表面上的采样点的坐标,得到第一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间隙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第一对接部内表面以及外表面上的采样点的坐标,得到第一基准坐标集合;/n获取第二对接部外表面上的采样点的坐标,得到第二基准坐标集合;/n在所述第一对接部和所述第二对接部对接过程中,实时获取所述第一对接部外表面上的采样点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二对接部外表面未被所述第一对接部遮挡部分的采样点的坐标,得到第一实时坐标集合和第二实时坐标集合;/n根据所述第一基准坐标集合和所述第一实时坐标集合,实时计算所述第一对接部内表面上的采样点的坐标,得到第三实时坐标集合;/n根据所述第二基准坐标集合和所述第二实时坐标集合,实时计算所述第二对接部外表面被所述第一对接部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间隙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对接部内表面以及外表面上的采样点的坐标,得到第一基准坐标集合;
获取第二对接部外表面上的采样点的坐标,得到第二基准坐标集合;
在所述第一对接部和所述第二对接部对接过程中,实时获取所述第一对接部外表面上的采样点的坐标以及所述第二对接部外表面未被所述第一对接部遮挡部分的采样点的坐标,得到第一实时坐标集合和第二实时坐标集合;
根据所述第一基准坐标集合和所述第一实时坐标集合,实时计算所述第一对接部内表面上的采样点的坐标,得到第三实时坐标集合;
根据所述第二基准坐标集合和所述第二实时坐标集合,实时计算所述第二对接部外表面被所述第一对接部遮挡部分的采样点的坐标,得到第四实时坐标集合;
根据所述第三实时坐标集合和所述第四实时坐标集合实时计算所述第一对接部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对接部外表面之间的装配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间隙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第一对接部内表面以及外表面上的采样点的坐标,得到第一基准坐标集合之前还包括:
控制激光跟踪仪测量预设观测点的坐标,获得所述预设观测点在激光跟踪仪的测量坐标系下的坐标;其中,所述预设观测点位于支撑所述第一对接部和所述第二对接部的工装支架上;
利用最小二乘法将预设观测点在所述激光跟踪仪的测量坐标系下的坐标转换为三维空间坐标,建立全局坐标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间隙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第一对接部内表面以及外表面上的采样点的坐标,得到第一基准坐标集合包括:
控制所述激光跟踪仪测量第一预设转接点在全局坐标系下的坐标;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转接点位于所述第一对接部内表面和外表面上;
控制摄影测量仪对所述第一对接部拍照,获取所述第一预设转接点在摄影测量仪的测量坐标系下的坐标;
利用后方交会法将第一预设转接点在所述摄影测量仪的测量坐标系下的坐标转换为三维空间坐标,建立第一局部坐标系;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转接点在所述全局坐标系下的坐标以及在所述第一局部坐标系下的坐标计算所述全局坐标系和所述第一局部坐标系的转换矩阵,得到第一转换矩阵;
控制激光扫描仪获取第一对接部内表面以及外表面上的采样点在第一局部坐标系下的坐标;
根据所述第一转换矩阵将第一对接部内表面以及外表面上的采样点在第一局部坐标系下的坐标转换为在全局坐标系下的坐标,得到第一基准坐标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间隙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第二对接部外表面上的采样点的坐标,得到第二基准坐标集合包括:
控制所述激光跟踪仪测量第二预设转接点在全局坐标系下的坐标;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转接点位于所述第二对接部外表面上;
控制摄影测量仪对所述第二对接部拍照,获取所述第二预设转接点在摄影测量仪的测量坐标系下的坐标;
利用后方交会法将第二预设转接点在所述摄影测量仪的测量坐标系下的坐标转换为三维空间坐标,建立第二局部坐标系;
根据所述第二预设转接点在所述全局坐标系下的坐标以及在所述第二局部坐标系下的坐标计算所述全局坐标系和所述第二局部坐标系的转换矩阵,得到第二转换矩阵;
控制激光扫描仪获取第二对接部外表面上的采样点在第二局部坐标系下的坐标;
根据所述第二转换矩阵将第二对接部外表面上的采样点在第二局部坐标系下的坐标转换为在全局坐标系下的坐标,得到第二基准坐标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间隙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第一对接部内表面以及外表面上的采样点的坐标,得到第一基准坐标集合之前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思仁邢宏文汪西王平方伟张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