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映梅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高效酯化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05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酯化反应器,其结构包括机体、进料层、外夹盘、进料口、支撑架、排料口,机体与进料层焊接在一起,进料层的表面固定有外夹盘,进料口设置在进料层上,机体通过支撑架固定,机体的底部设有排料口,机体包括分配器、酯化腔、出料孔,分配器固定在酯化腔内,酯化腔的底部设有出料孔,出料孔与排料口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分配器上设置有配料口与升降组件、隔板,在配料口进行配料时,升降组件带动隔板向上移动,避免在配料口配料时,物料污染到隔板的表面。

A new type of high efficiency esterification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效酯化反应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
,特别的,是一种新型高效酯化反应器。
技术介绍
酯化反应器中的酯化反应,是一类有机化学反应,是醇跟羧酸或含氧无机酸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分为羧酸跟醇反应和无机含氧酸跟醇反应和无机强酸跟醇的反应三类。羧酸跟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并且一般反应极缓慢,故常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通过酯化反应帮助合成一种化工中间体原料,在酯化反应器的内部通常设有物料分配器来分散物料,但是在反应器内部随着酯化反应的进行,内部环境温度升高,分配器的物料分配口与热蒸汽接触,导致分配口的物料因为高温而变得粘稠,进而导致分配器的物料口易发生堵塞,使得物料无法及时的扩散处,或者扩散效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效酯化反应器,用以解决在反应器内部随着酯化反应的进行,内部环境温度升高,分配器的物料分配口与热蒸汽接触,导致分配口的物料因为高温而变得粘稠,进而导致分配器的物料口易发生堵塞,使得物料无法及时的扩散处,或者扩散效率大大降低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高效酯化反应器,其结构包括机体、进料层、外夹盘、进料口、支撑架、排料口,所述机体与进料层焊接在一起,所述进料层的表面固定有外夹盘,所述进料口设置在进料层上,所述机体通过支撑架固定,所述机体的底部设有排料口,所述机体包括分配器、酯化腔、出料孔,所述分配器固定在酯化腔内,所述酯化腔的底部设有出料孔,所述出料孔与排料口相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分配器包括配料口、升降组件、隔板、支撑块,所述配料口设有两个以上,且呈水平直线分布,在相邻的所述配料口之间固定有支撑块,所述隔板通过升降组件呈上下活动配合在配料口的表面。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组成有安装槽、固定座、升降滑块、驱动走轮、行走轨道,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固定座与升降滑块,所述升降滑块连接有两个所述驱动走轮,所述升降滑块通过驱动走轮滑动配合于行走轨道。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行走轨道设置在固定座与升降滑块之间,所述升降滑块在驱动走轮的驱动下与固定座成活动式层叠的方式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隔板设置有底盘、折合体、旋转电机,所述底盘的圆心位置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连接有折合体。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折合体在旋转电机的驱动下呈扇形逆时针打开,且覆盖于配料口的出料口位置,所述折合体与配料口贴合的一面设有刷毛。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折合体的单侧设有防撞胶球,所述防撞胶球设有两个以上,且呈直线均匀分布,防撞球可降低折合体打开时的撞击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分配器上设置有配料口与升降组件、隔板,在配料口进行配料时,升降组件带动隔板向上移动,避免在配料口配料时,物料污染到隔板的表面。2、本专利技术隔板设置的折合体与旋转电机同步作用,在旋转电机驱动折合体逆时针打开时,折合体与配料口底部相切,利用折合体分离于附在配料口的多余物料,而设于折合体与配料口相对一面的刷毛可实现对配料口的清洁,保证配料口的足够洁净,并且不附有多余的物料,避免配料口堵塞的同时提高物料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高效酯化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机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分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升降组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隔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折合体的打开结构示意图。图中:机体1、进料层2、外夹盘3、进料口4、支撑架5、排料口6、分配器11、酯化腔12、出料孔13、配料口11a、升降组件11b、隔板11c、支撑块11d、安装槽1b1、固定座1b2、升降滑块1b3、驱动走轮1b4、行走轨道1b5、底盘1c1、折合体1c2、旋转电机1c3、防撞胶球c21。具体实施方式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高效酯化反应器,其结构包括机体1、进料层2、外夹盘3、进料口4、支撑架5、排料口6,所述机体1与进料层2焊接在一起,所述进料层2的表面固定有外夹盘3,所述进料口4设置在进料层2上,所述机体1通过支撑架5固定,所述机体1的底部设有排料口6,所述机体1包括分配器11、酯化腔12、出料孔13,所述分配器11固定在酯化腔12内,所述酯化腔12的底部设有出料孔13,所述出料孔13与排料口6相连通,所述分配器11包括配料口11a、升降组件11b、隔板11c、支撑块11d,所述配料口11a设有两个以上,且呈水平直线分布,在相邻的所述配料口11a之间固定有支撑块11d,所述隔板11c通过升降组件11b呈上下活动配合在配料口11a的表面,所述升降组件11b组成有安装槽1b1、固定座1b2、升降滑块1b3、驱动走轮1b4、行走轨道1b5,所述安装槽1b1内安装有固定座1b2与升降滑块1b3,所述升降滑块1b3连接有两个所述驱动走轮1b4,所述升降滑块1b3通过驱动走轮1b4滑动配合于行走轨道1b5,所述行走轨道1b5设置在固定座1b2与升降滑块1b3之间,所述升降滑块1b3在驱动走轮1b4的驱动下与固定座1b2成活动式层叠的方式配合,所述隔板11c设置有底盘1c1、折合体1c2、旋转电机1c3,所述底盘1c1的圆心位置安装有旋转电机1c3,所述旋转电机1c3连接有折合体1c2,所述折合体1c2在旋转电机1c3的驱动下呈扇形逆时针打开,且覆盖于配料口11a的出料口位置,所述折合体1c2与配料口11a贴合的一面设有刷毛,所述折合体1c2的单侧设有防撞胶球c21,所述防撞胶球c21设有两个以上,且呈直线均匀分布,防撞球c21可降低折合体1c2打开时的撞击力。下面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高效酯化反应器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在分配器11上设置有配料口11a与升降组件11b、隔板11c,在配料口11a进行配料时,升降组件11b带动隔板11c向上移动,避免在配料口11a配料时,物料污染到隔板11c的表面,升降组件11b在进行升降时,首先启动驱动走轮1b4,驱动走轮1b4沿着行走轨道1b5移动,在驱动走轮1b移动的过程中,带动与之连接的升降滑块1b3向上,从而使得升降滑块1b3与固定座1b2重叠在一起,但是不接触,进而实现隔板11c的上下移动,反之,驱动走轮1b4向下移动,再次带动隔板11c向下,此时隔板11c与配料口11a高出0.5cm,这样在配料口11a完成配料工作后,启动旋转电机1c3,旋转电机1c3驱动折合体1c2逆时针打开,撑开的折合体1c2覆盖于整个分配器11的底部,也就是在折合体1c2呈扇形打开中,利用折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效酯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机体(1)、进料层(2)、外夹盘(3)、进料口(4)、支撑架(5)、排料口(6),所述机体(1)与进料层(2)焊接在一起,所述进料层(2)的表面固定有外夹盘(3),所述进料口(4)设置在进料层(2)上,所述机体(1)通过支撑架(5)固定,所述机体(1)的底部设有排料口(6),所述机体(1)包括分配器(11)、酯化腔(12)、出料孔(13),所述分配器(11)固定在酯化腔(12)内,所述酯化腔(12)的底部设有出料孔(13),所述出料孔(13)与排料口(6)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效酯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机体(1)、进料层(2)、外夹盘(3)、进料口(4)、支撑架(5)、排料口(6),所述机体(1)与进料层(2)焊接在一起,所述进料层(2)的表面固定有外夹盘(3),所述进料口(4)设置在进料层(2)上,所述机体(1)通过支撑架(5)固定,所述机体(1)的底部设有排料口(6),所述机体(1)包括分配器(11)、酯化腔(12)、出料孔(13),所述分配器(11)固定在酯化腔(12)内,所述酯化腔(12)的底部设有出料孔(13),所述出料孔(13)与排料口(6)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酯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11)包括配料口(11a)、升降组件(11b)、隔板(11c)、支撑块(11d),所述配料口(11a)设有两个以上,且呈水平直线分布,在相邻的所述配料口(11a)之间固定有支撑块(11d),所述隔板(11c)通过升降组件(11b)呈上下活动配合在配料口(11a)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酯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11b)组成有安装槽(1b1)、固定座(1b2)、升降滑块(1b3)、驱动走轮(1b4)、行走轨道(1b5),所述安装槽(1b1)内安装有固定座(1b2)与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映梅
申请(专利权)人:张映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