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的钙钛矿太阳能组件
本技术属于光伏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改良的钙钛矿太阳能组件。
技术介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快速发展的一类太阳能电池,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制备简单等特点。目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实验室的小面积器件的效率已经达到了25.2%,与晶硅太阳能电池实验室的效率相差很小。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和科研机构致力于钙钛矿太阳能组件的研发工作。钙钛矿太阳能组件的效率仍需进一步提升。尽管金属电极的导电性很好,但是由于金属电极透过率较差,会影响到钙钛矿组件日后叠层技术的发展,所以现有技术中钙钛矿组件的顶电极都是选择透明导电薄膜电极材料作为顶电极。在现有技术中,钙钛矿太阳能组件在激光刻线完成后直接沉积透明导电薄膜顶电极,顶电极材料会填充激光刻线凹槽直接与底电极接触形成回路。但是由于透明导电薄膜电极材料的电导率相比于金属电极低,钙钛矿太阳能组件刻线处的凹槽顶电极与底电极接触的效果相对较差,所以这也限制了钙钛矿太阳能组件的效率进一步提升。为了进一步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的组件的效率,有必要针对钙钛矿太阳能组件刻线凹槽顶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的钙钛矿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在透明载体上的多个太阳能电池单元,所述太阳能电池单元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钙钛矿主体结构;其中,相邻两个太阳能电池单元的钙钛矿主体结构之间被第二刻线分隔,所述第二刻线内填充有强导电材料层,所述强导电材料层的电导率高于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中的任一者,所述相邻两个太阳能电池单元中一者的第一电极与另一者的第二电极通过所述强导电材料层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的钙钛矿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在透明载体上的多个太阳能电池单元,所述太阳能电池单元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钙钛矿主体结构;其中,相邻两个太阳能电池单元的钙钛矿主体结构之间被第二刻线分隔,所述第二刻线内填充有强导电材料层,所述强导电材料层的电导率高于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中的任一者,所述相邻两个太阳能电池单元中一者的第一电极与另一者的第二电极通过所述强导电材料层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钙钛矿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导电材料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刻线的深度相同,和/或,所述强导电材料层的厚度为350nm-55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良的钙钛矿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导电材料层包括金属导电层或石墨烯导电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钙钛矿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者为透明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钙钛矿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者为透明导电薄膜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1、4或5所述的改良的钙钛矿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侠,方主亮,乐嘉旭,刘旭东,陈伟中,田清勇,范斌,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苏州协鑫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