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式电热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261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穿戴式电热毯,包括有电热毯本体和第一主控模块,所述电热毯本体开设有相对设置的贯穿其内外侧的第一穿戴孔、第二穿戴孔;所述电热毯本体包括有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吸汗层、抗菌层、发热层和外表面层,所述发热层内设置有用厚膜电路制成的若干发热片状体,所有发热片状体沿电热毯本体的长度方向间距布置,所述发热片状体连接第一主控模块;所述外表面层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绑带和第一魔术贴,所述绑带的内侧上设有与第一魔术贴相匹配的第二魔术贴;其保证将电热毯穿戴后与人体接触更贴紧,有利于提高保暖效果和不易松脱,也能够吸收人体产生的汗水,提高产品的吸汗效果,继而提高穿戴后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穿戴式电热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热毯
,尤其是指一种可穿戴式电热毯。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电热毯是当今人们在冬季的必备物品。相对于空调等耗能大的加热设备,电热毯耗能较低,且能够满足在寒冷的冬季满足人们的睡眠需求。现有电热毯存在以下问题:使用者在穿戴后,容易松脱,同时,现有的毯体一般与人体的接触紧密性差,导致保暖效果差。还有,现有的电热毯的吸汗效果差,影响穿戴后的舒适度。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可穿戴式电热毯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式电热毯,其保证将电热毯穿戴后与人体接触更贴紧,有利于提高保暖效果和不易松脱,也能够吸收人体产生的汗水,提高产品的吸汗效果,继而提高穿戴后的舒适度。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穿戴式电热毯,包括有电热毯本体和第一主控模块,所述电热毯本体开设有相对设置的贯穿其内外侧的第一穿戴孔、第二穿戴孔;...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穿戴式电热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热毯本体和第一主控模块,所述电热毯本体开设有相对设置的贯穿其内外侧的第一穿戴孔、第二穿戴孔;/n所述电热毯本体包括有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吸汗层、抗菌层、发热层和外表面层,所述发热层内设置有用厚膜电路制成的若干发热片状体,所有发热片状体沿电热毯本体的长度方向间距布置,所述发热片状体连接第一主控模块;/n所述外表面层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绑带和第一魔术贴,所述绑带的内侧上设有与第一魔术贴相匹配的第二魔术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式电热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热毯本体和第一主控模块,所述电热毯本体开设有相对设置的贯穿其内外侧的第一穿戴孔、第二穿戴孔;
所述电热毯本体包括有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吸汗层、抗菌层、发热层和外表面层,所述发热层内设置有用厚膜电路制成的若干发热片状体,所有发热片状体沿电热毯本体的长度方向间距布置,所述发热片状体连接第一主控模块;
所述外表面层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绑带和第一魔术贴,所述绑带的内侧上设有与第一魔术贴相匹配的第二魔术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电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汗层包括有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第一吸汗层、第二吸汗层以及第三吸汗层,所述第一吸汗层内填充有精梳棉,所述第三吸汗层连接抗菌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式电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汗层由竹炭纤维编织成网状而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式电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汗层内开设有贯穿其内部的若干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二吸汗层内开设有贯穿其内部的若干第二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