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组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733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线组网电机,包括电机、编码器、驱动器、单片机、拨码开关、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编码器和驱动器分别与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拨码开关、无线通信模块、编码器、驱动器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连接所述单片机、无线通信模块、编码器、驱动器的PCB电路板的形状与电机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PCB电路板安装在电机的尾部。将驱动器设计成电机的一部分,直接与电机成为一个整体,减少线束,安装方便,杜绝距离引起的信号衰减、干扰问题,使得电机的故障大大减少;在驱动器中还增加无线通讯模块,使得控制电机不必采用有线方式控制,进一步减少线束,可直接在局域网中发送控制指令、读取数据,让多电机的同步运转容易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组网电机
本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无线组网电机。
技术介绍
在电机驱动器的行业中,驱动器往往与电机分离,这样,在连接过程中难免产生大量的线束。而PLC或是单片机控制电机驱动器的过程,也需要大量的线束。电机使用一段时间后,线束接头松动、线束移动使得线束绝缘层磨损,会导致短路、断路等故障,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为了减少线束的使用,本专利将驱动器设计成电机的一部分,直接与电机成为一个整体,既有利于安装方便,还使得电机的故障大大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线组网电机,解决现有电机和驱动器分离设置,线束多,易磨损导致电机出现故障等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线组网电机,包括电机、编码器和驱动器,所述编码器和驱动器分别与电机电性连接,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技术进一步作出如下改进:所述无线组网电机还包括单片机、拨码开关、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拨码开关、无线通信模块、编码器、驱动器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连接所述单片机、无线通信模块、编码器、驱动器的PCB电路板的形状与电机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PCB电路板安装在电机的尾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组网电机,包括电机、编码器和驱动器,所述编码器和驱动器分别与电机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片机、拨码开关、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拨码开关、无线通信模块、编码器、驱动器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连接所述单片机、无线通信模块、编码器、驱动器的PCB电路板的形状与电机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PCB电路板安装在电机的尾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组网电机,包括电机、编码器和驱动器,所述编码器和驱动器分别与电机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片机、拨码开关、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拨码开关、无线通信模块、编码器、驱动器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连接所述单片机、无线通信模块、编码器、驱动器的PCB电路板的形状与电机横截面形状相同,所述PCB电路板安装在电机的尾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组网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降压电路,所述降压电路包括7805稳压芯片、ASM1117-3.3V稳压芯片、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所述7805稳压芯片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电容C7、电容C8,所述电容C7、电容C8、7805稳压芯片的输入端接24V电源,所述电容C7、电容C8的另一端以及7805稳压芯片的接地端接地,所述7805稳压芯片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9和ASM1117-3.3V稳压芯片的输入端,所述ASM1117-3.3V稳压芯片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10,所述电容C9、电容C10的另一端以及ASM1117-3.3V稳压芯片的接地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组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采用的是磁编码器,磁编码器包括AS5600芯片、电容C1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所述AS5600芯片的引脚1和引脚2连接电源以及电容C15的一端,AS5600芯片的引脚4以及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AS5600芯片的引脚8连接电阻26并接地,所述AS5600芯片的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帅于珮珍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金思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