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CPU散热的热管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48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CPU散热的热管散热器,包括:导热铜板(1),其下表面与所述CPU接触;第一数量的U型热管(31),其底部与所述导热铜板(1)的上表面接触,其上部在所述导热铜板(1)宽度方向的投影落入所述导热铜板(1)的长度范围内;第二数量的异形热管(32),其底部与所述导热铜板(1)的上表面接触,其上部在所述导热铜板(1)宽度方向的投影落入所述导热铜板(1)的长度范围外;散热风扇(5),其与所述U型热管(31)的距离小于与所述异形热管(32)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热管散热器能够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CPU散热的热管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CPU散热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CPU散热的热管散热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集成技术的发展,电脑CPU芯片一直向着大功率方向发展,这使得芯片产生的热流密度不断提高。台式机电脑在运行时CPU会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引起芯片温度快速上升。而且,高温会对电脑CPU的性能和可靠性产生极大地危害,严重时可能会引起芯片失效。由此可见,散热问题已经严重制约CPU芯片主频的提高。因此,必须及时将CPU芯片运行时产生的热量疏散至环境中,从而保证台式机电脑能够正常、安全、高效地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CPU散热的热管散热器,用于至少部分解决传统散热装置散热效率低下等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CPU散热的热管散热器,一种用于CPU散热的热管散热器,包括:导热铜板1,其下表面与CPU接触;第一数量的U型热管31,其底部与导热铜板1的上表面接触,其上部在导热铜板1宽度方向的投影落入导热铜板1的长度范围内;第二数量的异形热管32,其底部与导热铜板1的上表面接触,其上部在导热铜板1宽度方向的投影落入导热铜板1的长度范围外;散热风扇5,其与U型热管31的距离小于与异形热管32的距离。进一步地,用于CPU散热的热管散热器还包括:多个散热翅片4,其平行地穿设在U型热管31和/或异形热管32的上部。进一步地,散热翅片4表面设有多个等间隔的通孔41。进一步地,U型热管31或异形热管32包括:吸液芯9;腰板10,设于吸液芯9内部,腰板10内设有液体;其中,当热管的一端吸热时吸液芯9中的液体蒸发汽化,蒸汽流向另一端放热并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腰板10回流至吸液芯9中,热量则由热管的一端传至另一端。进一步地,用于CPU散热的热管散热器还包括:热沉2,设于导热铜板1的上表面。(三)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CPU散热的热管散热器,在不增加导热铜板1面积的前提下,增加第二数量的异形热管,由此增大了热管散热器的散热空间,提高了热管散热器的散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用于CPU散热的热管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用于CPU散热的热管散热器的热管排布方式示意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用于CPU散热的热管散热器采用的热管结构示意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用于CPU散热的热管散热器的俯视图;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用于CPU散热的热管散热器的仰视图;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用于CPU散热的热管散热器的侧视图;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用于CPU散热的热管散热器与CPU芯片接触的导热铜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CPU散热的热管散热器,请参见图1、图2和图7,包括:导热铜板1,其下表面与CPU接触;第一数量的U型热管31,其底部与导热铜板1的上表面接触,其上部在导热铜板1宽度方向的投影落入导热铜板1的长度范围内;第二数量的异形热管32,其底部与导热铜板1的上表面接触,其上部在导热铜板1宽度方向的投影落入导热铜板1的长度范围外;散热风扇5,其与U型热管31的距离小于与异形热管32的距离。这里U型热管的上部是指未与导热铜板1直接接触、且与导热铜板1表面垂直的部分,请参见图2中311标示部分,U型热管的底部参见图2中312标示部分;异形热管的上部是指未与导热铜板1直接接触、且与导热铜板1表面垂直的部分,请参见图2中321标示部分,异形热管的底部参见图2中323标示部分,异形热管的弯曲部322将上部321与底部323连接起来。第一数量的U型热管31比第二数量的异形热管32更靠近散热风扇5,换热效果更优,第一数量的U型热管31能够更高效的将CPU的热量转移到散热翅片4上,第一数量的U型热管31为散热器主要的散热部分。散热风扇5采用离心式风扇,安装在散热器的侧面,能够优先将冷风吹扫至第一数量的U型热管31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数量和第二数量可以是相同数量,也可以是不同数量,这里并不限定第一数量和第二数量是不同数量,只是用来描述不同的热管排布方式。图1-图7中示出了4根热管为U型热管、5根热管为异形热管,当然这里并不限定U型热管的数量为4根、异形热管的数量为5根。这里导热铜板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并不限定于空间位置的上面和下面,只是说明CPU位于导热铜板1的一面、热管底部位于导热铜板1的另一面。另外,图2中标示了导热铜板1一边X方向为长度方向,另一边Y方向为宽度方向,这里并不限定于导热铜板在长度方向的长度比在宽度方向的长度要更长,采用长度方向、宽度方向目的在于区分不同的空间方位。U型热管31在宽度方向的投影是指投射线垂直于Y方向的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在X方向的长度小于导热铜板1的长度,即落入导热铜板1的长度范围内;异形热管32在宽度方向的投影是指投射线垂直于Y方向的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在X方向的长度大于于导热铜板1的长度,即落入导热铜板1的长度范围外。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多个散热翅片4,其平行地穿设在U型热管31和/或异形热管32的上部。这里的上部也是指U型热管31和异形热管32与与导热铜板1直接接触、且与导热铜板1表面垂直的部分。散热风扇5依次将冷风吹扫至第一数量的U型热管31上、第二数量的异形热管32,热管内部的热量进一步通过散热翅片4传输至周围环境中。散热翅片4可采用铝制材料,加快热传导速率。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散热翅片4表面设有多个等间隔的通孔41。请参见图4,设置多个等间隔的通孔41目的是使风扇吹出的风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紊流,增强散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U型热管31或异形热管32包括:吸液芯9;腰板10,设于吸液芯9内部,腰板10内设有液体;其中,当热管的一端吸热时吸液芯9中的液体蒸发汽化,蒸汽流向另一端放热并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腰板10回流至吸液芯9中,热量则由热管的一端传至另一端。请参见图3,U型热管31或异形热管32还包括管壳7、端盖(封头)8,在密闭的高度真空的管壳7内壁设置一层多孔毛细结构的吸液芯9,浸满液相工质。热管的一端吸热时吸液芯9中的液体蒸发汽化,蒸汽流向冷凝段进行凝结,释放出来的汽化潜热送至外界。凝结的液体缩进吸液芯9里面,靠毛细压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完成工质的自动循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用于CPU散热的热管散热器还包括:热沉2,设于导热铜板1的上表面。热沉2为铝制翅片式散热结构,能够增强散热器的冷却效果。请参见图4-图7,图4-图7分别为用于CPU散热的热管散热器的俯视图、仰视图和侧视图,热管散热器中热量传输的主要方向为:热量由C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CPU散热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导热铜板(1),其下表面与所述CPU接触;/n第一数量的U型热管(31),其底部与所述导热铜板(1)的上表面接触,其上部在所述导热铜板(1)宽度方向的投影落入所述导热铜板(1)的长度范围内;/n第二数量的异形热管(32),其底部与所述导热铜板(1)的上表面接触,其上部在所述导热铜板(1)宽度方向的投影落入所述导热铜板(1)的长度范围外;/n散热风扇(5),其与所述U型热管(31)的距离小于与所述异形热管(32)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CPU散热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热铜板(1),其下表面与所述CPU接触;
第一数量的U型热管(31),其底部与所述导热铜板(1)的上表面接触,其上部在所述导热铜板(1)宽度方向的投影落入所述导热铜板(1)的长度范围内;
第二数量的异形热管(32),其底部与所述导热铜板(1)的上表面接触,其上部在所述导热铜板(1)宽度方向的投影落入所述导热铜板(1)的长度范围外;
散热风扇(5),其与所述U型热管(31)的距离小于与所述异形热管(32)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散热翅片(4),其平行地穿设在所述U型热管(31)和/或异形热管(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文宣淮秀兰刘斌李勋锋周敬之刘晓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