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水淡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8409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海水淡化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海水淡化系统,包括蒸发子系统、膜蒸馏子系统和耦合子系统;蒸发子系统包括物料入口、物料出口、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蒸汽入口连通第一管路的一端,蒸汽出口连通第二管路一端,物料出口通过第三管路连通膜蒸馏子系统的膜蒸馏浓缩单元,膜蒸馏浓缩单元连通冷凝单元与第四管路的一端,耦合子系统包括蒸汽引射泵组,蒸汽引射泵组安装在第一管路上,第二管路和/或第四管路的另一端连通蒸汽引射泵组;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海水的两次浓缩和蒸馏,大大提高了对海水处理的效率,并通过回收利用蒸发子系统和膜蒸馏子系统排出的低温低压的蒸汽,实现了对低品位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小了系统整体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水淡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水淡化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海水淡化系统。
技术介绍
淡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之一。淡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积极推进海水淡化技术,向大海要水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海水淡化,又称海水脱盐,是分离海水中盐和水的技术和过程。海水淡化已也成为解决当前沿海地区缺水问题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可以预见,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淡水资源供需矛盾会愈加尖锐化,海水淡化作为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手段,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广泛采用低温多效蒸馏技术进行海水淡化处理。低温多效蒸馏技术是利用废热或电厂、化工厂的低品质蒸汽,在串联的一系列的降膜蒸发器内,以较低的温度(低于70℃)将海水蒸馏,用一定量的蒸汽输入通过多次的蒸发和冷凝,从而得到多倍于输入蒸汽量的蒸馏水的淡化过程。在低温多效蒸馏技术中,每个蒸发器又称为“效”。该技术产品水水质高,淡化后的水质可以达到的含盐量小于10mg/L。然而,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发现,现有的低温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n包括蒸发子系统、膜蒸馏子系统和耦合子系统;/n所述蒸发子系统用于对海水进行蒸发浓缩,蒸发子系统包括物料入口、物料出口、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入口连通第一管路的一端,所述蒸汽出口连通第二管路一端,所述物料出口连通第三管路的一端;/n所述膜蒸馏子系统包括膜蒸馏浓缩单元和冷凝单元,所述膜蒸馏浓缩单元的物料入口连通所述第三管路的另一端;所述膜蒸馏浓缩单元的蒸汽出口连通冷凝单元与第四管路的一端;/n所述耦合子系统包括蒸汽引射泵组,所述蒸汽引射泵组安装在所述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和/或所述第四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蒸汽引射泵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蒸发子系统、膜蒸馏子系统和耦合子系统;
所述蒸发子系统用于对海水进行蒸发浓缩,蒸发子系统包括物料入口、物料出口、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入口连通第一管路的一端,所述蒸汽出口连通第二管路一端,所述物料出口连通第三管路的一端;
所述膜蒸馏子系统包括膜蒸馏浓缩单元和冷凝单元,所述膜蒸馏浓缩单元的物料入口连通所述第三管路的另一端;所述膜蒸馏浓缩单元的蒸汽出口连通冷凝单元与第四管路的一端;
所述耦合子系统包括蒸汽引射泵组,所述蒸汽引射泵组安装在所述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和/或所述第四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蒸汽引射泵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耦合子系统还包括蒸汽压缩机组;所述蒸汽压缩机组安装在所述蒸汽引射泵组与所述蒸发子系统之间的所述第一管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耦合子系统还包括稳压器;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和/或所述第四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稳压器,所述稳压器连通所述蒸汽引射泵组。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发子系统包括多个依次串联的降膜蒸发器,其中,位于首效的所述降膜蒸发器的蒸汽入口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每一效的所述降膜蒸发器的蒸汽出口通过第一蒸汽输送管连通下一效的所述降膜蒸发器的蒸汽入口,位于末效的所述降膜蒸发器的蒸汽出口和物料出口对应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
每一效的所述降膜蒸发器的冷凝水出口均通过相应的短接管连通第五管路,位于首效与末效之间每一效的所述降膜蒸发器均配置有相应的闪蒸器,每一效的所述闪蒸器安装在相应效的所述短接管与所述第五管路的对接处,每一效的所述闪蒸器的蒸汽出口通过第二蒸汽输送管连通相应效的所述降膜蒸发器的所述第一蒸汽输送管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位于首效的所述降膜蒸发器的物料入口连通第六管路的一端,所述第六管路上装有第一冷凝器,所述第六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其中一路换热通道,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另一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越云凯张振涛张钰杨俊玲张化福张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