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软质地基的置换式沉井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651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45
一种适用于软质地基的置换式沉井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S1:施工准备,包括:平整场地,测量放线,根据沉井的中心座标定出沉井中心桩、纵横轴线控制桩及基坑开挖边线;S2:基坑开挖,包括基坑挖土和布置推土区;S3:沉井制作,井身混凝土分三节浇捣,内模同样分三节安装;S4:沉井下沉,包括拆除垫层,挖土下沉,沉降观察;S5沉井封底,包括绑扎底板钢筋,浇捣底板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以及对现有技术贡献包括:1、沉井采取不排水下沉方式,按设计高程起沉;2、采用周围设排水设备,局部地段按实际情况进行分节浇筑,分节下沉方式进行;3、挖土下沉时,分层、均匀、对称地进行,使其能均匀竖直下沉,不得有过大的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软质地基的置换式沉井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地,属于沉井施工领域。
技术介绍
在施工领域中,根据不同的地质来针对进行不同的施工方案。有种软质地基的施工显得尤为重要,该软质地基的地质条件包括:第一地质单元,在“硬壳层”Ⅱ1层粉质粘土揭穿后以Ⅲ层各亚层的淤泥质土、淤泥质土夹粉土及灰色的粉土为主,浅层土体以海相沉积环境为主,淤泥质土层厚度相对较厚,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差;第二地质单元,以“第一硬土层”Ⅳ层两个亚层的粉质粘土,“第二硬土层”Ⅶ层粉质粘土及Ⅴ2层灰黄色粉土为主,沉积环境以冲湖积为主,淤泥质土层厚度相对较薄,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好。1)第一地质单元工程地质条件,包括:Ⅰ层人工堆积层:人工填土及耕植土,局部为杂填土,杂填土土质不均匀,含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大部松散,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大。Ⅱ1层粉质粘土:局部为粘土、粉质粘土夹粉土,锥尖阻力qc=0.57MPa~2.49MPa,平均值1.10MPa,侧壁摩阻力fs=16.41kPa~59.53kPa,平均值38.77kPa。>Ⅱ2层粘质粉土: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软质地基的置换式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施工准备,包括:平整场地,测量放线,根据沉井的中心座标定出沉井中心桩、纵横轴线控制桩及基坑开挖边线;/nS2:基坑开挖,包括基坑挖土和布置推土区;/nS3:沉井制作,井身混凝土分三节浇捣,内模同样分三节安装,包括步骤S31-S34:/nS31:垫层施工,采用砂垫层和素混凝土垫层共同受力;/nS32:第一层立刃脚木支架,再立井筒内模和脚手架,包括钢筋绑扎,刃脚内侧部分的内模采用砖砌结构,井身模板采用厚木模板,若井身为方形,按照尺寸平铺安装;若井身为圆形,按照设计弧度进行安装;穿墙洞口安装钢穿墙套管时与井壁钢筋点焊成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软质地基的置换式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准备,包括:平整场地,测量放线,根据沉井的中心座标定出沉井中心桩、纵横轴线控制桩及基坑开挖边线;
S2:基坑开挖,包括基坑挖土和布置推土区;
S3:沉井制作,井身混凝土分三节浇捣,内模同样分三节安装,包括步骤S31-S34:
S31:垫层施工,采用砂垫层和素混凝土垫层共同受力;
S32:第一层立刃脚木支架,再立井筒内模和脚手架,包括钢筋绑扎,刃脚内侧部分的内模采用砖砌结构,井身模板采用厚木模板,若井身为方形,按照尺寸平铺安装;若井身为圆形,按照设计弧度进行安装;穿墙洞口安装钢穿墙套管时与井壁钢筋点焊成整体;在沉井外的混凝土垫层上搭设内、外脚手架,内、外脚手架与井壁脱离;浇捣混凝土,浇筑刃脚部分,高度3.6m;养护及拆模;
S33:第二层立井筒内模和脚手架,包括钢筋绑扎,立外模和脚手架,浇捣混凝土,浇井筑壁部分,高度6.1mm,养护及拆模;封砌预留孔;
S34:第三层立井筒内模和脚手架,包括钢筋绑扎,立外模和脚手架,浇捣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浇筑高度3.5m,养护及拆模,封砌预留孔;
S4:沉井下沉,按设计高程起沉,采取不排水下沉方式;
S5沉井封底,包括绑扎底板钢筋,浇捣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佑贤梁金锐肖孟富吴军陈伟梁张衡周洋刘锦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