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浓稠食品熬制后的冷却搅拌过载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579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浓稠食品熬制后的冷却搅拌过载保护装置,所述支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冷却器,所述搅拌桶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热块,所述导热丝的一端且贯穿于支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热板,所述气囊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一端且贯穿于气囊外壳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的另一端且啮合于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轮,不同高度的齿轮从下至上同理依次发生旋转,以至于带动移动板持续上移,移动板通过固定连杆和支撑杆向上带动搅拌器至从搅拌桶内逐渐拔出,防止搅拌桶底部首先冷却凝固后使搅拌器产生超负荷运转而损坏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浓稠食品熬制后的冷却搅拌过载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设备
,具体为一种浓稠食品熬制后的冷却搅拌过载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糖是大多数人喜欢的食品之一,晶体糖经过熬制后变为粘稠的液态,再经过倒入模具中冷却后就可以制作成为不同形状的糖块,糖在熬制和冷却过程都会用到搅拌器进行加速融化或者散热。但是液态的糖在冷却的过程中逐渐凝固,而搅拌器通常都是在搅拌桶内的位置不变,这样容易使搅拌器凝固在糖的内部,而且糖在凝固的过程中搅拌器的功率逐渐增大,如果不及时关闭电源可能会使搅拌器超负荷运行导致烧坏,如果过早将搅拌器拔出,会使糖液凝固速度较慢,影响加工速率,降低生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浓稠食品熬制后的冷却搅拌过载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浓稠食品熬制后的冷却搅拌过载保护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浓稠食品熬制后的冷却搅拌过载保护装置,包括支座,所述支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冷却器,所述支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搅拌桶,所述搅拌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浓稠食品熬制后的冷却搅拌过载保护装置,包括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冷却器(2),所述支座(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搅拌桶(3),所述搅拌桶(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搅拌器(4),所述搅拌器(4)的顶端且位于搅拌桶(3)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触杆(6),所述支撑杆(5)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杆(7),所述固定连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8),所述搅拌桶(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热块(9),所述导热块(9)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热丝(10),所述导热丝(10)的一端且贯穿于支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热板(1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浓稠食品熬制后的冷却搅拌过载保护装置,包括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冷却器(2),所述支座(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搅拌桶(3),所述搅拌桶(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搅拌器(4),所述搅拌器(4)的顶端且位于搅拌桶(3)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触杆(6),所述支撑杆(5)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杆(7),所述固定连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8),所述搅拌桶(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热块(9),所述导热块(9)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热丝(10),所述导热丝(10)的一端且贯穿于支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热板(11),所述导热板(11)的一端且位于支座(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气囊外壳(12),所述气囊外壳(1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气囊(13),所述气囊(13)的一端且贯穿于气囊外壳(1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推板(14),所述推板(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扭转弹簧(15),所述扭转弹簧(15)的另一端且啮合于移动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轮(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奇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氨博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