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墙快速施工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65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渗墙快速施工装置及其方法,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要点:接头管设有柔性的接头管体,接头管体的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接头管体的顶部与顶盖固定连接;接头管体、底板和顶盖构成密封腔体,在顶盖上设有接头,用于与介质管连接,以给接头管内充入和排出压力介质。施工时,将两个接头管放置在槽孔的两端;在接头管内注入压力介质,槽孔内浇筑混凝土墙体;混凝土墙体初凝后,排出接头管内压力介质,使接头管体直径收缩,起吊接头管,形成第一槽段;实现快速施工。通过采用可变直径且重量较轻的接头管,减少接头管与孔壁的摩擦力和接头管的自重,大幅减少出现铸死、脱管等孔内事故以及避免接头管过重而拔管资源投入过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渗墙快速施工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渗墙快速施工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防渗墙是在松散透水地基或土石坝(堰)坝体中以泥浆固壁连续造孔,在泥浆下浇筑混凝土或回填其它防渗材料筑成,起防渗作用的地下连续墙。通常需要划分槽段进行,即划分成多个不同的单元槽孔和单元墙段,各单元墙段由接缝或接头连接成防渗墙整体。在连接处可采用拔管法进行,拔管法是在第一单元槽孔浇筑混凝土前将接头管置于槽孔的两侧,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初凝后,用拔管机或吊车将接头管拔出,从而在第一单元墙段的两侧形成光滑的半圆柱面和便于第二单元槽孔施工的两个导孔,第二单元槽孔施工完成后,即在此形成一个弧形接缝面。如专利号:CN106948354A中所述的水电站防渗墙施工方法,包括在墙基上依次进行的一期槽段施工和二期槽段施工;一期槽段和二期槽段交错设置;每个槽段划分为两侧主孔和中间副孔共三个单孔,为保证槽孔孔型施工中先抓取两侧主孔后抓取中间副孔;孔抓取完成后再浇筑混凝土墙体。采用该方法可降低施工的难度,缩短工期,避免人力和物力的浪费。<br>某深厚淤泥质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渗墙快速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管(3),所述接头管(3)设有柔性的接头管体(310),接头管体(310)的底部与底板(307)固定连接,接头管体(310)的顶部与顶盖(301)固定连接;所述接头管体(310)、底板(307)和顶盖(301)构成密封腔体,在顶盖(301)上设有接头,用于与介质管(41)连接,以给接头管(3)内充入和排出压力介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墙快速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管(3),所述接头管(3)设有柔性的接头管体(310),接头管体(310)的底部与底板(307)固定连接,接头管体(310)的顶部与顶盖(301)固定连接;所述接头管体(310)、底板(307)和顶盖(301)构成密封腔体,在顶盖(301)上设有接头,用于与介质管(41)连接,以给接头管(3)内充入和排出压力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渗墙快速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头管体(310)的顶部与顶连接环(302)固定连接,顶连接环(302)与顶盖(301)通过螺纹或法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渗墙快速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第一连接环(305)和第二连接环(306),第一连接环(305)和第二连接环(306)用于设置在接头管体(310)的中部,以将分段的接头管体(310)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接环(305)和第二连接环(306)分别与一段接头管体(310)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环(305)与第二连接环(306)之间通过螺纹或卡扣可拆卸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一种防渗墙快速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连接环(302)、第一连接环(305)、第二连接环(306)或底板(307)与接头管体(310)的连接结构为:在顶连接环(302)、第一连接环(305)、第二连接环(306)或底板(307)的边缘设有向轴线延伸的壁(309),接头管体(310)位于壁(309)的内侧,接头管体(310)与壁(309)的内侧之间设有密封圈(304),接头管体(310)与壁(309)之间通过铆钉或螺栓连接;接头管体(310)的材质为外层为有纹理的织物,内层为橡胶或硅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渗墙快速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壁(309)的自由端向圆心的方向收缩,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连海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哈赛欧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