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光磷化铟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的产品
本申请属于纳米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磷化铟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备的产品。
技术介绍
纳米晶具有半峰宽窄、量子产率高等优点,在显示、照明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与II-VI族元素纳米晶(硒化镉纳米晶、碲化镉纳米晶等)相比,以磷化铟纳米晶为代表的III-V族元素纳米晶不含镉等高毒性元素、应用范围更广,正逐渐受到科研界和产业界的关注。然而,现有技术合成的磷化铟纳米晶的光学性能,如发光效率、荧光发射峰半峰宽等,相对于II-VI族元素纳米晶都还存在非常明显的差距。且磷化铟纳米晶的荧光发射波长越大,其发光效率越低、荧光发射峰半峰宽也越大,不能满足后续应用或使用的需求。优化磷化铟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性能好的红光磷化铟纳米晶的制备方法。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红光磷化铟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使铟前体、磷前体与有机溶剂混合,于第一温度下反应,得到磷化铟纳米晶核溶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光磷化铟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S1、使铟前体、磷前体与有机溶剂混合,于第一温度下反应,得到磷化铟纳米晶核溶液;/nS2、将所述磷化铟纳米晶核溶液迅速升温至第二温度,保持一段时间;/nS3、于S2的反应体系中加入合成纳米晶的壳所需的前体物质,得到所述红光磷化铟纳米晶,所述红光磷化铟纳米晶的荧光发射峰峰值在580~670n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光磷化铟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使铟前体、磷前体与有机溶剂混合,于第一温度下反应,得到磷化铟纳米晶核溶液;
S2、将所述磷化铟纳米晶核溶液迅速升温至第二温度,保持一段时间;
S3、于S2的反应体系中加入合成纳米晶的壳所需的前体物质,得到所述红光磷化铟纳米晶,所述红光磷化铟纳米晶的荧光发射峰峰值在580~67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的范围在110~1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的范围在280~3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将所述磷化铟纳米晶核溶液迅速升温至第二温度,保持至少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玉亮,邝青霞,曹越峰,杨涵妮,王允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星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