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带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335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编带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料带输送导轨和连接端子分离模具,所述连接端子分离模具包括动模、定模、驱动动模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部和驱动定模水平运动的第二驱动部,所述料带输送导轨位于所述动模和定模之间,在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的相对面设有冲子,在所述定模上表面与所述冲子相对位置处设有凹槽,在所述料带输送导轨上设有通槽,所述冲子、通槽和凹槽的中心轴线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连接端子分离模具实现连接端子从料带上的分离以及输送,从而方便抓取机构的输送,缩短输送行程的同时,同时完成连接端子的分离和输送上料,提高了连接端子的包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带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编带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编带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连接端子为单独接线端子,接线端子普遍通过人工逐个插接,导致接线端子插接效率慢,接线端子在插接过程容易倾倒,品种难以控制,人工成本高。现有技术中,通常将接线端子编成一个带状的料带,在使用时再在料带上取出接线端子,方便运输和方便取用,而在接线端子生产的过程中,均是先将接线端子一体成型为连接的条状,再将条状的连接端子进行分离成个体,最后将多个个体的连接端子编制成料带,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将接线端子编制成料带的编带机。现有的编带机一般包括载带输送线、面带输送线、热封装置和机械手,其中机械手将放置到物料盘上的多个个体的连接端子输送至载带内。但是,在此操作过程中,将条状的连接端子进行分离成个体是单独处理的,然后才将分离成个体的连接端子放置到物料盘上,通过机械手输送至载带内,且,现有编带机中的物料盘一般固定放置,在机械手运输连接端子时,需要机械手在放料点和不同的取料点之间往复运动,导致机械手的行程较长,从而降低了连接端子的包装效率。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编带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料带输送导轨(2)和连接端子分离模具(3),所述连接端子分离模具(3)包括动模(31)、定模(32)、驱动动模(31)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部(33)和驱动定模(32)水平运动的第二驱动部(34),所述料带输送导轨(2)位于所述动模(31)和定模(32)之间,在所述动模(31)与所述定模(32)的相对面设有冲子(35),在所述定模(32)上表面与所述冲子(35)相对位置处设有凹槽(36),在所述料带输送导轨(2)上设有通槽(21),所述冲子(35)、通槽(21)和凹槽(36)的中心轴线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带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料带输送导轨(2)和连接端子分离模具(3),所述连接端子分离模具(3)包括动模(31)、定模(32)、驱动动模(31)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部(33)和驱动定模(32)水平运动的第二驱动部(34),所述料带输送导轨(2)位于所述动模(31)和定模(32)之间,在所述动模(31)与所述定模(32)的相对面设有冲子(35),在所述定模(32)上表面与所述冲子(35)相对位置处设有凹槽(36),在所述料带输送导轨(2)上设有通槽(21),所述冲子(35)、通槽(21)和凹槽(36)的中心轴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编带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抓取机构(4)和载带输送导轨(5);所述载带输送导轨(5)设置在所述连接端子分离模具(3)的一侧并与所述料带输送导轨(2)平行设置,所述抓取机构(4)设置在所述连接端子分离模具(3)和载带输送导轨(5)之间,以将位于所述定模(32)的凹槽(36)中的连接端子(71)输送至位于载带输送导轨(5)上的载带(6)上对应的连接端子载带型腔(6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编带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子(35)的数量至少为多个,多个所述冲子(35)沿料带(7)的运动方向并排分布,所述凹槽(36)与所述冲子(35)的数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编带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21)与所述冲子(35)的数量相同,相邻两所述通槽(21)之间的间距与所述料带(7)上相邻两所述接线端子(71)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木生李国才黄基猛徐君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昱源富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