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俊杰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往复举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390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往复举升装置;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两个竖板,每个竖板上设有一个竖槽,每个竖槽内安装有一个滑块,每个滑块的前端固定有一个平板,每个平板下底面固定有一个方管,每个方管端部插装有一个矩形块,每个矩形块上设有一个第一通孔,方管的前后侧壁上各设有一个第二通孔,左右两个平板之间设有一个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平板铰接的连接板,每个竖槽左右侧壁上间隔均布有多个盲槽,滑块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组的楔形块,每个竖板的后侧设有一个竖向的气压推杆,两个竖板之间设有一个高压气瓶,高压气瓶上端设有两个出气管,每个出气管上经第一软管与对应侧方管的前侧的第二通孔连通,后侧的第二通孔经个第二软管与对应气压推杆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往复举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安全举升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往复举升装置。
技术介绍
每年夏季雨水众多,汽车经常出现泡水事故,汽车在经历泡水以后极易生锈损坏,同时经历泡水后汽车价值会大幅度降低,因此在大雨来临之前将停靠的汽车进行举升能有效的防止汽车泡水事故的发生,现阶段举升设备众多但没有适用于用户个人即可实施并能实现整车举升的设备,传统的汽车举升还是通过租赁叉车将汽车整体抬高后,在车轮下垫砖对抬高后的车体进行限定从而实现防泡水的,到时叉车在市区并不好租赁,在市区砖也不容易取得,且市区车数量保有辆巨大,因此上述方式并不能有效的解决汽车防泡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往复举升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阶段个人汽车防泡水举升设备的空白,同时解决普通举升设备过大、不利于操作且用户不能利用自身条件进行有效举升和固定的问题。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底板,底板上固定有两个左右并排间隔布置的竖板,每个竖板上设有一个沿其长度方向且前后贯通的竖槽,每个竖槽内安装有一个可沿竖槽滑动的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往复举升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固定有两个左右并排间隔布置的竖板(2),每个竖板(2)上设有一个沿其长度方向且前后贯通的竖槽(3),每个竖槽(3)内安装有一个可沿竖槽(3)滑动的滑块(4),每个滑块(4)的前端固定有一个置于竖板(2)前侧的平板(5),每个平板(5)下底面固定有一个水平且一端开口的方管(6),两个方管(6)开口端相对,每个方管(6)端部插装有一个与其贴壁滑动且有向外弹出趋势的矩形块(7),每个矩形块(7)上设有一个水平前后方向的第一通孔(8),方管(6)的前后侧壁上各设有一个第二通孔(9),矩形块(7)向外伸出时第一通孔(8)与两个第二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往复举升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固定有两个左右并排间隔布置的竖板(2),每个竖板(2)上设有一个沿其长度方向且前后贯通的竖槽(3),每个竖槽(3)内安装有一个可沿竖槽(3)滑动的滑块(4),每个滑块(4)的前端固定有一个置于竖板(2)前侧的平板(5),每个平板(5)下底面固定有一个水平且一端开口的方管(6),两个方管(6)开口端相对,每个方管(6)端部插装有一个与其贴壁滑动且有向外弹出趋势的矩形块(7),每个矩形块(7)上设有一个水平前后方向的第一通孔(8),方管(6)的前后侧壁上各设有一个第二通孔(9),矩形块(7)向外伸出时第一通孔(8)与两个第二通孔(9)逐渐连通,左右两个平板(5)之间设有一个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平板(5)铰接的连接板(10),连接板(10)与平板(5)交接位置可沿平板(5)左右滑移,每个竖槽(3)左右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均布有多个盲槽(11),竖槽(3)左右侧壁上的盲槽(11)一一对应,滑块(4)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组可向滑块(4)内收缩并具有向外弹出趋势的楔形块(12),楔形块(12)与盲槽(11)适配且滑块(4)向上移动时可从位于下侧盲槽(11)内脱出并挤压进入到位于上侧的盲槽(11)内,每个竖板(2)的后侧设有一个竖向的气压推杆(13),气压推杆(13)的伸出端经Z形杆(14)与对应滑块(4)后端连接,两个竖板(2)之间设有一个高压气瓶(15),高压气瓶(15)上端设有两个出气管,每个出气管上套有一个第一软管(16),第一软管(16)的自由端与对应侧方管(6)位于前侧的第二通孔(9)连通,每个方管(6)的后侧的第二通孔(9)上连接有一个第二软管(17),第二软管(17)的自由端与对应气压推杆(1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往复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的平板(5)右端铰接有一个导向板(18)。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张俊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