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太网通信用电梯线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558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线缆,尤其是一种以太网通信用电梯线缆,包括网线,所述网线设有两根,且平行设置,所述网线包括四根双绞线和第一护套层;还包括芳纶绳,所述芳纶绳设置在第一护套层内;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一屏蔽层设置在第一护套层的外部;第二屏蔽层,所述第二屏蔽层设置在第一屏蔽层的外部;第二护套层,所述第二护套层设置在第二屏蔽层的外部;外护套层,所述外护套层包裹在两个第二护套层的外部,所述外护套层成扁平状;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平行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外护套层内部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以太网通信用电梯线缆的钢丝绳能够有效附着在线缆上,线缆的承重能力高、线缆阻抗小、回波形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太网通信用电梯线缆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线缆,尤其是一种以太网通信用电梯线缆。
技术介绍
电梯的通信一般采用同轴电缆、屏蔽线对、网线和光纤光缆等。同轴电缆、屏蔽线对由于采用的是模拟信号,因而逐步被淘汰,网线由于相对于光纤成本低、价格便宜,越来越得到客户青睐。目前电梯系统中信号使用的频率较低,一般在10MHz以下,对网线的性能要求不高,一般CAT6类通过改进导体、线对成缆后的网线能满足基本的通信要求。但是现有的线缆对钢丝绳附着力小,承重能力不足,缆芯阻抗小,回波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钢丝绳能够有效附着在线缆上,线缆的承重能力高、线缆阻抗小、回波形能好的一种以太网通信用电梯线缆,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以太网通信用电梯线缆,包括网线,所述网线设有两根,且平行设置,所述网线包括四根双绞线和第一护套层;还包括芳纶绳,所述芳纶绳设置在第一护套层内;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一屏蔽层设置在第一护套层的外部;第二屏蔽层,所述第二屏蔽层设置在第一屏蔽层的外部;第二护套层,所述第二护套层设置在第二屏蔽层的外部;外护套层,所述外护套层包裹在两个第二护套层的外部,所述外护套层成扁平状;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平行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外护套层内部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丝绳在两侧负责承重,保证电梯通信线在升降过程中,受到较大的拉力拖拽也能保证数据信号的正常传输。芳纶绳可以大大增强线缆的抗拉、承重能力。保证线缆在较大外力的拖拽下,仍然可以保持电缆的优秀传输性能。进一步的,所述双绞线包括两根相互绞在一起的导线,所述导线包括导体和内护套层,所述导体位于内护套层内,所述导体包括多根铜丝,所述铜丝的直径为0.07±0.02mm,所述导线的外径为0.87±0.08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0.07mm的铜丝组合成线芯既能保证信号传输的横截面直径要求,同时也使线芯柔软。七根铜丝采用一根在中心,其余六根围成一个圆的设置正好形成一个圆形的导线,结构紧凑,并且能有效保证绝缘层的厚度,提高了导线的防护能力。导体为绞合裸铜导体。进一步的,所述内护套层为PE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E层绝缘性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护套层为PVC层,所述第一护套层的壁厚为0.3mm,所述第一护套层的外径为5.4±0.5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VC护套柔软,使用方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屏蔽层为铝箔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箔层可以很好的屏蔽隔绝外被电磁场对缆芯内部传输信号的干扰,避免接收终端接收到混乱错误的信号或大幅度信号衰减,确保接收终端有效的处理数据信号。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屏蔽层为镀锡铜编织层,所述第二屏蔽层的屏蔽覆盖率为4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编织层除了屏蔽隔绝外部混乱的电磁场,还可以很好保护线缆信号本身传输中产生的电磁场对外部的扩展辐射干扰。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护套层为PVC层,所述第二护套层的壁厚为1mm,所述第二护套层的外径为7.8±0.3mm。进一步的,所述外护套层为PVC层,所述外护套层的壁厚为1.7mm,所述外护套层的宽度为27.8±1.5mm,所述外护套层的厚度为11.2±1mm。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绳的外表面设有胶水层,所述胶水层用于分别与钢丝绳和外护套粘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丝绳经过胶涂增强了钢丝绳与外护套材料的粘合力,有效的提升了钢丝绳承重能力。进一步的,所述电梯线缆的线对节距≤30mm,成缆节距≤200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错落有致的,非规律性的不同节距,可以很好的抵消不需要的反射信号。使电缆的最终抗干扰性大幅度提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以太网通信用电梯线缆的钢丝绳能够有效附着在线缆上,线缆的承重能力高、线缆阻抗小、回波形能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以太网通信用电梯线缆,包括网线,网线设有两根,且平行设置,网线包括四根双绞线和第一护套层5;还包括芳纶绳7,芳纶绳7设置在第一护套层5内;第一屏蔽层4,第一屏蔽层4设置在第一护套层5的外部;第二屏蔽层3,第二屏蔽层3设置在第一屏蔽层4的外部;第二护套层2,第二护套层2设置在第二屏蔽层3的外部;外护套层1,外护套层1包裹在两个第二护套层2的外部,外护套层1成扁平状;钢丝绳81,钢丝绳81平行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外护套层1内部的两侧。钢丝绳81在两侧负责承重,保证电梯通信线在升降过程中,受到较大的拉力拖拽也能保证数据信号的正常传输。芳纶绳7可以大大增强线缆的抗拉、承重能力。保证线缆在较大外力的拖拽下,仍然可以保持电缆的优秀传输性能。双绞线包括两根相互绞在一起的导线,导线包括导体61和内护套层62,导体61位于内护套层62内,导体61包括多根铜丝,铜丝的直径为0.07±0.02mm,导线的外径为0.87±0.08mm。0.07mm的铜丝组合成线芯既能保证信号传输的横截面直径要求,同时也使线芯柔软。七根铜丝采用一根在中心,其余六根围成一个圆的设置正好形成一个圆形的导线,结构紧凑,并且能有效保证绝缘层的厚度,提高了导线的防护能力。导体61为绞合裸铜导体61。内护套层62为PE层。PE层绝缘性好。第一护套层5为PVC层,第一护套层5的壁厚为0.3mm,第一护套层5的外径为5.4±0.5mm。PVC护套柔软,使用方便。第一屏蔽层4为铝箔层。铝箔层可以很好的屏蔽隔绝外被电磁场对缆芯内部传输信号的干扰,避免接收终端接收到混乱错误的信号或大幅度信号衰减,确保接收终端有效的处理数据信号。第二屏蔽层3为镀锡铜编织层,第二屏蔽层3的屏蔽覆盖率为40%。编织层除了屏蔽隔绝外部混乱的电磁场,还可以很好保护线缆信号本身传输中产生的电磁场对外部的扩展辐射干扰。第二护套层2为PVC层,第二护套层2的壁厚为1mm,第二护套层2的外径为7.8±0.3mm。外护套层1为PVC层,外护套层1的壁厚为1.7mm,外护套层1的宽度为27.8±1.5mm,外护套层1的厚度为11.2±1mm。钢丝绳81的外表面设有胶水层82,胶水层82用于分别与钢丝绳81和外护套粘结。钢丝绳81经过胶涂增强了钢丝绳81与外护套材料的粘合力,有效的提升了钢丝绳81承重能力。电梯线缆的线对节距≤30mm,成缆节距≤200mm。通过使用错落有致的,非规律性的不同节距,可以很好的抵消不需要的反射信号。使电缆的最终抗干扰性大幅度提升。机械性能:使用温度:-20℃~+75℃;重量:472kg/km;最大拉力(安装):80N;最小弯曲半径(安装):8倍线缆外径;外护套层抗张强度≧13.8Mpa;外护套层断裂伸长率≧100%;外护套层老化条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太网通信用电梯线缆,包括网线,所述网线设有两根,且平行设置,所述网线包括四根双绞线和第一护套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芳纶绳,所述芳纶绳设置在第一护套层内;/n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一屏蔽层设置在第一护套层的外部;/n第二屏蔽层,所述第二屏蔽层设置在第一屏蔽层的外部;/n第二护套层,所述第二护套层设置在第二屏蔽层的外部;/n外护套层,所述外护套层包裹在两个第二护套层的外部,所述外护套层成扁平状;/n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平行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外护套层内部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太网通信用电梯线缆,包括网线,所述网线设有两根,且平行设置,所述网线包括四根双绞线和第一护套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芳纶绳,所述芳纶绳设置在第一护套层内;
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一屏蔽层设置在第一护套层的外部;
第二屏蔽层,所述第二屏蔽层设置在第一屏蔽层的外部;
第二护套层,所述第二护套层设置在第二屏蔽层的外部;
外护套层,所述外护套层包裹在两个第二护套层的外部,所述外护套层成扁平状;
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平行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外护套层内部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太网通信用电梯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绞线包括两根相互绞在一起的导线,所述导线包括导体和内护套层,所述导体位于内护套层内,所述导体包括多根铜丝,所述铜丝的直径为0.07±0.02mm,所述导线的外径为0.87±0.08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以太网通信用电梯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套层为PE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太网通信用电梯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套层为PVC层,所述第一护套层的壁厚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雅樑梁顺方新春杨吉
申请(专利权)人:华迅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