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喷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78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喷管,包括软管和保温管,所述保温管的内部安装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和软管的上端均套接有泵管接头A,所述输送泵的下端设置有泵管接头B,所述泵管接头B的下端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泵管接头A和泵管接头B通过泵管管卡固定连接,所述软管的下端外部套接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固定套、L型支架、内套杆和套杆把手,伸缩装置有利于建筑工人不必站在软管旁边浇筑建筑地面,可以通过推动伸缩装置来带动软管进行作业,避免了混凝土在落入建筑地面是导致建筑工人深陷混凝土当中,建筑工人可以在无混凝土的地方进行行走,从而避免了浇筑混凝土缓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喷管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器械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喷管。
技术介绍
泵管是混凝土输送泵管的简称,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工程配件产品,分为车泵管和地泵管,混凝体喷管是随着混凝土输送泵的出现而同时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建筑工程配件产品,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把从前需要用人工或吊车一桶桶或一斗斗的作业方式改为了快速的将混凝土输送到需要浇注的地方,使施工效率提高了近百倍,将混凝土沿管道连续输送的机械,主要应用于房建、桥梁及隧道施工。现有的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喷管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混凝土喷管具有可以快速将混凝土输送到需要浇筑的地方的优点,但需要站在软管的旁边对建筑工地进行浇筑,建筑工人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会大量的流入到建筑工人的脚旁,使得建筑工人在混凝土内部行走缓慢,从而导致建筑工人的浇筑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喷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使得建筑工人在混凝土内部行走缓慢,从而导致建筑工人的浇筑缓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喷管,包括软管和保温管,所述保温管的内部安装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和软管的上端均套接有泵管接头A,所述输送泵的下端设置有泵管接头B,所述泵管接头B的下端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泵管接头A和泵管接头B通过泵管管卡固定连接,所述软管的下端外部套接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固定套、L型支架、内套杆和套杆把手,所述固定套的左侧外壁设置有两个L型支架,两个所述L型支架之间设置有内套杆,所述内套杆的左侧外部套接有套杆把手。优选的,所述保温管的内壁与输送泵的外壁完全贴合,所述输送泵可以在保温管的内部上下方向进行活动。优选的,所述内套杆的外壁与套杆把手的内壁有间隙,所述内套杆上的孔洞位置对应套杆把手固定孔来进行伸缩活动。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的内壁与软管的外壁完全贴合,所述固定套和软管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L型支架和固定套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两个所述L型支架和内套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输送泵、泵管接头A和泵管接头B的材质相同,所述泵管管卡、泵管接头A和泵管接头B的外壁均涂覆有防腐、防锈的油漆。优选的,所述软管是由橡胶材质构成,所述密封圈是由硅胶材质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喷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喷管的外部增加了伸缩装置,伸缩装置包括固定套、L型支架、内套杆和套杆把手,伸缩装置有利于建筑工人不必站在软管旁边浇筑建筑地面,可以通过推动伸缩装置来带动软管进行作业,避免了混凝土在落入建筑地面是导致建筑工人深陷混凝土当中,建筑工人可以在无混凝土的地方进行行走,从而避免了浇筑混凝土缓慢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在对需要混凝土的地面进行浇筑时,建筑工人通过伸缩装置推动软管浇筑建筑地面时,可以使得浇筑的混凝土量较为平均,不会导致混凝土形成沙堆形状,建筑工人可以在浇筑完混凝土后,快速的对混凝土进行平整处理,从而提高了建筑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喷管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喷管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软管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混凝土喷管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伸缩装置;2、软管;3、泵管管卡;4、保温管;5、泵管接头A;6、输送泵;7、密封圈;8、泵管接头B;9、固定套;10、L型支架;11、内套杆;12、套杆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喷管,包括软管2和保温管4,保温管4的内部安装有输送泵6,保温管4的内壁与输送泵6的外壁完全贴合,输送泵6可以在保温管4的内部上下方向进行活动,方便保温管4可以在不需要的时候可以轻松的拆除,保温管4紧紧的贴合在输送泵6外壁,有利于在冬天可以对输送泵6保温,保护内部输送混凝土温度不会过低,保证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所述输送泵6和软管2的上端均套接有泵管接头A5,输送泵6的下端设置有泵管接头B8,泵管接头B8的下端设置有密封圈7,软管2是由橡胶材质构成,密封圈7是由硅胶材质构成,有利于输送泵6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也不会产生缝隙导致,橡胶材质制成的软管2更加的耐用,也可以使得软管2有良好的弯曲型,可以更好的浇筑混凝土,密封圈7、泵管接头A5和泵管接头B8通过泵管管卡3固定连接,输送泵6、泵管接头A5和泵管接头B8的材质相同,泵管管卡3、泵管接头A5和泵管接头B8的外壁均涂覆有防腐、防锈的油漆,使得输送泵6、泵管接头A5和泵管接头B8更加的耐磨实用,不宜损坏,软管2的下端外部套接有伸缩装置1,固定套9的内壁与软管2的外壁完全贴合,固定套9和软管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让伸缩装置1可以与软管2固定的更稳固,也方便伸缩装置1可以随时的拆卸,所述伸缩装置1包括固定套9、L型支架10、内套杆11和套杆把手12,固定套9的左侧外壁设置有两个L型支架10,两个L型支架10之间设置有内套杆11,L型支架10和固定套9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两个L型支架10和内套杆1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可以让伸缩装置1内部连接的更稳定,产品有损坏是可以更为方便的进行更换,内套杆11的左侧外部套接有套杆把手12,内套杆11的外壁与套杆把手12的内壁有间隙,内套杆11上的孔洞位置对应套杆把手12固定孔来进行伸缩活动,使得建筑工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伸缩杆的长度,来应对需要浇筑混凝土的地方。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专利技术安装好过后,将泵管接头A5与布料机上的混凝土输送装置连接在一起,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将输送泵6与输送泵6之间通过泵管管卡3和密封圈7固定连接,将软管2和输送泵6通过泵管管卡3固定连接后,启动布料机将混凝土通过输送泵6的内部输送到需要浇筑的建筑地面,建筑工人通过推动伸缩装置1,带动软管2对建筑地面进行建筑混凝土,伸缩装置1的长度可以使得建筑工人不必在站在混凝土内部进行浇筑,可以使得建筑工人可以快速的对建筑工地进行浇筑,对一些不方面站立的地面,建筑工人可以通过伸缩套杆把手12来伸张伸缩装置1,推动软管2对建筑地面进行浇筑,提高了浇筑混凝土的效率,从而避免了建筑工人在混凝土内部行走缓慢的问题。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喷管,包括软管(2)和保温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管(4)的内部安装有输送泵(6),所述输送泵(6)和软管(2)的上端均套接有泵管接头A(5),所述输送泵(6)的下端设置有泵管接头B(8),所述泵管接头B(8)的下端设置有密封圈(7),所述密封圈(7)、泵管接头A(5)和泵管接头B(8)通过泵管管卡(3)固定连接,所述软管(2)的下端外部套接有伸缩装置(1),所述伸缩装置(1)包括固定套(9)、L型支架(10)、内套杆(11)和套杆把手(12),所述固定套(9)的左侧外壁设置有两个L型支架(10),两个所述L型支架(10)之间设置有内套杆(11),所述内套杆(11)的左侧外部套接有套杆把手(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喷管,包括软管(2)和保温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管(4)的内部安装有输送泵(6),所述输送泵(6)和软管(2)的上端均套接有泵管接头A(5),所述输送泵(6)的下端设置有泵管接头B(8),所述泵管接头B(8)的下端设置有密封圈(7),所述密封圈(7)、泵管接头A(5)和泵管接头B(8)通过泵管管卡(3)固定连接,所述软管(2)的下端外部套接有伸缩装置(1),所述伸缩装置(1)包括固定套(9)、L型支架(10)、内套杆(11)和套杆把手(12),所述固定套(9)的左侧外壁设置有两个L型支架(10),两个所述L型支架(10)之间设置有内套杆(11),所述内套杆(11)的左侧外部套接有套杆把手(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管(4)的内壁与输送泵(6)的外壁完全贴合,所述输送泵(6)可以在保温管(4)的内部上下方向进行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喷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琪戴兆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圣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