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夹式的气动声波吹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846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夹式的气动声波吹灰装置,包括:声源主体和箍固定件;箍固定件位于声源主体上,声源主体通过箍固定件贴合于管道表面;声源主体为腔体,声源主体一侧设有压缩空气进气口,声源主体内设有压缩空气流道、共振腔和排气口;压缩空气进气口连接压缩空气流道一端,压缩空气流道另一端通过弧形喷嘴连接共振腔,排气口位于弧形喷嘴和共振腔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外夹式的气动声波吹灰装置,无活动部件,使用寿命长且作用效果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直接外夹安装在换热管的外表面,占用体积小,安装方便且易于维护,可应用于传统吹灰器无法清理的死角区域和管束群的表面积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夹式的气动声波吹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声波吹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夹式的气动声波吹灰装置。
技术介绍
伴随全球范围内新能源的迅猛发展,以风电、光电为代表的新能源的装机容量、发电规模越来越大;其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等特点迫使大型燃煤汽轮机组必须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深度调峰,煤电机组的低负荷运行不可避免。近年来,我国的火电机组逐渐向大容量的方向发展,要求机组参与50%额定负荷调峰运行,对于火电机组,低负荷工况给机组运行带来很多的安全问题和经济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锅炉长期在低负荷下运行烟气流速变慢,换热管表面容易积灰,容易出现分隔屏过热器及后屏过热器和高温过热器超温现象,严重可导致爆管现象发生。锅炉低负荷运行时,一方面炉膛出口的烟速较低,受热面容易积灰,此外烟温存在一定偏差,另一方面各个管屏或者管子所接受的炉膛出口水平烟道内的热辐射及烟气温度有差别,进而造成管屏和管子所吸收的热量不相同,管壁超温蠕胀,及时清理管壁积灰,可以有效避免该问题;然而传统的吹灰器清理管束积灰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夹式的气动声波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声源主体和箍固定件(7);箍固定件(7)位于声源主体上,声源主体通过箍固定件(7)贴合于管道(1)表面;声源主体为腔体,声源主体一侧设有压缩空气进气口(6),声源主体内设有压缩空气流道(4)、共振腔(2)和排气口(9);压缩空气进气口(6)连接压缩空气流道(4)一端,压缩空气流道(4)另一端通过弧形喷嘴(3)连接共振腔(2),排气口(9)位于弧形喷嘴(3)和共振腔(2)之间;锥型导流斜坯(5)和压缩空气流道(4)的外壳的边缘部分焊接在一起,且锥型导流斜坯(5)和压缩空气流道(4)之间形成一定角度的弧形缝隙,该弧形缝隙构成弧形喷嘴(3);箍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夹式的气动声波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声源主体和箍固定件(7);箍固定件(7)位于声源主体上,声源主体通过箍固定件(7)贴合于管道(1)表面;声源主体为腔体,声源主体一侧设有压缩空气进气口(6),声源主体内设有压缩空气流道(4)、共振腔(2)和排气口(9);压缩空气进气口(6)连接压缩空气流道(4)一端,压缩空气流道(4)另一端通过弧形喷嘴(3)连接共振腔(2),排气口(9)位于弧形喷嘴(3)和共振腔(2)之间;锥型导流斜坯(5)和压缩空气流道(4)的外壳的边缘部分焊接在一起,且锥型导流斜坯(5)和压缩空气流道(4)之间形成一定角度的弧形缝隙,该弧形缝隙构成弧形喷嘴(3);箍固定件(7)、共振腔(2)的外壳和压缩空气流道(4)的外壳通过螺丝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夹式的气动声波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声源主体上前后各设有一个箍固定件(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外夹式的气动声波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声源主体贴合的管道(1)为圆管,则声源主体内侧为圆弧面,与圆管无缝贴合;每个箍固定件(7)整体为两个半圆弧形,半圆弧形的底部两端均设有向下延伸的圆孔,两个圆孔由紧固螺丝(8)固定,其中一个箍固定件(7)上的两个半圆弧形顶部分别连接共振腔(2)的外壳,另一个箍固定件(7)上的两个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为民丁乙崟项群扬李文华张海丹徐文辉杨威金利鹏吴剑波陈先托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浙能温州发电有限公司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