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压小型油压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8256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高压小型油压机系统,包括主要包括油箱(1)、液压泵(2)、电机(3)、压力过滤器(4)、电磁换向阀(5)、溢流阀(6)、单向阀(7)、软管(11)、增压器(12)和油缸(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泵(2)的吸油口与所述的油箱(1)连接,所述的油缸(13)包括缸筒(1301)、柱塞(1306)、缸盖板(1307)、内卡环(1308)和底座(1309),所述的增压器(12)的出油口HP通过法兰连接在油缸(13)的缸盖板(1307)上,通过缸盖板(1307)的加压孔连接油缸(13)无杆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超高压小型油压机系统,能够提供持续的超高液压力,实现无级加压、随时保压和安全卸压等功能。其油缸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为钢丝绳索具压制接头进行压制时提供压制力。

An ultra high pressure small hydraulic press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压小型油压机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压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丝绳索具压制接头压制的超高压小型油压机系统。
技术介绍
油压机系统是一种通过液压油做为工作介质,通过液压泵做为动力源,靠泵的作用力使液压油通过液压管路进入油缸,然后油缸里有几组相互配合的密封件,使液压油不能泄漏,通过油缸的机械动作来循环做功,实现合模、锁模、开模等一系列功能的机械工具。索具油压机系统主要用于压制钢丝绳索具。现有油压机系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通用大吨位油压机系统一般采用常规压力(不超过70MPa),为了获得大吨位的压制力,导致整体系统尺寸、重量均较大,集成度不高;2)一般采用增压缸来获得较高压力,高压、大尺寸的增压缸及其相应阀件均需特制,通用性、互换性和维修性欠佳;3)为了同时实现快进和快进,一般需同时配备大流量泵和小流量泵,导致液压系统较为复杂,重量及尺寸也相应较大;4)油压机系统的油缸尺寸大,自重大,压制载荷小。油缸采用通用密封圈,油缸油液压力低,油缸不能承受100MPa以上超高压。油缸采用普通材料制造,体积较大,承受压力较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压小型油压机系统,包括主要包括油箱(1)、液压泵(2)、电机(3)、压力过滤器(4)、电磁换向阀(5)、溢流阀(6)、单向阀(7)、软管(11)、增压器(12)和油缸(13),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液压泵(2)的吸油口与所述的油箱(1)连接,所述的电机(3)用于驱动液压泵(2)转动,液压泵(2)的出油口通过单向阀(7)连接压力过滤器(4),再过管路连接至电磁换向阀(5)的进油口P,压力过滤器(4)和电磁换向阀(5)之间的管路还连接有溢流阀(6),溢流阀(6)的溢流口连接油箱(1),电磁换向阀(5)的回油口T也通过管路连接油箱(1),电磁换向阀(5)有两个出油口A和B,分别通过软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压小型油压机系统,包括主要包括油箱(1)、液压泵(2)、电机(3)、压力过滤器(4)、电磁换向阀(5)、溢流阀(6)、单向阀(7)、软管(11)、增压器(12)和油缸(13),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液压泵(2)的吸油口与所述的油箱(1)连接,所述的电机(3)用于驱动液压泵(2)转动,液压泵(2)的出油口通过单向阀(7)连接压力过滤器(4),再过管路连接至电磁换向阀(5)的进油口P,压力过滤器(4)和电磁换向阀(5)之间的管路还连接有溢流阀(6),溢流阀(6)的溢流口连接油箱(1),电磁换向阀(5)的回油口T也通过管路连接油箱(1),电磁换向阀(5)有两个出油口A和B,分别通过软管(11)与所述的增压器(12)的进油口P和回油口T连接,
所述的油缸(13)包括缸筒(1301)、柱塞(1306)、缸盖板(1307)、内卡环(1308)和底座(1309),
所述的缸筒(1301)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在靠近缸筒(1301)封闭端的筒状结构的筒壁上,开有两个以筒状结构中心线对称的索具插入通孔,在靠近缸筒(1301)开口端的筒状结构的内壁上具有环形的内卡环安装凹槽,
所述的柱塞(1306)的圆柱面与缸筒(1301)筒状结构的内壁面配合,能够在液压油的驱动下沿缸筒(1301)筒状结构的内壁上下移动,
所述的缸盖板(1307)具有阶梯状的圆柱面,其上圆柱面的直径大于下圆柱面的直径,所述的上圆柱面与缸筒(1301)筒状结构的内壁面配合,缸盖板(1307)上具有贯通的加压孔,
所述的内卡环(1308)分为四瓣,能够分别配合卡入缸筒(1301)的内卡环安装凹槽中,形成一个内卡环(1308)整体,
所述的底座(1309)为上端封闭的碟状结构,其碟状结构下端开口处具有环形的凸缘,其凸缘外径大于缸筒(1301)筒状结构的外径,
所述的缸盖板(1307)的下圆柱面插入内卡环(1308)内,缸盖板(1307)的上下圆柱面之间的端面压在内卡环(1308)的上端面上,缸盖板(1307)的下端面和内卡环(1308)的下端面共面,所述的底座(1309)上端面与缸盖板(1307)和内卡环(1308)的下端面贴紧,并用穿过底座(1309)的螺钉将底座(1309)和缸盖板(1307)固定,底座(1309)凸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波纪任锋李江涛徐小进高春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