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以及无取向硅钢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材料制备
,涉及一种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还涉及一种采用该生产方法制备而成的无取向硅钢。
技术介绍
无取向硅钢是在旋转磁场中工作的电动机和发电机转子的铁芯材料,要求良好的磁性能。通常为了保证无取向硅钢的磁性能,对化学成分的控制非常严格。其中,在生产制备无取向硅钢时,S元素在钢中会以MnS形式发生固溶和析出,阻碍退火时的晶粒长大,进而影响制得成品的磁性能,具体体现为降低磁感应强度及提高铁损。因此,在现有技术中,无取向硅钢的化学成分设计以及生产过程中,普遍以追求超低S控制为任务目标。进一步地,针对无取向硅钢的超低S的化学成分设计,相应的需要在生产过程中铁水脱硫、转炉冶炼、RH精炼等步骤中均进行严格控制,导致生产成本高居不下,甚至会影响工况顺行。例如,RH精炼步骤中需要采用脱硫剂对钢水脱硫,脱硫剂会随着钢液的循环与RH精炼炉的浸渍管接触,脱硫剂中CaF2会与浸渍管管内衬浇注料中的CaO和Al2O3反应后生成低熔点物质11CaO·7Al2O3·CaF2。该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化学成分设计方案,采用铁水脱硫、转炉冶炼、RH精炼、连铸、热轧、酸连轧、退火、涂层及精整的工序制备得到无取向硅钢成品;/n所述化学成分设计方案以质量百分比计为:/nC≤0.003%,S≤0.008%,Si:0.35%+Δ1,Mn:0.15~0.25%,P:0.04~0.06%,Sn:0.015%+Δ2,Nb≤0.004%,V≤0.004%,Ti≤0.005%,Mo≤0.004%,Cr≤0.03%,Ni≤0.03%,Cu≤0.03%,N≤0.003%,其它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其中,/n当钢液到达RH精炼时S≤0.003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化学成分设计方案,采用铁水脱硫、转炉冶炼、RH精炼、连铸、热轧、酸连轧、退火、涂层及精整的工序制备得到无取向硅钢成品;
所述化学成分设计方案以质量百分比计为:
C≤0.003%,S≤0.008%,Si:0.35%+Δ1,Mn:0.15~0.25%,P:0.04~0.06%,Sn:0.015%+Δ2,Nb≤0.004%,V≤0.004%,Ti≤0.005%,Mo≤0.004%,Cr≤0.03%,Ni≤0.03%,Cu≤0.03%,N≤0.003%,其它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其中,
当钢液到达RH精炼时S≤0.0030%,则Δ1=Δ2=0;
当钢液到达RH精炼时0.0030%<S≤0.0045%,则Δ1=0.05%且Δ2=0.005%;
当钢液到达RH精炼时0.0045%<S≤0.060%,则Δ1=0.15%且Δ2=0.010%;
当钢液到达RH精炼时0.0060%<S≤0.0075%,则Δ1=0.25%且Δ2=0.0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取向硅钢成品的厚度为0.500±0.005mm,其铁损P1.5/50≤5.5W/kg,磁感应强度B5000≥1.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铁水脱硫工序时:
控制脱硫前铁水的温度≥1350℃且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满足Si:0.20~0.70%、S≤0.05%、Nb≤0.005%、V≤0.04%、Ti≤0.06%,Mo≤0.001%、Cr≤0.03%、Ni≤0.03%以及Cu≤0.03%,将该脱硫前铁水进行脱硫,以控制脱硫后铁水的温度≥1320℃且以质量百分比计所含S≤0.0015%;
转炉冶炼工序时:
将脱硫后铁水混合废钢在转炉中进行冶炼,出钢过程中,按照Δ1=Δ2=0的化学成分设计方案向出钢钢液中加入足量锡锭;出钢结束后,向钢液中加入渣面脱氧剂;
RH精炼工序中:
检测钢液到达RH精炼时所含S的质量百分比,并确定Δ1和Δ2的取值以得到最终的化学成分设计方案,在预抽真空的RH精炼炉中,对钢液进行脱碳处理,之后按照最终的化学成分设计方案,向钢液中加入超低钛硅铁、锡锭、低钛磷铁和金属锰,净循环7分钟以上后出钢;在RH精炼工序中不添加脱硫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铁水脱硫工序时,脱硫后铁水的扒渣率控制为≥9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转炉冶炼工序时,废钢的加入量占废钢与铁水总和的20~25%,出钢过程中先加入石灰,再加入锡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热轧工序时:将连铸坯依次经过连铸坯加热、轧制中间坯、精轧、卷取制备得到热卷,其中,连铸坯的加热温度为1130~1160℃且保温时间≥180min,中间坯厚度35~40mm,终轧温度为865±15℃,卷取温度为680℃±20℃,热卷厚度为2.70±0.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酸连轧工序时:将热轧所得的热卷采用HCl进行酸洗,漂洗并烘干后,进行冷轧以制得轧硬卷;其中,冷轧压下率为80~83%,轧硬厚度为0.501±0.005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HCl进行三级酸洗,其中,第一级酸液浓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重祥,陆佳栋,周彦召,李化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扬子江冷轧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