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且适用于机械生产车间内使用的工业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机械生产车间内使用的工业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且适用于机械生产车间内使用的工业机器人。
技术介绍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在机械生产过程中,由于钢管表面不够平整,需要将钢管进行打磨,使其表面平整,以便于后期使用。但是现有装置在打磨时,不能根据需求改变磨片的角度,实现多角度打磨,导致整体使用时,很麻烦,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且适用于机械生产车间内使用的工业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法改变磨片的高度,导致使用时只能满足一种尺寸的钢管,无法满足现代人们的工作需求,存在局限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且适用于机械生产车间内使用的工业机器人,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底部连通有第二外壳,所述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且适用于机械生产车间内使用的工业机器人,包括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7),所述第一外壳(1)的底部连通有第二外壳(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的内部上方设有移动装置(2);/n所述移动装置(2)包括第一电机(201)、螺杆(202)、厚板(203)、第一滑块(204)、第一螺栓(205)、竖板(206)和磨片(207);/n所述第一电机(201)的底部通过支架与第一外壳(1)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01)的输出端与螺杆(202)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202)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与第一外壳(1)的内壁左右两侧上方转动相连,所述螺杆(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且适用于机械生产车间内使用的工业机器人,包括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7),所述第一外壳(1)的底部连通有第二外壳(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的内部上方设有移动装置(2);
所述移动装置(2)包括第一电机(201)、螺杆(202)、厚板(203)、第一滑块(204)、第一螺栓(205)、竖板(206)和磨片(207);
所述第一电机(201)的底部通过支架与第一外壳(1)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01)的输出端与螺杆(202)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202)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与第一外壳(1)的内壁左右两侧上方转动相连,所述螺杆(202)的外壁与厚板(203)的上方内壁螺纹相连,所述厚板(203)的顶部固接有第一滑块(204),所述第一滑块(204)的外壁与第一外壳(1)的内壁顶部凹槽滑动卡接,所述厚板(203)的底部凹槽间隙配合有竖板(206),所述竖板(206)的底部固接有磨片(207),所述竖板(206)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螺栓(205),两个所述第一螺栓(205)的外壁与厚板(203)的左右两侧下方螺纹相连,并与竖板(206)的左右两侧相抵紧;
所述磨片(207)与竖板(206)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竖板(206)一侧设有转动连接的电动推杆(208),所述电动推杆(208)延伸端与磨片(207)一侧的端部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且适用于机械生产车间内使用的工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7)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粗杆(4),所述两个粗杆(4)的外壁分别通过轴承与第二外壳(7)的外壁左右两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粗杆(4)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旋转装置(3);
所述旋转装置(3)包括液压缸(301)、齿条(302)、短板(303)、第二滑块(304)和齿轮(305);
所述液压缸(301)的右侧通过支架与第二外壳(7)的左侧底部固定连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