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绿色屋顶及雨水净化耦合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城市建设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海绵城市建设用绿色屋顶。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及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拥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利用。其本质是利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手段措施对城市降雨径流进行水量控制、峰值削减、污染削减和资源化利用。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中,通常在屋顶上建设花园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绿色屋顶花园同时还具有净化空气、丰富城市景观等重要作用。绿色屋顶也称种植屋面、屋顶绿化等,绿色屋顶是以绿色植物为主要覆盖物,配以植物生存所需要的种植土层以及屋面所需要的保护层(植物根阻拦层)、排水层、防水层等所共同组成的整个屋面系统。根据种植基质深度和景观复杂程度,绿色屋顶又分简单式和花园式。其特点是滞留、净化屋面雨水,降低径流污染负荷;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室内外温度;释放氧气,滞留飞尘,改善空气质量;固定二氧化碳,减少碳排放;不额外占用城市建设用地,可提高城市绿化面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绿色屋顶及雨水净化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绿色屋顶和砂滤自动过滤净化装置;/n所述的绿色屋顶包括种植装置和排水装置,其中种植装置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植物(1)、基质层种植土(2)、过滤层(3)、透水土工布(4)、蓄排水板(5);排水装置包括第一防水水泥层(6)、防穿刺卷材(7)、防水膜(8)、第二防水水泥层(9)、屋顶水沟(10)、屋顶排水管(11),所述的第一防水水泥层(6)、防穿刺卷材(7)、防水膜(8)、第二防水水泥层(9)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组成屋顶保护层,该屋顶保护层铺设于屋顶砌体(12)上,所述的屋顶水沟(10)设置在屋顶保护层四周,并与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绿色屋顶及雨水净化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绿色屋顶和砂滤自动过滤净化装置;
所述的绿色屋顶包括种植装置和排水装置,其中种植装置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植物(1)、基质层种植土(2)、过滤层(3)、透水土工布(4)、蓄排水板(5);排水装置包括第一防水水泥层(6)、防穿刺卷材(7)、防水膜(8)、第二防水水泥层(9)、屋顶水沟(10)、屋顶排水管(11),所述的第一防水水泥层(6)、防穿刺卷材(7)、防水膜(8)、第二防水水泥层(9)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组成屋顶保护层,该屋顶保护层铺设于屋顶砌体(12)上,所述的屋顶水沟(10)设置在屋顶保护层四周,并与屋顶排水管(11)连通;所述的种植装置放置在屋顶保护层上;
所述的砂滤自动过滤净化装置包括沿墙体(14)设置的屋顶水沟下水管(15),该屋顶水沟下水管(15)一端连接屋顶排水管(11),另一端连接砂滤进水配水井(18),并在屋顶水沟下水管(15)上设有杂物过滤器(16)和弃流雨水排放管(17),所述的砂滤进水配水井(18)底部通过砂滤进水管(20)连通净化池(19),该净化池(19)内设有过滤组件和反冲洗组件;
雨水经绿色屋顶吸收并初步净化后,地表径流汇入屋顶水沟(10),再通过屋顶水沟下水管(15)经杂物过滤器(16)过滤,初期雨水由弃流雨水排放管(17)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后期雨水进入砂滤进水配水井(18)和净化池(19)进一步净化后回收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建设用绿色屋顶及雨水净化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1)为耐水湿、耐旱和耐污染的观赏性多年生草本或灌木,包括宿根花卉、景天类及耐旱的禾草类植物,植被的高度为20~8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建设用绿色屋顶及雨水净化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质层种植土(2)厚度为150~300mm,基质层种植土(2)为土壤、堆肥和颗粒活性炭的混合物,该混合物中土壤的体积百分比为50~70%,堆肥的体积百分比为10~20%,颗粒活性炭的体积百分比为1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海绵城市建设用绿色屋顶及雨水净化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质层种植土(2)内投加蚯蚓,包括赤子爱胜蚓,蚯蚓的投加密度为50~100条/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建设用绿色屋顶及雨水净化耦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生泉,王进,谢长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