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轧可逆道次轧制温降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可逆道次轧制温降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热连轧厂的温度控制中,涉及轧线温降控制的关键在于可逆道次的温降控制,即要求在最短的轧制时间内使生产发挥最大功效,最终能够对热轧带钢的温降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实现效率最大、消耗最低的高效生产。其中关键环节就是轧制线的小时产量,而表达具体的参数就是轧制间隙控制,但前提是保证带钢在轧线上不发生前后带钢的情况,以保证跟踪的准确和设定的正常。由于在热连轧产线上带钢的跟踪需经过:加热炉、粗轧、精轧和卷取等几大区域。为保证带钢在轧线区域不发生头尾相追、跟踪出错的情况下,必须以一定的轧制间隙进行控制,从轧线的源头加热炉的抽钢间隙进行控制,当前后两块带钢满足一定的间隙时间分别进行轧制时,就能保证其不发生头尾相追、跟踪出错的情况。为了防止前后两块带钢出现在轧线的同一个跟踪区域内而导致跟踪混乱甚至于发生碰撞的风险,目前的跟踪控制逻辑中,根据轧线跟踪区域设置了严格的准入条件。如图1中所示,带钢的运行方向在图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轧可逆道次轧制温降控制方法,其特征是:/n根据带钢在热连轧机组中的运行模式,沿带钢的运行方向,在带钢运行的辊道上依次设置三个光电检测装置,在带钢的运行路线上依次形成三个带钢运行位置的跟踪区域;其中,第一光电检测装置之前的区域为第一跟踪区域,第一至第二光电检测装置之间的区域为第二跟踪区域,第二至第三光电检测装置之间的区域为第三跟踪区域;/n所述的热轧可逆道次轧制温降控制方法、至少包括下列步骤:/n1)加热抽钢:/n采用连续式的抽钢方式,即前一块带钢抽出后,按照生产工艺要求的规则,抽出后一块带钢;/n2)带钢运行至炉前辊道:/n按照热连轧机组连续式的抽钢方式,第一块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轧可逆道次轧制温降控制方法,其特征是:
根据带钢在热连轧机组中的运行模式,沿带钢的运行方向,在带钢运行的辊道上依次设置三个光电检测装置,在带钢的运行路线上依次形成三个带钢运行位置的跟踪区域;其中,第一光电检测装置之前的区域为第一跟踪区域,第一至第二光电检测装置之间的区域为第二跟踪区域,第二至第三光电检测装置之间的区域为第三跟踪区域;
所述的热轧可逆道次轧制温降控制方法、至少包括下列步骤:
1)加热抽钢:
采用连续式的抽钢方式,即前一块带钢抽出后,按照生产工艺要求的规则,抽出后一块带钢;
2)带钢运行至炉前辊道:
按照热连轧机组连续式的抽钢方式,第一块带钢运行至炉前辊道;
3)第一块带钢位置控制:
计算、监测第一块带钢头部到达第二光电管运行的时间;
4)第一块带钢尾部位置控制:
计算、监测第一块带钢的尾部在第三跟踪区域运行的时间;
5)第一块带钢尾部剩余时间控制:
计算第一块带钢尾部在当前第三跟踪区域的剩余时间;
6)带钢间隙位置控制:
计算、监测第二块带钢头部在第二跟踪区域运行的时间,比较第一块带钢尾部与第二块带钢头部之间的位置差,得到第一块带钢尾部与第二块带钢头部之间的带钢间隙位置;
7)第二块带钢当前进钢点的判断:
若预计第二块带钢的头部按照原设定速度到达第二光电管之前的时间,大于第一块带钢尾部离开第三光电管的时间,则第二块带钢按照原设定速度继续向前运行;
若第二块带钢按照原设定速度,经过第一光电管到达第二光电管位置的时候,第一块带钢的尾部尚未完全离开第三光电管所在的位置,则允许第二块带钢进入第二跟踪区域并对第二块带钢的运行控制选择动态降速运行,以避免第二块带钢在辊道上的静止等待和两块带钢同时出现在第三跟踪区域;
8)重复上述步骤,对后续带钢的运行位置和进钢点进行连续的计算、监测和控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可逆道次轧制温降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步骤4)中,第一块带钢尾部位置控制包括计算第一块带钢尾部在第三跟踪区域运行的时间:
已知当前第一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鸿伟,苏鹏举,张勇,张国民,焦四海,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