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动涨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753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随动涨闸,包括闸体外壳、蹄块组合件、摇臂和凸轮拨轴,圆周环向设置有至少三个制动蹄块,左右主动蹄块组合件与随动蹄块组合件区间设有转动连接孔,闸体外壳上设有定芯固定轴,定芯固定轴上端安装的蹄块组合件外有动蹄片挡片和蹄块组合件回位拉簧,定芯固定轴上紧贴动蹄片挡片上方留有空隙卡槽,蹄块组合件转动连接孔上还穿设有蹄片组合铆钉,左主动蹄块组件、右主动蹄块组件和随动蹄块组件通过蹄片组合铆钉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整体,在同等捏闸力作用下,制动效果更好,摩擦损耗低于传统的摩擦损耗,中间随动蹄块组件制动时的随动,所产生制动效果就更为明显,以较轻的捏闸力达到更好的制动效果,刹车时手感更轻,使用寿命延长1.5‑2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随动涨闸
本专利技术涉及毂刹
,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动更优的随动涨闸。
技术介绍
毂刹应用于自行车、电动车及汽车上的一种涨闸,历史悠久,如图1所示,现有毂涨刹由外壳1、固定轴2、左右蹄块3、复位弹簧4、凸轮拨轴5和摇臂6组成,制动时摇臂6受外力转动带动凸轮拨轴5转动,使左右蹄块3绕固定轴2左右张开转动,达到制动目的。由于左右蹄块绕固定轴转动张开,整个蹄块上摩擦材料与制动毂之间向外制动张力不均匀,且不能有效接触,从而导致制动效果不理想,存在手感或脚踏重这一缺陷。那么如何提供一种制动效果更好、手感轻成为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动效果更好、摩擦均匀、手感更轻、使用寿命更长的随动涨闸。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随动涨闸,包括闸体外壳、蹄块组合件、摇臂和凸轮拨轴,所述蹄块组合件通过凸轮拨轴和复位拉簧限位于闸体外壳内。所述蹄块组合件围绕凸轮拨轴环向设置有至少三个制动蹄块,所述蹄块组合件由左主动蹄块组合件、右主动蹄块组合件和随动蹄块组合件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随动涨闸,包括闸体外壳(1)、蹄块组合件(2)、摇臂(3)和凸轮拨轴(4),所述蹄块组合件(2)通过凸轮拨轴(4)和复位拉簧(5)限位于闸体外壳(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蹄块组合件(2)围绕凸轮拨轴(4)环向设置有至少三个制动蹄块,所述蹄块组合件(2)由左主动蹄块组合件(211)、右主动蹄块组合件(212)和随动蹄块组合件(213)组成,所述左主动蹄块组合件(211)与随动蹄块组合件(213)区间设有连接部件,所述左主动蹄块组合件(211)、右主动蹄块组合件(212)和随动蹄块组合件(213)组合连接处设有定芯固定轴通孔(214)和蹄块转动连接孔(215),闸体外壳(1)上设有定芯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动涨闸,包括闸体外壳(1)、蹄块组合件(2)、摇臂(3)和凸轮拨轴(4),所述蹄块组合件(2)通过凸轮拨轴(4)和复位拉簧(5)限位于闸体外壳(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蹄块组合件(2)围绕凸轮拨轴(4)环向设置有至少三个制动蹄块,所述蹄块组合件(2)由左主动蹄块组合件(211)、右主动蹄块组合件(212)和随动蹄块组合件(213)组成,所述左主动蹄块组合件(211)与随动蹄块组合件(213)区间设有连接部件,所述左主动蹄块组合件(211)、右主动蹄块组合件(212)和随动蹄块组合件(213)组合连接处设有定芯固定轴通孔(214)和蹄块转动连接孔(215),闸体外壳(1)上设有定芯固定轴(216),所述定芯固定轴(216)设置于闸体外壳(1)上并穿过定芯固定轴通孔(214),所述定芯固定轴(216)上端安装有动蹄片挡片(217)和蹄块组合件回位拉簧(218),定芯固定轴(216)与动蹄片挡片(217)之间留有空隙卡槽部,所述蹄块组合件回位拉簧(218)钩住空隙卡槽部,所述蹄块转动连接孔(215)上还穿设有蹄片组合铆钉(7),所述左主动蹄块组合件(211)、右主动蹄块组合件(212)和随动蹄块组合件(213)通过蹄片组合铆钉(7)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整体的蹄块组合件(2),蹄块组合件2通过定芯固定轴(216)、动蹄片挡片(217)、蹄块组合件回位拉簧(218)和凸轮拨轴(4)及复位拉簧(5)配合与闸体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随动蹄块组合件(213)上开设有蹄块通孔(219),所述随动蹄块组合件(213)上安装有蹄片拉钉(11),所述蹄片拉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施国华杨荣富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扬帆车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