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781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减震装置,包括管道、内套筒、外套筒、多个减震组件、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内套筒套设于所述管道的外壁上,所述外套筒套设于所述内套筒的外部,且多个所述减震组件连接于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外套筒之间,所述第一盖板穿设于所述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外套筒的第一端套接,所述第二盖板穿设于所述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套筒的第二端套接,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均安装于楼板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管道减震装置,该管道减震装置通过设置多个减震组件吸收振动能量,避免管道受震过大而损坏,为室内管道尤其是贯穿楼板的管道提供了较好的减震性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减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减震
,具体涉及一种管道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在地震灾害频发的地区,对于房屋中管道的减震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尤其是燃气管道,一旦发生破裂将造成更大的灾害,目前,对于管道的减震多是针对埋地管道以及地面裸露的管道,而针对室内管道尤其是贯穿楼板的竖直管道仍未有较好的解决方案,无法做到很好的抗震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减震装置,用以为室内管道尤其是贯穿楼板的竖直管道提供较好的减震效果,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管道减震装置,包括管道、内套筒、外套筒、多个减震组件、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内套筒套设于所述管道的外壁上,所述外套筒套设于所述内套筒的外部,且多个所述减震组件连接于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外套筒之间,所述第一盖板穿设于所述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外套筒的第一端套接,所述第二盖板穿设于所述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套筒的第二端套接,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均安装于楼板中。本专利技术内套筒和外套筒能够对多个减震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1)、内套筒(2)、外套筒(3)、多个减震组件(4)、第一盖板(5)和第二盖板(6),所述内套筒(2)套设于所述管道(1)的外壁上,所述外套筒(3)套设于所述内套筒(2)的外部,且多个所述减震组件(4)连接于所述内套筒(2)与所述外套筒(3)之间,所述第一盖板(5)穿设于所述管道(1)的一端与所述外套筒(3)的第一端套接,所述第二盖板(6)穿设于所述管道(1)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套筒(3)的第二端套接,所述第一盖板(5)和所述第二盖板(6)均安装于楼板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1)、内套筒(2)、外套筒(3)、多个减震组件(4)、第一盖板(5)和第二盖板(6),所述内套筒(2)套设于所述管道(1)的外壁上,所述外套筒(3)套设于所述内套筒(2)的外部,且多个所述减震组件(4)连接于所述内套筒(2)与所述外套筒(3)之间,所述第一盖板(5)穿设于所述管道(1)的一端与所述外套筒(3)的第一端套接,所述第二盖板(6)穿设于所述管道(1)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套筒(3)的第二端套接,所述第一盖板(5)和所述第二盖板(6)均安装于楼板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4)包括第一连接件(401)、第二连接件(402)和减震弹簧(403),所述减震弹簧(40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401)连接,所述减震弹簧(40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402)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401)穿设于所述外套筒(3)与所述第一盖板(5)贴合,所述第二连接件(402)穿设于所述内套筒(2)与所述管道(1)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401)上设有吸能件(404),所述第二连接件(402)上设有连杆(405),所述连杆(40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402)固定连接,所述连杆(405)的另一端滑动插装于所述吸能件(404)中,所述减震弹簧(403)套设于所述吸能件(404)及所述连杆(40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件(404)为液压驱动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运生冯倩倩罗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