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8444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初步过滤装置,所述初步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细栅栏、进污水管、污水泵、排污水管,所述主体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水接口,所述水接口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软水装置,所述软水装置包括进水口、活性炭过滤、离子交换树脂、出水口,所述软水装置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净水装置,所述净水装置包括进水管、RO反渗透膜、电解棒、出水管,涉及污水技术领域。该一种建筑工程用废水处理装置,不仅改善了水的质量,合理安排使用水资源,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了水的循环利用,保护了我们整个生活环境包括我们的建筑业发展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废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在经过处理过后改善了水的质量,便可以重新利用废水,节约了水资源,因此很多领域都有污水处理的系统和装置,比如餐饮业,居民生活中,还有建筑工程,但是传统的建筑工的污水处理不能完整环保的处理,都需要添加剂,没有层次处理和使用,生活中需要用水的方面很多,洗衣服做饭,洗车饮用等等,传统的污水处理不能将这些废水按照初步处理和软水,净水分离处理出来,不能更好的改善水质量,不能合理的安排水资源何使用,也就不能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不了建筑业和促进水循环系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工程用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废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初步过滤装置,所述初步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细栅栏、进污水管、污水泵、排污水管,所述主体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水接口,所述水接口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软水装置,所述软水装置包括进水口、活性炭过滤、离子交换树脂、出水口,所述软水装置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净水装置,所述净水装置包括进水管、RO反渗透膜、电解棒、出水管,所述净水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下方设置有水量位,所述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泄污管。优选的,所述过滤细栅栏位于进污水管的一侧外表面,所述进污水管位于污水泵的一侧外表面,所述污水泵位于排污水管的一侧外表面。r>优选的,所述进水口位于活性炭过滤的一侧外表面,所述活性炭过滤位于离子交换树脂的一侧外表面,所述离子交换树脂位于出水口的一侧外表面。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位于RO反渗透膜的一侧外表面,所述RO反渗透膜位于电解棒的一侧外表面,所述电解棒位于出水管的一侧外表面。优选的,所述过滤细栅栏的一侧外表面与进污水管的一侧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进污水管的另一侧外表面与污水泵的一侧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污水泵的另一侧外表面与排污水管的一侧外表面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进水口的一侧外表面与活性炭过滤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性炭过滤的另一侧外表面与离子交换树脂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离子交换树脂的另一侧外表面与出水口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外表面与RO反渗透膜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RO反渗透膜的另一侧外表面与电解棒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RO反渗透膜的一端外表面与出水管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建筑工程用废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的初步过滤装置,软水装置,净水装置可以更加完整环保的处理污水,不需要任何的添加剂,经过初步过滤装置的水可以用来冲洗马路,洗车等地方使用,经过软水装置过滤出来的水可以用来加热洗澡,洗衣服等方面使用,净水装置过滤出来的水可以用来饮用,水的层次处理非常粉明,为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不仅改善了水的质量,合理安排使用水资源,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了水的循环利用,保护了我们整个生活环境包括我们的建筑业发展,该新型废水处理装置非常值得提倡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初步过滤装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软水装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净水装置示意图。图中:1、主体,2、初步过滤装置,201、过滤细栅栏,202、进污水管,203、污水泵,204、排污水管,3、水接口,4、软水装置,401、进水口,402、活性炭过滤,403、离子交换树脂,404、出水口,5、净水装置,501、进水管,502、RO反渗透膜,503、电解棒,504、出水管,6、控制面板,7、水量位,8、泄污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初步过滤装置2,初步过滤装置2包括过滤细栅栏201、进污水管202、污水泵203、排污水管204,主体1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水接口3,水接口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软水装置4,软水装置4包括进水口401、活性炭过滤402、离子交换树脂403、出水口404,软水装置4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净水装置5,净水装置5包括进水管501、RO反渗透膜502、电解棒503、出水管504,净水装置5的上方设置有控制面板6,控制面板6的下方设置有水量位7,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泄污管8。过滤细栅栏201位于进污水管202的一侧外表面,进污水管202位于污水泵203的一侧外表面,污水泵203位于排污水管204的一侧外表面,污水处理更完全。进水口401位于活性炭过滤402的一侧外表面,活性炭过滤402位于离子交换树脂403的一侧外表面,离子交换树脂403位于出水口404的一侧外表面,保护了环境。进水管501位于RO反渗透膜502的一侧外表面,RO反渗透膜502位于电解棒503的一侧外表面,电解棒503位于出水管504的一侧外表面,处理的水可以用来洗衣服洗车等。过滤细栅栏201的一侧外表面与进污水管202的一侧外表面可拆卸连接,进污水管202的另一侧外表面与污水泵203的一侧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污水泵203的另一侧外表面与排污水管204的一侧外表面可拆卸连接,促进了水循环。进水口401的一侧外表面与活性炭过滤402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活性炭过滤402的另一侧外表面与离子交换树脂403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离子交换树脂403的另一侧外表面与出水口404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保护了建筑业。进水管501的一端外表面与RO反渗透膜502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RO反渗透膜502的另一侧外表面与电解棒503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RO反渗透膜502的一端外表面与出水管504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提高了水利用的效果。工作原理:本申请专利由主体1、初步过滤装置2、过滤细栅栏201、进污水管202、污水泵203、排污水管204、水接口3、软水装置4、进水口401、活性炭过滤402、离子交换树脂403、出水口404、净水装置5、进水管501、RO反渗透膜502、电解棒503、出水管504、控制面板6、水量位7、泄污管8等部件组成,首先通过固定螺丝何安装结构将主体1和初步过滤装置2安装好,再将软水装置4与初步过滤装置2的初步过滤装置2连接并和主体1安装好,然后将净水装置5的进水管501与软水装置4的出水口404连接并和主体1安装好,使用时操作控制面板6,污水泵203运行将建筑废水从进污水管202的外部过滤细栅栏201吸进从排污水管204处排出,初步过滤的废水可以从水接口3处储存下来用来冲洗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初步过滤装置(2),所述初步过滤装置(2)包括过滤细栅栏(201)、进污水管(202)、污水泵(203)、排污水管(204),所述主体(1)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水接口(3),所述水接口(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软水装置(4),所述软水装置(4)包括进水口(401)、活性炭过滤(402)、离子交换树脂(403)、出水口(404),所述软水装置(4)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净水装置(5),所述净水装置(5)包括进水管(501)、RO反渗透膜(502)、电解棒(503)、出水管(504),所述净水装置(5)的上方设置有控制面板(6),所述控制面板(6)的下方设置有水量位(7),所述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泄污管(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初步过滤装置(2),所述初步过滤装置(2)包括过滤细栅栏(201)、进污水管(202)、污水泵(203)、排污水管(204),所述主体(1)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水接口(3),所述水接口(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软水装置(4),所述软水装置(4)包括进水口(401)、活性炭过滤(402)、离子交换树脂(403)、出水口(404),所述软水装置(4)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净水装置(5),所述净水装置(5)包括进水管(501)、RO反渗透膜(502)、电解棒(503)、出水管(504),所述净水装置(5)的上方设置有控制面板(6),所述控制面板(6)的下方设置有水量位(7),所述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泄污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细栅栏(201)位于进污水管(202)的一侧外表面,所述进污水管(202)位于污水泵(203)的一侧外表面,所述污水泵(203)位于排污水管(204)的一侧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401)位于活性炭过滤(402)的一侧外表面,所述活性炭过滤(402)位于离子交换树脂(403)的一侧外表面,所述离子交换树脂(403)位于出水口(404)的一侧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岚岚唐万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圣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