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松专利>正文

一种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759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传动装置,其包括第一输入轴、输出轴和多个第一传动轮;在第一输入轴上,沿从左至右的方向设置有多个直径逐渐增大的第一摩擦轮;在输出轴上,沿从左至右的方向设置有多个直径逐渐减小的第二摩擦轮;第一输入轴与输出轴平行设置,使得第一输入轴上的多个第一摩擦轮能够与输出轴上的多个第二摩擦轮沿从左至右的方向一一对齐;每个第一传动轮可分离地与一组相互对齐的第一摩擦轮和第二摩擦轮相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传动装置动力损耗小,低速不顿挫,动力传输不中断;并且,取消了液力变矩器、离合器、齿轮、拨叉、同步器等,因此结构简单;使用过程中不需要机油润滑,也没有液压换挡机构;大大降低了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动装置
本申请涉及机械传动相关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变速器中零件较多,有液力变矩器、离合器、齿轮、拨叉、同步器等,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机油润滑变速箱的换挡执行机构普遍选用液压换挡,而液压换挡执行机构的电磁阀模块体积庞大、需要多个位置传感器与方向控制阀、成本高,设计制造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输入轴、输出轴和多个第一传动轮;其中,在所述第一输入轴上,沿从左至右的方向设置有多个直径逐渐增大的第一摩擦轮;在所述输出轴上,沿从左至右的方向设置有多个直径逐渐减小的第二摩擦轮;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平行设置,使得所述第一输入轴上的多个所述第一摩擦轮能够与所述输出轴上的多个所述第二摩擦轮沿从左至右的方向一一对齐;每个所述第一传动轮可分离地与一组相互对齐的所述第一摩擦轮和所述第二摩擦轮相接触。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每个所述第一传动轮均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实现可分离地与一组相互对齐的所述第一摩擦轮和所述第二摩擦轮相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输入轴(100)、输出轴(200)和多个第一传动轮(300);/n在所述第一输入轴(100)上,沿从左至右的方向设置有多个直径逐渐增大的第一摩擦轮(400);/n在所述输出轴(200)上,沿从左至右的方向设置有多个直径逐渐减小的第二摩擦轮(500);/n所述第一输入轴(100)与所述输出轴(200)平行设置,使得所述第一输入轴(100)上的多个所述第一摩擦轮(400)能够与所述输出轴(200)上的多个所述第二摩擦轮(500)沿从左至右的方向一一对齐;/n每个所述第一传动轮(300)可分离地与一组相互对齐的所述第一摩擦轮(400)和所述第二摩擦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输入轴(100)、输出轴(200)和多个第一传动轮(300);
在所述第一输入轴(100)上,沿从左至右的方向设置有多个直径逐渐增大的第一摩擦轮(400);
在所述输出轴(200)上,沿从左至右的方向设置有多个直径逐渐减小的第二摩擦轮(500);
所述第一输入轴(100)与所述输出轴(200)平行设置,使得所述第一输入轴(100)上的多个所述第一摩擦轮(400)能够与所述输出轴(200)上的多个所述第二摩擦轮(500)沿从左至右的方向一一对齐;
每个所述第一传动轮(300)可分离地与一组相互对齐的所述第一摩擦轮(400)和所述第二摩擦轮(500)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传动轮(300)均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实现可分离地与一组相互对齐的所述第一摩擦轮(400)和所述第二摩擦轮(500)相接触;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电磁铁(610)、第一支撑杆(620)、第一复位弹簧(630)和第一铁磁体(640);
所述第一传动轮(300)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620)上;
所述第一支撑杆(620)与所述第一铁磁体(640)相连接;
所述第一复位弹簧(630)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铁磁体(640)相连接;
所述第一铁磁体(640)与所述电磁铁(610)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传动轮(700);
每个所述第二传动轮(700)与一个所述第一传动轮(300)相对设置,使得所述第二传动轮(700)与所述第一传动轮(300)能够同时与同一组相互对齐的所述第一摩擦轮(400)和所述第二摩擦轮(500)可分离地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传动轮(700)均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实现可分离地与一组相互对齐的所述第一摩擦轮(400)和所述第二摩擦轮(500)相接触;
其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电磁铁(610)、第二支撑杆(720)、第二复位弹簧(730)和第二铁磁体(740);
所述第二传动轮(700)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720);
所述第二支撑杆(720)与所述第二铁磁体(740)相连接;
所述第二复位弹簧(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松
申请(专利权)人:冯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