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时按压止血装置控制电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7467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时按压止血装置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节省医护人员的时间的定时按压止血装置控制电路。技术方案:一种定时按压止血装置控制电路,包括有蓄电池、第一开关、薄膜压力传感器、信号转换电路等;所述第一开关与薄膜压力传感器连接,薄膜压力传感器与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定时器控制电路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将棉签压住,进行止血,时间到了之后,LED灯亮起,蜂鸣器响起,提醒医护人员止血好了,这样就不需要医护人员将棉签压住,从而能够节省医护人员的时间;通过定时调节电位器的作用,可以调节定时的时间,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时按压止血装置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时按压止血装置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打针是将药物通过针注射进入人体,在治疗过程中,有些药物并不像口服类那样得到药效,需要直接注射到人体才能发挥药效,打完针之后,需要在针口处涂药,然后用棉签止血,但是有些年纪比较小的孩子不懂事,会抗拒,会哭闹,不会自己压住棉签,需要医护人员帮忙将棉签压住,这样会浪费医护人员的时间,导致医护人员不能去做其他的事,所以设计一种可节省医护人员的时间的定时按压止血装置控制电路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有些年纪比较小的孩子不懂事,会抗拒,会哭闹,不会自己压住棉签,需要医护人员帮忙将棉签压住,这样会浪费医护人员的时间的缺点,本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节省医护人员的时间的定时按压止血装置控制电路。技术方案:一种定时按压止血装置控制电路,包括有蓄电池、第一开关、薄膜压力传感器、信号转换电路、定时器控制电路、LED灯和蜂鸣器,所述第一开关与薄膜压力传感器连接,薄膜压力传感器与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定时器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定时器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LED灯和蜂鸣器连接,所述蓄电池为第一开关、薄膜压力传感器、信号转换电路、定时器控制电路、LED灯和蜂鸣器供电。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定时调节电位器,所述定时器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定时调节电位器连接,所述蓄电池为定时调节电位器供电。进一步的是,所述信号转换电路包括有NE555、电阻R4-R6、电容C3-C4、电位器VR2、电解电容EC1、发光二极管VD2和BZ1,所述NE555的5脚串联电容C3接地,所述NE555的4脚与其8脚并联,所述NE555的6脚与其7脚并联,所述电解电容EC1串联电位器VR2,所述电解电容EC1的负极接地,所述NE555的6脚接电解电容EC1和电位器VR2之间的节点,所述电位器VR2的另一端与其输入端并联之后接电阻R4,所述电容C4串联电阻R5,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阻R4,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NE555的2脚接电容C4和电阻R5之间的节点,所述BZ1串联电阻R6和发光二极管VD2,所述BZ1的另一端接电阻R5,所述发光二极管VD2的阴极接地,所述NE555的3脚接BZ1和电阻R6之间的节点。进一步的是,所述定时器控制电路包括有LM393M、电阻R1-R3、电容C1-C2、电位器VR1、开关S1、发光二极管VD1和压敏电阻RN,所述LM393M的1脚接NE555的1脚,所述NE555的1脚串联电阻R3、发光二极管VD1和电位器VR1,所述电位器VR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位器VR1的输入端与LM393M的2脚,所述NE555的8脚接发光二极管VD1和电位器VR1之间的节点,所述LM393M的4脚接地,所述LM393M的8脚接+4.5V,所述LM393M的8脚串联电容C2接地,所述开关S1串联电阻R1和压敏电阻RN,所述开关S1的另一端接+4.5V,所述压敏电阻RN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压敏电阻RN的两端并联电容C1,所述LM393M的3脚接电阻R1和压敏电阻RN之间的节点,所述LM393M的1脚串联电阻R2,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VD1和电位器VR1之间的节点。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定时器控制电路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将棉签压住,进行止血,时间到了之后,LED灯亮起,蜂鸣器响起,提醒医护人员止血好了,这样就不需要医护人员将棉签压住,从而能够节省医护人员的时间;通过定时调节电位器的作用,可以调节定时的时间,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附图标号:1.蓄电池,2.第一开关,3.薄膜压力传感器,4.信号转换电路,5.定时器控制电路,6.定时调节电位器,7.LED灯,8.蜂鸣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限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实施例1一种定时按压止血装置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有蓄电池1、第一开关2、薄膜压力传感器3、信号转换电路4、定时器控制电路5、LED灯7和蜂鸣器8,所述第一开关2与薄膜压力传感器3连接,薄膜压力传感器3与信号转换电路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转换电路4的输出端与定时器控制电路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定时器控制电路5的输出端与LED灯7和蜂鸣器8连接,所述蓄电池1为第一开关2、薄膜压力传感器3、信号转换电路4、定时器控制电路5、LED灯7和蜂鸣器8供电。医护人员按下第一开关2,薄膜压力传感器3开始工作,医护人员再对病人进行止血,薄膜压力传感器3检测到压力值,定时器控制电路5开始计时,时间到了之后,LED灯7亮起,蜂鸣器8响起,提醒医护人员止血好了,医护人员再次按下第一开关2,薄膜压力传感器3停止工作,LED灯7熄灭,蜂鸣器8不响,这样就不需要医护人员将棉签压住,从而能够节省医护人员的时间。实施例2一种定时按压止血装置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还包括有定时调节电位器6,所述定时器控制电路5的输入端与定时调节电位器6连接,所述蓄电池1为定时调节电位器6供电。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定时调节电位器6调节定时的时间,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实施例3一种定时按压止血装置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所述信号转换电路4包括有NE555、电阻R4-R6、电容C3-C4、电位器VR2、电解电容EC1、发光二极管VD2和BZ1,所述NE555的5脚串联电容C3接地,所述NE555的4脚与其8脚并联,所述NE555的6脚与其7脚并联,所述电解电容EC1串联电位器VR2,所述电解电容EC1的负极接地,所述NE555的6脚接电解电容EC1和电位器VR2之间的节点,所述电位器VR2的另一端与其输入端并联之后接电阻R4,所述电容C4串联电阻R5,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阻R4,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NE555的2脚接电容C4和电阻R5之间的节点,所述BZ1串联电阻R6和发光二极管VD2,所述BZ1的另一端接电阻R5,所述发光二极管VD2的阴极接地,所述NE555的3脚接BZ1和电阻R6之间的节点。所述定时器控制电路5包括有LM393M、电阻R1-R3、电容C1-C2、电位器VR1、开关S1、发光二极管VD1和压敏电阻RN,所述LM393M的1脚接NE555的1脚,所述NE555的1脚串联电阻R3、发光二极管VD1和电位器VR1,所述电位器VR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位器VR1的输入端与LM393M的2脚,所述NE555的8脚接发光二极管VD1和电位器VR1之间的节点,所述LM393M的4脚接地,所述LM393M的8脚接+4.5V,所述LM393M的8脚串联电容C2接地,所述开关S1串联电阻R1和压敏电阻RN,所述开关S1的另一端接+4.5V,所述压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时按压止血装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蓄电池、第一开关、薄膜压力传感器、信号转换电路、定时器控制电路、LED灯和蜂鸣器,所述第一开关与薄膜压力传感器连接,薄膜压力传感器与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定时器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定时器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LED灯和蜂鸣器连接,所述蓄电池为第一开关、薄膜压力传感器、信号转换电路、定时器控制电路、LED灯和蜂鸣器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时按压止血装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蓄电池、第一开关、薄膜压力传感器、信号转换电路、定时器控制电路、LED灯和蜂鸣器,所述第一开关与薄膜压力传感器连接,薄膜压力传感器与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定时器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定时器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LED灯和蜂鸣器连接,所述蓄电池为第一开关、薄膜压力传感器、信号转换电路、定时器控制电路、LED灯和蜂鸣器供电。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时按压止血装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定时调节电位器,所述定时器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定时调节电位器连接,所述蓄电池为定时调节电位器供电。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定时按压止血装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转换电路包括有NE555、电阻R4-R6、电容C3-C4、电位器VR2、电解电容EC1、发光二极管VD2和BZ1,所述NE555的5脚串联电容C3接地,所述NE555的4脚与其8脚并联,所述NE555的6脚与其7脚并联,所述电解电容EC1串联电位器VR2,所述电解电容EC1的负极接地,所述NE555的6脚接电解电容EC1和电位器VR2之间的节点,所述电位器VR2的另一端与其输入端并联之后接电阻R4,所述电容C4串联电阻R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蕴鑫赖菲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积水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