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雨水回收利用技术领域的市政工程雨水集合、弃流、溢流、净化无动力一体化装置,包括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方形过滤板,所述集水槽的底部通过T形管连通有流通壳,所述流通壳内壁右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弃流管,所述流通壳内壁左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分流管,所述流通壳的左侧通过分流管固定连通有生物过滤壳,所述生物过滤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生物过滤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过滤单元,可以实现无动力自动清理杂质,无需人工拆装进行清理,清理工作更加方便,避免造成清理不及时而影响装置正常工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市政工程雨水集合、弃流、溢流、净化无动力一体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回收利用领域,具体为市政工程雨水集合、弃流、溢流、净化无动力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部分复合纤维加工方法的专利技术案件,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610172907.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各种雨量,节省能源的一体化装置。该装置包括箅子,箅子下方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底端与进水管的入口连接,所述进水管下方设置前仓,前仓中设有弃流装置,所述弃流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前仓内的空心转轴,空心转轴的内侧上端与进水管的出口连接,所述空心转轴的外侧分别通过轴承与上导轮、下导轮连接。但是目前的市政工程雨水集合、弃流、溢流、净化无动力一体化装置无法在雨水量较大时,将收集过滤出的杂质进行自动清理,需要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清理,需要对装置进行拆装,清理工作较为麻烦,容易造成清理不及时,影响装置正常工作。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市政工程雨水集合、弃流、溢流、净化无动力一体化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市政工程雨水集合、弃流、溢流、净化无动力一体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目前的市政工程雨水集合、弃流、溢流、净化无动力一体化装置无法在雨水量较大时,将收集过滤出的杂质进行自动清理,需要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清理,需要对装置进行拆装,清理工作较为麻烦,容易造成清理不及时,影响装置正常工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市政工程雨水集合、弃流、溢流、净化无动力一体化装置,包括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方形过滤板,所述集水槽的底部通过T形管连通有流通壳,所述流通壳内壁右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弃流管,所述流通壳内壁左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分流管,所述流通壳的左侧通过分流管固定连通有生物过滤壳,所述生物过滤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生物过滤层,所述生物过滤壳的正面且位于生物过滤层的上方固定连通有溢流管,所述流通壳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十字形安装架,所述十字形安装架顶部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顶端穿入流通壳端部的通口内部,所述支撑轴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叶轮,所述支撑轴的底端穿过十字形安装架并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十字形安装架的底部通过连接座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表面上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缠绕辊,所述连接轴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有随动齿轮,所述随动齿轮与驱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流通壳内壁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贯穿安装板并且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封堵所述分流管和弃流管的密封塞,左端所述密封塞密封在分流管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杆的表面上套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左侧和左端的密封塞右侧,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传动滚轮,左端所述密封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远离密封塞的一端穿过传动滚轮后并固定连接在缠绕辊表面上;所述流通壳的内壁上连接有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凸台形过滤板,所述凸台形过滤板位于十字形安装架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流通壳的内壁上,所述凸台形过滤板的中间位置与支撑轴的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轴的表面上套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十字形安装架顶部和凸台形过滤板底部,所述凸台形过滤板的顶部呈凸台斜面,所述凸台形过滤板的边沿处呈环形滑槽,所述支撑轴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斜向刮板,所述斜向刮板的底部与凸台斜面相互接触,所述斜向刮板远离支撑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半圆刮板,所述半圆刮板刮动接触在环形滑槽的内壁上,所述环形滑槽的内壁底部对应半圆刮板的位置固定连通有排渣斗,所述排渣斗内壁的底部呈斜坡面,所述排渣斗的右端贯通流通壳且延伸至流通壳的右侧,所述流通壳的右侧通过弹性伸缩复位机构连接有用于密封所述排渣斗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的端部贯穿流通壳且延伸至流通壳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弧形推动轨,所述斜向刮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表面与弧形推动轨的弧形侧面相互接触;工作时,目前的市政工程雨水集合、弃流、溢流、净化无动力一体化装置无法将收集过滤出的杂质进行自动清理,需要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清理,需要对装置进行拆装,清理工作较为麻烦,容易造成清理不及时,影响装置正常工作,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过滤单元,可以在降雨较大时,将收集至流通壳内的水进行过滤净化,并且可以实现无动力自动清理,方便清理,降雨时,集水槽收集的水会通过T形管流入流通壳内,在雨量较小时,雨水无法将叶轮驱动,雨水会通过凸台形过滤板后流至流通壳内壁的底部,并且通过弃流管排掉,当雨量较大时,涌入流通壳内的水会驱动叶轮旋转,从而带动支撑轴旋转,旋转角度大于一圈,扭簧也会被扭动,半圆刮板和斜向刮板会在凸台形过滤板表面上刮动,直至扭不动时,水的冲力与扭簧的作用下平衡,此时支撑轴的旋转过程会在驱动齿轮的传动下驱动随动齿轮旋转,随动齿轮通过连接轴带动缠绕辊旋转,从而收卷牵引绳,牵引绳会拉拽左端的密封塞,使得左端的密封塞压缩支撑弹簧的同时驱动支撑杆另一端的密封塞密封住弃流管,从而实现将过滤后的水通过分流管进入生物净化壳内,通过生物过滤层的水会被溢流管排出进行重复利用,整个过程实现了雨水集合、弃流、溢流、净化无动力,当扭簧的复位力与水的冲力失衡时,叶轮会复位,从而带动半圆刮板和斜向刮板翻转,将凸台形过滤板过滤出的滤渣刮动至排渣斗进入口出,并且同步驱动轮会挤压至弧形推动轨的弧形侧面,推动弧形推动轨向外侧移动,从而推动密封板远离排渣斗排料口,进行自动清理杂质,无需人工拆装进行清理,清理工作更加方便,避免造成清理不及时而影响装置正常工作的问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弹性伸缩复位机构包括四个支撑滑杆,四个所述支撑滑杆分别贯穿密封板四个拐角处,并且所述支撑滑杆与密封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滑杆的左端固定连接在流通壳的右侧,所述支撑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支撑滑杆的表面上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密封板右侧和限位板左侧;工作时,通过设置支撑滑杆、复位弹簧,可以对密封板进行侧向的弹性复位支撑,当驱动轮远离弧形推动轨的弧形侧面后,密封板失去驱动轮间接的推力后,密封板会对排渣斗的排渣口进行密封,在过滤过程中减少雨水流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排渣斗内壁底部斜坡面上转动连接有震动板,所述震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阵列分布的震动齿牙,所述排渣斗内壁底部斜坡面上滑动连接有L形拨动板,所述L形拨动板的竖直段顶端与震动齿牙间隙相互接触,所述L形拨动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密封板的内侧;工作时,如果密封板在驱动轮的驱动下被弧形推动轨和推动板推动,并且取消对排渣斗的密封,但是,杂质靠重力的作用延斜面滑出,没有其他的作用力,容易停留,很难排干净,通过设置L形拨动板、震动板和震动齿牙,在密封板移动时,密封板会带动L形拨动板远离排渣斗,此时L形拨动板会拨动震动齿牙,震动齿牙会带动震动板震动,从而促进杂质从震动板上滑下,避免产生停留,有助于排渣干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震动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两个分流板,两个所述分流板呈八字形分布,并且两个所述分流板的内侧共同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市政工程雨水集合、弃流、溢流、净化无动力一体化装置,包括集水槽(1),所述集水槽(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方形过滤板(2),所述集水槽(1)的底部通过T形管(3)连通有流通壳(4),所述流通壳(4)内壁右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弃流管(5),所述流通壳(4)内壁左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分流管(42),所述流通壳(4)的左侧通过分流管(42)固定连通有生物过滤壳(6),所述生物过滤壳(6)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生物过滤层(7),所述生物过滤壳(6)的正面且位于生物过滤层(7)的上方固定连通有溢流管(8),所述流通壳(4)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十字形安装架(9),所述十字形安装架(9)顶部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支撑轴(10),所述支撑轴(10)的顶端穿入流通壳(4)端部的通口内部,所述支撑轴(10)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叶轮(11),所述支撑轴(10)的底端穿过十字形安装架(9)并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12),所述十字形安装架(9)的底部通过连接座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表面上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缠绕辊(13),所述连接轴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有随动齿轮(14),所述随动齿轮(14)与驱动齿轮(12)相互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壳(4)内壁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贯穿安装板(15)并且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封堵所述分流管(42)和弃流管(5)的密封塞(17),左端所述密封塞(17)密封在分流管(42)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杆(16)的表面上套接有支撑弹簧(18),所述支撑弹簧(1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5)左侧和左端的密封塞(17)右侧,所述安装板(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传动滚轮(19),左端所述密封塞(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绳(20),所述牵引绳(20)远离密封塞(17)的一端穿过传动滚轮(19)后并固定连接在缠绕辊(13)表面上;/n所述流通壳(4)的内壁上连接有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凸台形过滤板(21),所述凸台形过滤板(21)位于十字形安装架(9)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流通壳(4)的内壁上,所述凸台形过滤板(21)的中间位置与支撑轴(10)的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轴(10)的表面上套接有扭簧(41),所述扭簧(4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十字形安装架(9)顶部和凸台形过滤板(21)底部,所述凸台形过滤板(21)的顶部呈凸台斜面,所述凸台形过滤板(21)的边沿处呈环形滑槽(22),所述支撑轴(10)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斜向刮板(23),所述斜向刮板(23)的底部与凸台斜面相互接触,所述斜向刮板(23)远离支撑轴(10)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半圆刮板(24),所述半圆刮板(24)刮动接触在环形滑槽(22)的内壁上,所述环形滑槽(22)的内壁底部对应半圆刮板(24)的位置固定连通有排渣斗(25),所述排渣斗(25)内壁的底部呈斜坡面,所述排渣斗(25)的右端贯通流通壳(4)且延伸至流通壳(4)的右侧,所述流通壳(4)的右侧通过弹性伸缩复位机构连接有用于密封所述排渣斗(25)的密封板(26),所述密封板(2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板(27),所述推动板(27)的端部贯穿流通壳(4)且延伸至流通壳(4)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弧形推动轨(28),所述斜向刮板(2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驱动轮(29),所述驱动轮(29)的表面与弧形推动轨(28)的弧形侧面相互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市政工程雨水集合、弃流、溢流、净化无动力一体化装置,包括集水槽(1),所述集水槽(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方形过滤板(2),所述集水槽(1)的底部通过T形管(3)连通有流通壳(4),所述流通壳(4)内壁右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弃流管(5),所述流通壳(4)内壁左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分流管(42),所述流通壳(4)的左侧通过分流管(42)固定连通有生物过滤壳(6),所述生物过滤壳(6)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生物过滤层(7),所述生物过滤壳(6)的正面且位于生物过滤层(7)的上方固定连通有溢流管(8),所述流通壳(4)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十字形安装架(9),所述十字形安装架(9)顶部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支撑轴(10),所述支撑轴(10)的顶端穿入流通壳(4)端部的通口内部,所述支撑轴(10)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叶轮(11),所述支撑轴(10)的底端穿过十字形安装架(9)并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12),所述十字形安装架(9)的底部通过连接座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表面上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缠绕辊(13),所述连接轴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有随动齿轮(14),所述随动齿轮(14)与驱动齿轮(12)相互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壳(4)内壁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贯穿安装板(15)并且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封堵所述分流管(42)和弃流管(5)的密封塞(17),左端所述密封塞(17)密封在分流管(42)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杆(16)的表面上套接有支撑弹簧(18),所述支撑弹簧(1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5)左侧和左端的密封塞(17)右侧,所述安装板(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传动滚轮(19),左端所述密封塞(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绳(20),所述牵引绳(20)远离密封塞(17)的一端穿过传动滚轮(19)后并固定连接在缠绕辊(13)表面上;
所述流通壳(4)的内壁上连接有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凸台形过滤板(21),所述凸台形过滤板(21)位于十字形安装架(9)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流通壳(4)的内壁上,所述凸台形过滤板(21)的中间位置与支撑轴(10)的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轴(10)的表面上套接有扭簧(41),所述扭簧(4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十字形安装架(9)顶部和凸台形过滤板(21)底部,所述凸台形过滤板(21)的顶部呈凸台斜面,所述凸台形过滤板(21)的边沿处呈环形滑槽(22),所述支撑轴(10)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斜向刮板(23),所述斜向刮板(23)的底部与凸台斜面相互接触,所述斜向刮板(23)远离支撑轴(10)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半圆刮板(24),所述半圆刮板(24)刮动接触在环形滑槽(22)的内壁上,所述环形滑槽(22)的内壁底部对应半圆刮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松,
申请(专利权)人:刘长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