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合型柔性纳米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261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缝合型柔性纳米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为基于网格式布局上下贯穿的缝合方式的缝合型柔性纳米隔热材料。以纳米粉体、陶瓷纤维及红外遮光剂为主要原料,通过混合分散和组装压制获得刚性纳米隔热材料;将压制好的刚性纳米隔热材料作为芯层材料,柔性包覆体作为外层面板,以耐高温纤维线为缝合线,依次按照“面板‑芯层‑面板”的顺序以网格式布局缝合方式对材料进行包覆,最终获得缝合型柔性纳米隔热材料。该方法制备的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扭曲和隔热性能,未来在隔热、保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缝合型柔性纳米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缝合型柔性纳米隔热材料的制备新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复合的柔性纳米材料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纳米隔热材料是由纳米粉体和纤维增强体为主体原料,以干法分散,通过模压成型获得的新型隔热材料,其具有轻质、耐高温和导热系数低的特点。但是干法压制的纳米隔热材料没有柔性,难以适应复杂曲率物体的柔性包覆,限制了材料的应用。现阶段,纳米隔热材料柔性化主要采用柔性增强体来实现,常用的方法包括真空包覆、复合粘结包覆以及缝合包覆等。真空包覆是指以有机密封材料或铝箔等物质为柔性增强体,将待包覆物真空密封,该种方法的主要缺陷就是柔性增强体耐温性不足,很难在600度以上的高温使用。复合粘结包覆是指采用大量无机胶粘结,将材料粘结在柔性增强体上,实现柔性强化,该种方式要求材料厚度较薄,且大量无机粘结剂的引入也会导致材料整体导热系数大大增加。传统的缝合法是指采用两层缝合布将材料包裹在内部,将边缘进行缝合,该种方法简单有效,但是易造成材料的柔性弯折过程,易造成材料内部散乱,进而导致材料局部隔热性能降低甚至失效。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合型柔性纳米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以纳米粉体、陶瓷纤维及红外遮光剂为主要原料,通过混合分散和组装压制获得刚性纳米隔热材料;/n2)将压制好的刚性纳米隔热材料作为芯层材料,柔性包覆体作为外层面板,依次按照“面板-芯层-面板”的顺序进行铺敷,获得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n3)以耐高温纤维线为缝合线,以网格式布局缝合方式对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进行包覆,获得缝合型柔性纳米隔热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合型柔性纳米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纳米粉体、陶瓷纤维及红外遮光剂为主要原料,通过混合分散和组装压制获得刚性纳米隔热材料;
2)将压制好的刚性纳米隔热材料作为芯层材料,柔性包覆体作为外层面板,依次按照“面板-芯层-面板”的顺序进行铺敷,获得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
3)以耐高温纤维线为缝合线,以网格式布局缝合方式对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进行包覆,获得缝合型柔性纳米隔热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纳米粉体为纳米氧化硅、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锆、纳米碳化硅、或纳米碳粉;所述陶瓷纤维为石英纤维、高硅氧纤维、硅酸铝纤维、氧化锆纤维、莫来石纤维、或氧化铝纤维;所述红外遮光剂为石墨微粉、碳化硅微粉、氧化锆粉、二氧化钛微粉、或钛酸钾晶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芯层材料的密度为0.1-0.8g/cm3,厚度为0.5mm到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德隆刘晓波安烜熜张凡李文静杨洁颖张昊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