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丛繁滋专利>正文

可为眼底后极及眼底周边视野双重补光的仿生视觉训练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980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为眼底后极及眼底周边视野双重补光的仿生视觉训练仪,最大的突破点在于为眼底后极,特别是为眼底周边视野可见光、红外双重补光。例如:当红外补光发射源设置在视窗中心时,全方位眼瑜伽运动:在眼球刚刚发现周边发光视点时,可见光为眼底周边视野见光补光,红外线为眼底后极红外补光;在眼球趋向发光视点的过程中,可见光为划过部位的远处、近处周边视野见光补光,红外线为划过部位的近处、远处周边视野红外补光;当眼球的视轴已经指向周边的发光视点时,可见光为眼底后极见光补光,红外线为眼底周边视野红外补光;进而,双重地有效地改善眼底划过部位的近处、远处周边视野血液循环,形成近视远视散光眼轴长度趋向正视化的力量。

A bionic visual training instrument which can supply light for the posterior pole of fundus and the peripheral field of fund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为眼底后极及眼底周边视野双重补光的仿生视觉训练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为眼底后极及眼底周边视野双重补光的仿生视觉训练仪。
技术介绍
近年来近视的发病率居高不下,2000年第四次全国学生体质调查表明,我国学生近视率为:小学生20.23%,初中生48.18%,高中生71.29%,大学生73.01%。卫生部国卫办医函(2016)487号文件显示:小学生46%,初中生74%,高中生83%,大学生86%。青少年近视状况日趋严重,形势十分严峻,已经成为社会民生问题。中国香港的一项调查显示,小学生近视率十分普遍,小学六年级学生近视率高达60%,这比纽约高出一倍;估计中学生近视率高达75%以上。中国台湾学生近视率也很高,小学生一年级12%,六年级55%,中学生三年级为76%,高中三年级为85%。国外情况也不容乐观,例如日本高中三年级学生视力不良率为57%,而新加坡华人高中毕业生近视率为78%,美国一般人口近视率为三分之一,欧洲地区则少一些,但仍有大量近视人群。调查显示出令人担忧的三点,即近视人数越来越多,近视度数越来越深,患近视者年纪越来越小,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李文博,胡博杰,李筱荣.高度近视的组织学改变研究进展[J].天津医药,2017,45(06):657-659称:“眼轴低于26mm眼的角巩膜缘处巩膜厚度约为(0.50±0.11)mm,到锯齿缘下降为(0.43±0.14)mm,赤道部为(0.42±0.15)mm,赤道部和后极部的中间部为(0.65±0.15)mm,视神经周围(0.86±0.21)mm,最终在后极部为(0.94±0.18)mm,视盘筛板处最薄为(0.39±0.09)mm。高度近视的后部巩膜不均匀拉伸,赤道部到后极部巩膜平均厚度降低。”视盘(opticdisc):全称视神经盘,也叫视神经乳头,视网膜由黄斑向鼻侧约3mm处有一直径约1.5mm,境界清楚的淡红色圆盘状结构,称为视神经盘,简称视盘。这是视网膜上视觉纤维汇集穿出眼球的部位(此处巩膜厚度最薄是生理性的),是视神经的始端。可见,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巩膜被拉长的最薄弱的部位在眼球的赤道部位,第二个被拉长的薄弱部位是赤道部和后极部的中间部,后极部位的巩膜是最厚的。青少年近视、弱视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据最新统计,我国近视眼患者已有3.5亿人;美国一般人口近视率约为三分之一。换言之全世界有近20亿近视患者,并且仍在滚动形成,数量不断攀升。我国少年儿童目前弱视发病率接近百分之五,少儿弱视患者已超过2000万。形成弱视的病因主要是高度近视、高度远视、高度散光等三种屈光不正,以及由三种屈光不正形成的高度屈光参差、及由高度屈光参差引发的单眼废用性斜视。徐广第在《眼科屈光学》第57页中称:几乎所有陆地上的野生飞禽走兽都是轻度的远视或正视(即几乎所有陆地上的飞禽走兽都不得近视、高度远视、散光、和弱视)。2017年6月6日全国爱眼日的主题是:“目”浴阳光,预防近视。由此可见,我国的主流眼科也开始重视仿生,开始拿自然界好眼睛的动物与视力不好的人进行比较了。这是大好事,对提升视力或维持好的视觉功能一定会有帮助。然而,户内与户外不是视力好坏的全部。好眼睛的动物与视力不好的人的根本差别,在于用眼习惯——在于食物链中的地位——这是视力好坏的形成动力。例如:户外视力不好的动物:棕熊、大象、犀牛等在自己所在地域相对强大而且吃素的动物,也是在户外,但他们的视力并不好。其原因在于,它们没有需要好视力的形成动力,这些动物在自己的领地没有任何其他动物敢跳出来把它们吃掉,不用预防天敌。与此同时,由于这些动物吃素,它们也没有把别的动物吃掉的欲望,不用发现和追逐其它动物。所以这类动物视力绝大多数都不好。户外视力好的动物:绝大多数处于食物链下端的动物,或处于食物链上端的食肉动物,它们或怕被别的动物吃掉,或需要寻找其他动物作为食物,养成了七种人类没有的独有的用眼习惯(见说明书最下面,对七种仿生视觉训练的注释),所以他们的视力都非常好。有人说:动物不得近视源于动物不用看书,用眼距离远。其实,动物再草丛中穿行,植物与眼睛之间的距离并不比看书的距离远。还有,鸟类动物,在啄食小米的过程中眼睛始终要看着小米的,它的用眼距离非常近,往往不足2~3厘米,比人类看书的距离要近得多。然而,有资料称:鸟类的视力是所有动物中视力最好的。户内好眼睛的人:我们身边真的有好多人,他们躺着看书都不得近视、高度远视、散光或弱视。由此可见,室内室外不是视力好坏得决定因素,视觉欲望,用眼习惯,才是好坏视力的形成动力。本专利技术的研究者用了几年的时间,通过静下心来→亲近自然→感悟自然→道法自然,找到了自然界好眼睛人或动物不得近视的七个理由。在此,只列举一个其中最主要(其它理由见说明书最后的七种仿生视觉训练的注释内容)的理由:所有的动物都怕被别的东西吃掉,它们周边视野用的都非常好,周边视野有任何风吹草动它们都在留意、都在关注、都在看,怕天敌出现。周边视野用得好,相应部位巩膜血液循环则好,以至于巩膜发育活力强,或巩膜抗拉张力强。巩膜发育活力强就不会的高度远视,巩膜抗拉张力强就不会得近视、散光或旁中心注视性斜视(散光或旁中心注视性及异常视网膜对应性斜视的第一病灶,在于眼底视网膜中心凹旁边的局部被拉长)。人与野生动物不同,人从来不怕被周边的别的东西跳出来把她吃掉,只注重前方要看的目标,周边视野完全可以不管不顾,眼底周边视野得不到应有的刺激。所以有眼科专家写文章称:近视的初始阶段眼底周边视野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缺血的现象(有国外的视频资料称:视细胞与相应部位的巩膜是一个血管供血)。正因为眼底周边视野血液循环不好,相应部位的巩膜处于一种营养供给不足的亚健康的病弱的状态。则导致,巩膜发育活力不足,或巩膜抗拉张力不足。巩膜发育活力不足则得高度远视,巩膜抗拉张力不足则得近视、散光或旁中心注视性斜视,及其引发的弱视。户外的太阳光的组分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现有技术认为,短波长的紫外光,及接近紫外光的蓝光对视觉系统有害,故提出防紫外线、防蓝光眼镜的概念。并认为可见光中,波长较长的光黄光、红光、红外光更安全,并且,相同剂量,波长越长越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巩膜发育活力不足所导致的高度远视、巩膜抗拉张力不足所导致的近视、散光或旁中心注视性斜视,及其引发的弱视问题,在现有技术200580024632.0和200980107835.4的基础上,通过选用比红光更安全的穿透力更强的可清理血管内垃圾的红外光,为眼底后极及眼底周边视野红外补光。向眼科界提供一种可为眼底后极及眼底周边视野双重补光的仿生视觉训练仪。所述双重补光的仿生视觉训练仪包括:载体;位于所述载体上的透光罩,或可使发光视点形成清晰可辨次级亚结构的透光罩;和位于所述载体上的红外发射源;和位于所述载体上的发声元件;和/或位于所述载体上的多个可视的标记点;其中,使用时,红外发射源所发射红外光透过瞳孔照射眼底,并通过所述发声元件限定不可视的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为眼底后极及眼底周边视野双重补光的仿生视觉训练仪;所述双重补光的仿生视觉训练仪包括:载体;/n位于所述载体上的透光罩,或/n可使发光视点形成清晰可辨次级亚结构的透光罩;和/n位于所述载体上的红外发射源;和/n位于所述载体上的发声元件;和/或/n位于所述载体上的多个可视的标记点;/n其中,使用时,红外发射源所发射红外光透过瞳孔照射眼底,并通过所述发声元件限定不可视的运行轨迹,引导视觉系统,在完成仿生的视觉训练的同时,完成为眼底后极及眼底周边视野红外补光;和/或通过所述可视标记点限定可视的运行轨迹,引导视觉系统,在可见光完成仿生的视觉训练为眼底后极及眼底周边视野可见补光的同时,完成为眼底后极及眼底周边视野红外补光,进一步改善眼底后极及眼底周边视野血液循环,在激活视细胞视神经细胞的同时,促进眼底后极眼轴长度正视化;/n所述可视标记点所引领的仿生视觉训练包括:全方位眼瑜伽运动、视觉系统五联动双眼合像、周边视野刺激训练、视锐度训练、超级精细目力训练、两眼分别闪烁训练、两个眼睛视窗亮度分别可调中的至少一项。/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10 CN 20191085516831.一种可为眼底后极及眼底周边视野双重补光的仿生视觉训练仪;所述双重补光的仿生视觉训练仪包括:载体;
位于所述载体上的透光罩,或
可使发光视点形成清晰可辨次级亚结构的透光罩;和
位于所述载体上的红外发射源;和
位于所述载体上的发声元件;和/或
位于所述载体上的多个可视的标记点;
其中,使用时,红外发射源所发射红外光透过瞳孔照射眼底,并通过所述发声元件限定不可视的运行轨迹,引导视觉系统,在完成仿生的视觉训练的同时,完成为眼底后极及眼底周边视野红外补光;和/或通过所述可视标记点限定可视的运行轨迹,引导视觉系统,在可见光完成仿生的视觉训练为眼底后极及眼底周边视野可见补光的同时,完成为眼底后极及眼底周边视野红外补光,进一步改善眼底后极及眼底周边视野血液循环,在激活视细胞视神经细胞的同时,促进眼底后极眼轴长度正视化;
所述可视标记点所引领的仿生视觉训练包括:全方位眼瑜伽运动、视觉系统五联动双眼合像、周边视野刺激训练、视锐度训练、超级精细目力训练、两眼分别闪烁训练、两个眼睛视窗亮度分别可调中的至少一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为眼底后极及眼底周边视野双重补光的仿生视觉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使发光视点形成清晰可辨次级亚结构的透光罩,通过下述来实现所述次级亚结构:所述透镜表面进行产生漫折射的亚光处理;或者所述透镜内注塑时添加有产生漫折射的微粒;或者所述透镜表面贴有产生漫折射的亚光膜;或者透镜表面贴有产生漫折射的微粒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为眼底后极及眼底周边视野双重补光的仿生视觉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视标记点为发光视点和/或反光视点和/或折光视点;
所述发光视点由白炽灯、发光二极管,或液晶中的至少一个构成;所述发光二极管在不排斥普通发光二极管的前提下,还可选用含深能级重金属的发光二极管,或有机发光二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为眼底后极及眼底周边视野双重补光的仿生视觉训练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仿生视觉训练仪放置于人所处的空间并与人眼之间确定一定的距离时,至少部分所述多个可视的标记点位于人眼可视范围周边的极限附近;或者,部分所述多个可视的标记点位于人眼可视范围周边的极限附近,部分所述多个可视的标记点位于人眼可视范围的中心附近;
所述仿生视觉训练仪的载体成形为双视窗头戴眼镜状的形状时,每一只眼睛的视窗设有7~68个发光视点(或液晶屏或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其中,视窗的周边设有4~60个发光视点;视窗的中心设有1~8个发光视点;
所述仿生视觉训练仪的载体成形为双视窗大型台式的形状两个眼睛看不同视窗时,每一只眼睛的视窗设有7~68个发光视点;其中,视窗的周边设有4~60个发光视点;视窗的中心设有1~8个发光视点;引导眼球运动到鼻侧极限位置功能的发光视点是设置在鼻侧与前方主电路板(或液晶屏或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垂直的附电路板(或液晶屏或有机发光二极管屏)上的;
所述仿生视觉训练仪的载体成形为大型台式机,两个眼睛看同一个视窗时,视窗内设有16~160个发光视点(或液晶屏或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其中,视窗的周边设有4~120个发光视点;视窗的中心设有1~80个发光视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为眼底后极及眼底周边视野双重补光的仿生视觉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视觉训练仪还包括一发光控制单元,用于以一定顺序控制所述发光视点在发光和不发光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发光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多个发光视点的发光顺序限定出所述可视的运行轨迹,完成仿生的视觉训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为眼底后极及眼底周边视野双重补光的仿生视觉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上用于为眼底后极及眼底周边视野补光的红外发射源可选用:红外发射管、石墨烯透明电加热膜、艾灸条;
所述载体上的红外发射源选用红外发射管时,
所述红外发射源波长选择范围为0.75~1000μm之间;
所述红外发射源波长范围为0.75~15μm之间;
所述红外发射源波长范围为0.75~1.50μm之间;
所述载体上发光视点由电路板上白炽灯或发光二极管构成时,
所述红外发射管设置在视窗的中心;或
所述红外发射管设置在视窗的周边;
所述载体上发光视点由液晶屏或有机发光二极管屏显示完成时,
所述红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繁滋丛林
申请(专利权)人:丛繁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