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的制造方法
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铝模板制造
,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铝合金模板被广泛应用,而相关技术中,铝模板加工工艺路线长,具体为:铝水熔炼铸造成铝棒后,挤压成为型材、再通过锯切、冲压、铣槽、焊接、精抛、喷涂等工序。这些工序中需要用到的设备种类多,成本高,且每种设备单独完成一道工序,加工效率慢。另一方面,加工工艺繁琐,质量不稳定。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的制造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铝模板加工工艺繁琐,成本高,产量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铸造,将需要制造的建筑用铝合金模板根据利于铸造分型的原则拆分为两个或多个部件,每个部件单独进行铸造,形成多个铸件;S2、焊接,根据需要制造的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的形状,将步骤S1中的多个铸造进行焊接,形成一个整体焊接件;S3、精抛,对步骤S2中的整体焊接件进行精抛处理形成经抛丸件,经抛丸件的工作面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铸造,将需要制造的建筑用铝合金模板根据利于铸造分型的原则拆分为两个或多个部件,每个部件单独进行铸造,形成多个铸件;/nS2、焊接,根据需要制造的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的形状,将步骤S1中的多个铸造进行焊接,形成一个整体焊接件;/nS3、精抛,对步骤S2中的整体焊接件进行精抛处理形成经抛丸件,经抛丸件的工作面无水泥、油渍、氧化层、锈斑,模板表面粗糙度符合设计要求,刮伤深度不超过0.5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铸造,将需要制造的建筑用铝合金模板根据利于铸造分型的原则拆分为两个或多个部件,每个部件单独进行铸造,形成多个铸件;
S2、焊接,根据需要制造的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的形状,将步骤S1中的多个铸造进行焊接,形成一个整体焊接件;
S3、精抛,对步骤S2中的整体焊接件进行精抛处理形成经抛丸件,经抛丸件的工作面无水泥、油渍、氧化层、锈斑,模板表面粗糙度符合设计要求,刮伤深度不超过0.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4、喷涂,所述喷涂工序包括:上件,粉末静电喷涂,固化,冷却,下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采用砂型铸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连续焊接时,必须开启引弧功能,引弧时间为1s以上;角焊焊枪上下角度为45°,左右角度为15-20°;施焊前焊丝余长8-15mm;不允许存在的焊接缺陷:弧坑未填满、成型不良、焊偏、未熔合、烧穿孔洞粗大气孔、焊角高度过低;焊接后其他非焊接部位不允许有被焊渣、电弧损伤现象,表面焊渣、飞溅物需清理干净;焊接后模板外表面应无夹渣、气孔、焊瘤、凸起、凹陷等缺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铝合金模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喷涂为挂式喷涂,其中:
上件工序中:所述经抛丸件的工作面朝外,依次排列;相邻所述经抛丸件的前后间距≥300mm,所述经抛丸件离地高度800-2100mm;
粉末静电喷涂工序中:电压60-90KV;喷枪气压4.5-5.0bar;总气压≥0.5Mpa;喷粉量20-100g/min,各个喷枪的喷粉量呈波浪式设置;喷枪速度75-750mm/s;湿度<85%;温度0-40℃;
固化工序中:炉气温度:夏季200-210℃;冬季210-220℃;链速4.0-4.5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冰,刘正宏,袁潇,
申请(专利权)人: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